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素有“閱讀國度”的美譽,那俄羅斯人為什么愛閱讀,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認真思考的,本文從俄政府的高度重視、圖書館的建設、開展早期閱讀和教材的循環使用幾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俄羅斯;閱讀;圖書館;家庭閱讀
中圖分類號:G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32-01
2013年4月19日至20日,俄羅斯第二屆圖書館之夜活動在俄全境舉行,這是由2012年開始的,旨在提升民眾閱讀興趣與文學在公眾中的威望,這一活動使俄羅期這個“閱讀”國度重新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俄羅斯自古以來都有閱讀的傳統和習慣,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愛閱讀的國家之一,他們認為閱讀和吃飯同樣重要,閱讀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羅斯人愛閱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他們為什么愛閱讀,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認真思考的。
一、政府高度重視全民閱讀
據俄相關部門統計,近年來,傳統印刷品讀者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減少,俄社會學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社會道德優先體系變化的“危險信號”,整個國民停止了閱讀必然引起民族價值體系的崩潰。這種情況引起了俄羅斯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將其視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為解決本國公民在閱讀方面所出現的危機,俄政府提出要在國家范圍內采取緊急措施,如在法律保障方面,在國家層面上制定《民族閱讀大綱》,力圖調動俄聯邦政府各個部門、地區管理機構、社會團體、出版業、傳媒、作家聯盟等各方力量,保證讀書人數量的快速增長,在這一大綱中,閱讀是民族優先發展的任務。在組織方面,由總部設在莫斯科,成立20多年的全國性大型社會組織——全俄書籍愛好者志愿協會經常組織讀者與作家見面、座談,進行創作體會等。在宣傳方面,俄政府于2006年專門出臺了一個“培養讀者興趣、鼓勵年輕人讀書”的國家項目,并不惜在媒體上做廣告來進行宣傳,特地把2007年確定為“讀書年”,這一切都是想培養本國青少年對閱讀的興趣,讓“讀書重新成為一種時尚”。在活動開展方面,俄羅斯教育科學部、文化部、俄聯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和莫斯科政府聯合發起和舉辦“閱讀經典”競賽。競賽在俄羅斯聯邦83個聯邦主體同時舉行,競賽的參加者是6年級學生。
二、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建設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
(一)發達的圖書館網絡。
俄羅斯的圖書館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根據 《圖書館的世界紀錄》一書記錄:2006年,俄羅斯的公立圖書館超過14100座,比美國多出近4000座,圖書館數量排名世界第一,其中有兩座圖書館分別位列“世界十大圖書館”的第二位和第四位。俄羅斯的總人口不到美國的一半,可見圖書館的密度有多高。
(二)優質的圖書館服務。
俄羅斯的圖書館不僅在數量上比較多,它還充分挖掘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在這里時時刻刻能感受到俄羅斯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他們良好的教育意識,圖書館儼然已成為公民自學的課堂和接受終身教育的“沒有圍墻的大學”。圖書館的優質服務是其樂于被讀者接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俄羅斯,各地的圖書館都是向普通大眾免費開放的,在這里讀者能夠真正感覺到自己就是上帝。圖書借閱證可以隨時辦理,辦證手續既簡單又快,而且分文不收;每個圖書館都設有專人管理的讀者衣物存放處,便于讀者存放衣物;無論是外國人還是對俄羅斯人,憑借閱證可以借閱各類圖書,可以上網查資料、看光盤、錄像;在圖書館里讀者享有安靜、不被打擾的權利,隨意談話、拍照被視為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是不允許的;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如讀書沙龍、講座、閱讀比賽等,給讀者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知識傳遞與傳播形式。
(三)家庭閱讀模式。
俄羅斯圖書館近年來實行“圖書館+家庭閱讀模式”,在許多公共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里都設有家庭閱讀研究構。俄羅斯的家庭閱讀十分普及,這除了得益于豐富的私人藏書外,還有賴于圖書館制定家庭閱讀大綱的指導。經過調查,因為大多數家長普遍缺乏指導知識,希望按照大綱進行閱讀,俄羅斯各級各類圖書館都有專人編寫適合各年齡段的閱讀大綱,如0-6歲的親子閱讀大綱,7-18歲的青少年讀書計劃等。在文化類大學里,俄羅斯從1990年開始將家庭閱讀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編入教學計劃,這使“圖書館+家庭閱讀模式”有了理論上的支撐,也為這種模式的執行培養了專業人才,使之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
三、開展早期閱讀
據英國媒體報道,一項全球范圍內的兒童閱讀能力水平調查顯示,閱讀能力最高的是俄羅斯兒童,中國香港排在第二位。俄羅斯專家的研究證明:喚醒孩子的閱讀意識是從18個月到4歲之間,0-6歲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間段,對人的一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其中3歲之前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10歲之前是兒童們形成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2]。俄羅斯的早期閱讀教育從嬰幼兒抓起,一般從聽讀開始,如聽爺爺奶奶講俄羅斯民間童話故事、聽父母朗讀和兄弟姐妹的朗讀。家庭閱讀模式在俄羅斯的普及,也使家長和兒童在專業的指導下發展兒童早期閱讀。此外,俄羅斯的學校教育也其兒童閱讀能力水平較高的原因之一,學校的假期時間較長,暑假更長達三個月之久,一般假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閱讀文學書籍,這就不難理解俄羅斯兒童在寒暑假期較頻繁出入圖書館的現象。圖書館為吸引兒童到館閱讀,對圖書館的布置、設計都會認真考慮,如特地從經典優秀讀物中篩選出相關的內容制成幻燈片、動畫片或是重組網上兒童閱讀信息資源,將書架設計成顏色鮮艷的卡通樣式,設置專門的閱覽室供小讀者借閱和閱讀等。
俄羅斯人愛閱讀已得到世界的公認,我們應該從中得到啟示。首先應在國家層面上給予政策引導和支持,調動全民閱讀的積極性。國家政策要從長遠發展考慮,因為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其次應改變我們對待閱讀的態度——功利性目的強。我們經常把閱讀作為一種任務甚至是“功課”,把它僅僅當成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手段,用到的時候就是有用,用不到的時候就是沒用。閱讀需要“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提高。再次應認真對待“兒童早期閱讀”的開發。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2-3歲左右才開始閱讀。美國兒童在4歲以后進入獨立、自主性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8歲才能達到這個水平。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抓住10歲以前兒童閱讀習慣形成的黃金期對其進行閱讀引導,在這一方面俄羅斯的“圖書館+家庭閱讀模式”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參考文獻:
[1]王靜美,朱明德.中俄公民閱讀文化比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3)
[2]孫姝慧.俄羅斯圖書館閱讀活動特點及啟示[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3]王靜美,朱明德.俄羅斯圖書館的家庭閱讀新模式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1)
[4]孫姝慧.俄羅斯圖書館重視全民閱讀及其啟示[J].西伯利亞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