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進步與藝術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新媒體藝術作為創作手段與當今藝術創作的革新密不可分,也更具有時代性的特征。綜合版畫的出現是個性語言與科學技術發展的綜合體,它給版畫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以及新鮮活力,新媒體藝術手段與綜合版畫的結合使版畫從單純的對技術的技巧追求和純粹的形式感追求中解放出來,走向一個復合型的藝術狀態。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綜合版畫;版畫觀念的轉變;版畫藝術
中圖分類號:J05;J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54-01
版畫在中國美術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并成為中國美術教育中與中國畫、油畫、雕塑并稱的重要畫種。從版畫的發展過程及當代版畫作品的現狀來看,版畫媒材的發展變革無疑是重要的,版畫版種繁多,本身又極具有制作性,與媒介材料的依存關系更加顯著。而新媒體藝術的語境下,提供的藝術手段是豐富多變的,并且能改變版畫的二維性,在版畫的本體語言上進一步探索,走向三維性。在這兩者的融合上,由綜合版畫來切入,進而探討新媒體藝術如何與版畫結合是最易于進入的方向。版畫的這種對影像認知的改變,與新媒體藝術的藝術手段能夠有相當好的結合,能讓版畫由靜態走向動態。在歐美國家,許多的國際媒體藝術節,以及大型活動與互聯網都不斷為這個領域提供交流。新媒體藝術觀念和其在藝術形式的寫作風格,或許可稱之為藝術中的一場革命,版畫在新媒體的引導下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其指導意義在于對今后版畫創作發生意境上的改變,并對圖形形式的演變和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當西方經歷二次技術革新時,藝術氛圍在中國同樣也有了轉變。細化到版畫中,在綜合版畫上傳統的較為普遍的看法為:其一是一種技法上的綜合,其二是材料的組合疊加。這個概念也可以說綜合版畫是不同于以往我們所理解的版本,只強調它不是一個板或者技術,而是一種綜合式的版畫痕跡語言概念。因此在中國,現當代版畫是在爭論與研究并存下摸索著向前發展,但綜合版畫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傳統版畫的發展和繼承,其形態是復雜的,它的可變性決定了它是一個滾雪球一樣不斷發展的藝術。最終它的概念或語言,形式與特點,及其他方面的綜合印象,使它擴展的圖形藝術和多狀態的表達是非常自由的,能夠承載日漸多元化的社會精神需求。只是把綜合版畫看做形式的綜合藝術和各種材料的簡單綜合是不對的,去承認它的多樣化和自由自在的表達方式,包容它的技能,和一個相當集成的文化和時代特征,它同樣是由原始的概念發展和延續出來的藝術。
在版畫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化過程中,中國未來的綜合版畫,會發揮積極和重要的作用,它的表達會有所不同,但這是由于科技的進步所創造的不一樣的語境。而四大版種彼此之間的滲透,就是綜合版畫的精妙之處。綜合版畫的創作,可以柔和四大版種的特點,越來越多的媒體藝術提供著更為豐富的印刷語言,凹版,凸版,平版,絲網版之間相互的交織也展現出擁有豐富內涵的作品,帶給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更為有趣的體驗。特別是現代新媒體技術的介入,由于它的廣泛性和多樣性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使得綜合版畫在表達上有了更多的方式,成為開放性的版畫形式。
當今社會,數字工業在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傳播,帶來以知識創新為核心的技術革命,而新媒體就是這次技術革命的產物。新媒體藝術借由計算機的視覺圖形制作優勢而創造出具有時代性的圖像,符號,和康定斯基所表述的點線面構成,包括處理相片,影像,對圖形的處理更為準確,對色彩的選擇更為大膽,因為我們可以提前看到大致效果,可以嘗試非常多樣的組合模式。例如我們所廣為使用的PS軟件等,這些都是新媒體的藝術手段。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媒體和新的概念,使藝術的影響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當代藝術是越來越多,那么如何在新的藝術革命中汲取新的營養,又傳承中國傳統的藝術是每個藝術從業者都必須思考的,怎樣將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當代新媒體藝術相結合,也是我們當仁不讓的責任。不可置疑新媒體手段和綜合版畫的結合是積極的,能夠讓當代的版畫藝術在跨媒介藝術創新的語境里同時保持自身的形式與意蘊,使版畫在以新媒體藝術為主流的現狀里占得一席之地。
盡管綜合版畫帶的創作方式是不受限制的,但它也不可以脫離原有的版畫語言,無論它與影像,和計算機技術,結合三維形式,它依然是綜合版畫創作。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改變這個定義。在創作綜合版畫時,一個細節或材料的不同,一個小小的變化,位移的產生,都會影響到其痕跡語言的改變,有時會帶來完全不同以往的結果,如藝術品“地書”和以及一些其他的作品,它們是一個組合的模式,即新媒體藝術手段和綜合版畫相結合,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我們在運用新媒體藝術進行版畫創作時,必定要理性的去對待這個新的載體,盡管它有相當不錯的圖像效果,但也應當維護住版畫的本體,質樸醇厚的力量,最后的作品是復合性的狀態,更有力量。
版畫不僅可以出現豐富的痕跡語言,更為開放的展示形式,也應體現人文內涵和人類精神實質。社會的復雜程度在增加,人們需要表達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藝術家們由單一的平面化轉向空間,從二維到三維,對于版畫的發展也是這樣。新媒體手段讓版畫的媒材發生變化,在觀看方式和造型意識上,破除了傳統的界限,近幾年,新媒體藝術手段在綜合版畫中的運用開始變多,立體多元化的狀態也逐漸打開,版畫與電腦制作的結合,甚至于和商業的合作都是可以探索的。中國藝術發展中來自西方意識形態的沖擊,同時在版畫創作中也有一定的體現?,F代藝術的現代藝術理念是其靈魂,而怎樣同時滿足傳統和當代藝術的需求?新媒體語言手段在綜合版畫中的應用也是中國文化的當代藝術本質需要和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體現。
參考文獻:
[1]黃鳴奮,《新媒體與西方數碼藝術理論》,學林出版社。
[2]蘇新平,《版畫技法(上):傳統版畫、木版畫、銅版畫技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3]廖念一,《計算機輔助制版與水印絲網版畫》,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4]杜松儒,《世界版畫史》,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簡介:吳文怡(1989-),女(漢族),重慶市,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版畫藝術。
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新媒體藝術手段在綜合版畫中的運用及探索》(項目編號CX2014SP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