【摘 要】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和強調幼兒的身心發展,教育部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養幼兒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具有堅持性、獨立性、自主探究能力和協調合作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幼兒 學習品質 教育質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67-01
人類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就是幼兒階段,在這個時期心理發展得最快,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這個時期,教師如能施以正確的教育方式,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這個階段,對幼兒來講是很大的損失。研究顯示,3~6歲是人類性格、品德、數學概念等發展的關鍵期。
一 健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首先指出的就是健康,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沒有健康其他的都只是紙上談兵。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就要保持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的有利于身心發展的環境,這樣才能讓兒童的成長得到保障。為了達到這個要求,首先需要讓兒童有合理均衡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及適當的鍛煉。其次,成人需要給兒童創造溫馨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在和諧的環境中幸福快樂地成長。
二 語言
兒童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中語言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學前教育中,教師就應該在小朋友的交流玩耍中,細心觀察,給他們創設健康自由舒適的交流環境,讓小朋友敢想、敢說,并給予積極的回應,這樣能夠增強他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需要培養兒童的傾聽能力,因為在以后的生活中,幼兒必須要學會聆聽,在幼兒的交談中應該用幼兒能聽得懂的語言,教育他們耐心地聽完別人的講話再發表自己的意見。還有就是要培養兒童的閱讀理解能力,鼓勵他們看一些少兒故事書,并經常給他們講一些少兒故事,給他們講解一些經常遇到的符號標志,以便他們長大以后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感受周圍的生活。
三 社會
兒童還應該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應建立溫馨和諧的環境,兒童的社會領域是他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為此,無論是家庭學校都應該為幼兒創建溫暖的、充滿關愛的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親人朋友關系,讓他們慢慢培養自信、自尊,讓他們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中遵守一定的規則,創立他們自己健康的社會價值觀。在平日的教育里,引導他們與周圍的人積極快樂地交往,成人要以身作則,主動關愛老人,對需要幫助的人及時地給予幫助,通過家長的言行,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到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四 社會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幼兒也需要對科學有自己的了解,應鼓勵幼兒主動去親近大自然,探究自然,關愛大自然的花草樹木等;當然,也需要鼓勵他們去主動發現新奇的事物并去探究,鼓勵他們去探究世事萬物的原理,自己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人還應引導幼兒開始注重一些與數學有關的東西,引導他們去認識事物的形狀,并給予他們數字的概念,家長在與幼兒的交流中,有意地用形狀去描述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并且可以教他們去認識身邊的數學。
五 藝術
每個人都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幼兒也不例外。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教師要教幼兒去創造美、發現美。例如帶領幼兒去聽一些音樂,也可以帶領他們去參觀一些美麗風景、名勝古跡等人文景觀,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并欣賞大自然的美麗,給幼兒講述一些名人事跡、歷史故事以及美麗傳說等,讓他們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教師應鼓勵幼兒搜集或介紹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給他們創造各種各樣與藝術接觸的機會,當他們主動了解與藝術有關的事物時,家長應盡可能地、耐心地給他們講解,并鼓勵他們大膽地創造自己心目中的藝術。
祖國的希望就是幼兒,祖國的未來也是幼兒,所以,學前教育是教育學的一大重心,教師應該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有計劃地教育幼兒。
參考文獻
[1]莊甜甜、郭力平.對美國早期兒童學習標準中“學習品質”領域的分析研究[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3)
[2]孟田.深入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廣東教育學會學前教育專委會2012年會李季湄教授專題講座側記[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3(1)
[3]鄭秉洳.論學習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4]鄢超云.學習品質:美國兒童入學準備的一個新領域[J].學前教育研究,2009(4):9
[5]鄢超云、魏婷.《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學習品質解讀[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3(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