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本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將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管理的主體地位,要結合本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制定適合學生的人才培養計劃,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搭建各種學生活動平臺,真正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
關鍵詞:三本院校;學生管理;學生主體地位實現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42-01
三本院校的生源質量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在三本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要準確把握學生特點,針對學生知識層次以及心理層次的不同情況選擇適合三本院校學生的教學方法,以生為本,讓學生占據教育教學管理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讓學生在創新管理工作中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一、輔導員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將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管理的主體地位
1.輔導員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三本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課成績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孩子要差一些,文化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甚至有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根本就聽不懂大學的課程,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對學習缺乏興趣。即便是對大學課程能夠接受的學生,有些也因為缺乏相應的較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有些困難,這些都在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學生到了三本院校依然有著很強的進取心,愿意通過刻苦的學習獲取一技之長。作為三本院校的管理員,教師要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學生的需求制定教育管理工作計劃。
2.輔導員要將學生放置在教育教學管理的主體地位。輔導員要大膽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方式,針對學生出現的“自理能力差,交際能力強,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感”等現狀制定管理策略。教師要將學生放置在教育教學管理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積極發展自己,在學校社團以及班級建設中發揮正能量,組織更好的自我管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建設以及學校建設中來。教師要幫助學生擺脫低人一等的感覺,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對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避免帶著情緒工作,要從多個角度關心學生,要配合班主任積極引導、鼓勵學生,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激發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心。
二、輔導員要結合本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制定適合學生的人才培養計劃
1.輔導員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三本院校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一本二本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并不相同,因此輔導員要幫助三本院校的學生做好角色定位,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輔導員要結合院校的整體布置安排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自身的專業方向、學業方面有個基本的定位,并采用均衡的發展模式制定自己未來的發展規劃。輔導員要引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珍惜在校時間給自己充電,讓學生不斷積極進取,在各種教學活動中顯示自己的才藝,讓自己能夠在畢業之后更好地適應社會。
2.加強學生的職業化建設。三本院校輔導員要針對本校學生的專業特點確定學生的職業特點,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掌握更多的職業技術能力。輔導員要組織班主任配合學生整體安排布置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逐漸提升自己吃苦耐勞的能力,多做公益性勞動以及人際交往能力。而在管理過程中,教師要加強人性化管理,實現教學育人、管理育人。輔導員要做好與學生的多角度溝通工作,扎實開展工作,加強學生的職業化建設。
三、輔導員要將學生放置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地位
1.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獻計獻策。高校的首要任務是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三本院校的輔導員首先要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讓高校真正成為教師教書育人的主陣地。首先輔導員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的開展工作,努力讓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讓學生能夠在面臨各個方面利益誘惑的時候能夠自覺抵御。教師要促進青少年文化理論方面的發展,向學生開展傳統的文化精髓的研究,讓大學生在三本院校的教育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要在黨建、德育等多種教育環節中開展誠信教育等多種思想品德教育。
2.抓好德育教育工作,建立學生互管體系。高校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變動管理為主動管理,讓學生一方面參與班級管理建設,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學生社區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在發揮自身的權利與義務的基礎上做好自身管理。
目前,隨著社會文化對大學生產生的形形色色的影響,在三本院校管理工作中輔導員首先要教會學生做人。目前很多大學生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都不是很強,因此在學生課堂外的管理工作中要教給學生做人,要讓學生懂得是非,成為心理健康的人。在同學出現問題的時候,要讓班級干部掌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在有問題的時候及時反饋,以便把問題消失在萌芽中。
3.變學生班級管理為學生社區管理。三本院校的學生宿舍已經逐步由過去的班級管理過渡到了社區管理,而在這種條件下學生的教育就要實行多元化教育策略。一方面要通過校園網、郵箱等現代化教育設備進行聯系,另一方面輔導員要組織多種活動,在學生社區成立學生自治組織,對學生進行物化管理。
四、搭建各種學生活動平臺,真正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
輔導員要走進學生中間,變管理者為服務者。作為三本院校的輔導員,要急學生之所急,做學生之所需,真正將學生的利益讓在心頭。在各種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承受能力以及管理效果,要真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項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教會學生創造,教會學生在院校中生存,在社會中生存,要讓學生養成自尊自愛的性格,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從社會的大課堂汲取有用的創業知識,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夯實基礎。輔導員要和院校的教師多加溝通,了解學生心底最真實的聲音,根據學生的聲音開展各項有益于學生的活動。
總之三本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所需開展各項管理工作。輔導員院校管理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創新、學會創造,在管理工作中要能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讓學生的管理工作真正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院校的管理工作中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邊留峰;三本院校就業視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思考[J]企業導報。
[2]查正權;當代大學生閑暇教育探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