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著小說《水滸傳》中塑造的林沖形象是一位具有忠義精神的英雄形象。林沖的忠義精神特質(zhì)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層面,文中一一進行簡述。
關(guān)鍵詞:林沖;忠義;忠君愛國愛民;懲惡揚善;維護正義
中圖分類號:I20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1-864X(2014)08-0012-01
長篇小說《水滸傳》塑造了許多具有忠義精神的英雄形象。《水滸傳》第63回(宋江兵打北京城)中有詩為證:“征云冉冉飛晴空,征塵漠漠迷西東。十萬貔貅聲震地,車廂火炮如雷轟。……槍影搖空翻玉蟒,劍光耀日飛蒼龍。……罡星煞耀降凡世,天蓬丁甲離青穹。……人人只欲盡忠義,擒王斬將非邀功。……”[3]p470作者用這首詩詞滿腔熱情地歌頌了梁山英雄精忠報國,懲處罪惡的忠義精神。
林沖是梁山108條英雄好漢之一,當然也是一位具有忠義精神的英雄。
一﹑林沖的忠義精神內(nèi)涵——忠君愛國愛民、懲惡揚善、維護正義
林沖是《水滸傳》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他生得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他武功蓋世。他本來是12世紀初宋徽宗時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逼上梁山后,他是36位天罡星之一,天雄星豹子頭林沖,馬軍五虎將之一。
林沖是一位具有忠義精神的英雄形象。其忠義精神內(nèi)涵是:忠,即忠君愛國愛民三位一體;義,即懲惡揚善、維護正義。這有小說《水滸傳》第71回里的宣誓的誓言為證:“……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于梁山,結(jié)英雄于水泊,共一百零八人,上符天數(shù),下合人心。……但愿共存忠義于心,同著功勛于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鑒察,報應(yīng)昭彰。”[3]p523林沖是梁山108條英雄好漢之一,林沖當然是一位具有忠君愛國愛民、懲惡揚善、維護正義的忠義精神的英雄形象。
林沖的忠君愛國愛民、懲惡揚善、維護正義的忠義精神是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復(fù)仇雪恨過程中開始顯現(xiàn)出來的。林沖被逼上梁山走上復(fù)仇之路,起因于高衙內(nèi)調(diào)戲其妻,但小說并未孤立地、狹隘地把此事作為個人之間的仇怨,而是把林沖的復(fù)仇同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林沖的仇人不僅僅是高衙內(nèi)個人,而是一張黑暗腐敗的統(tǒng)治集團網(wǎng)。從岳廟燒香到草料場縱火,這期間上自太尉高俅,下至虞侯、都管、管營等等,形成一張迫害林沖的罪惡的社會網(wǎng)。林沖在被刺配滄州道上,在草料場的烈火中頓悟、反抗、復(fù)仇、除奸臣、殺貪官污吏,為家、為國除害,以拯救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這時的林沖已將報私仇融入到報國仇之中了,至此,林沖的忠君愛國愛民、懲惡揚善、維護正義的忠義精神躍然紙上。
關(guān)于林沖的忠君愛國愛民、懲惡揚善、維護正義的忠義精神,還有林沖親自所寫《臨江仙》一詞為證(第11回“林沖雪夜上梁山”):“悶似蛟龍離海島,愁如猛虎困荒田,悲秋宋玉淚漣漣。江淹初去筆,項羽恨無船。高高祖滎陽遭困厄,昭關(guān)伍相憂煎,曹公赤壁火連天。李陵臺上望,蘇武陷居延。”[3]p80
這首詞前部分通過描述古代名人才子、偉人英雄,他們身處困境,無法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無可奈何,來表達林沖自己遭到了同樣的處境,感受到了同樣的處境——甘愿為君王效力,盡忠報國,但身處困境,壯志難酬。這首詞后部分提到了三個復(fù)仇形象:蘇武、李陵、伍子胥(伍相)。這三位形象有著同樣的特點——忍辱負重、為國報仇,具有鮮明的忠義精神。
林沖在這首詞中以這三位愛國英雄自勉,鮮明地體現(xiàn)了忍辱負重、精忠報國的忠義精神。從此以后林沖加入了梁山英雄隊伍。林沖與志同道合者們共同懲惡揚善、斗奸臣、除貪官、御遼兵、平叛賊、保境安民,徹底實踐了忠義精神。
二、林沖的忠義精神體現(xiàn)在用盡畢生精力打擊惡勢力
小說《水滸傳》第119回,作者講到了林沖因連續(xù)作戰(zhàn),積勞成疾而去世。林沖用盡了自己畢生精力打擊惡勢力;林沖的一生是忠義的一生,為了忠義,他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小說中的惡勢力主要是指不忠不義的欺上瞞下的奸臣和貪官污吏、地痞惡霸、抗君掠民的叛賊、侵犯北宋國土的侵略者遼兵,等等。高俅是小說里頭號的不忠不義、背離綱常的奸臣、惡勢力的代表。此外,如毒死武大郎、霸占潘金蓮的西門慶,為一只虎而訛詐獵戶解珍、解寶的毛太公,騙取賣唱女子金翠蓮,還要追討典身錢的鎮(zhèn)關(guān)西鄭屠,還有祝朝奉,等等,則是一群與上層統(tǒng)治集團沆瀣一氣的地痞惡霸。
林沖被奸臣高俅逼上梁山后,與梁山眾英雄好漢團結(jié)合作、同心雪恨,狠狠打擊了以高俅等四大奸臣為首的黑暗的腐敗的統(tǒng)治集團,以拯救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實踐了替天行道,懲惡揚善的忠義之舉。
封建統(tǒng)治階級殘酷剝削和壓迫,遭到人民的反抗。從鄭屠戶一類的地痞流氓到陸謙一類的惡吏,以及梁中書一類的貪官,還有蔡京、高俅這些朝中奸臣和昏庸無能的宋徽宗,形成一個龐大的壓迫階級。
作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本應(yīng)活得很好,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厄運來到他的頭上。高衙內(nèi)采上他的女人,緊接著便是攔路調(diào)戲,哄騙誘奸,栽贓,發(fā)配充軍、暗殺。一連串的打擊,都傾瀉到他頭上。一開始林沖沒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鬧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讓、委曲求全,總想尋找一個避難所,繼續(xù)過他教頭平靜的生活。林沖的退讓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決定的。他繼承祖職,有一套祖?zhèn)鞯奶幨勒軐W(xué),屈人之下,忍辱負重。但是,林沖還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結(jié)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進、魯智深等,都是有正義感的人物,加上他對統(tǒng)治者有一定的認識,吐露出“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這般腌氣”的不滿情緒。
三、林沖的忠義精神永存
林沖是一位具有忠義精神的英雄形象。林沖的忠義精神特質(zhì)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層面。其中第三個層面是林沖的忠義精神永存。
林沖等梁山英雄好漢的忠義行動雖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但最終還是遭奸臣暗算而犧牲。林沖等梁山英雄好漢們雖然犧牲了,但他(們)雖死猶生,其忠義精神永存!小說《水滸傳》第120回(宋公明神聚蓼兒洼),作者用詩歌表達了忠義精神永存的情感:“一心報國摧鋒日,百戰(zhàn)擒遼破臘年。”“千古為神皆廟食,萬年青史播英雄。”[3]p838
林沖等梁山英雄好漢殺貪官污吏、奸佞之臣,抵御異族入侵,平定國內(nèi)叛亂,保境安民,這一系列的愛國愛民的英雄事跡已深入民心,老百姓為英雄們建立神廟,將他們視為神靈,呆呆供奉、景仰。
參考文獻:
[1]施耐庵,水滸傳[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2]鄭公盾,《水滸傳》論文集[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3]施耐庵:《水滸傳》,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