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防和減少女性犯罪是實行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本文擬對2014年前7個月如東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女性犯罪案件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出女性犯罪的類型特征、原因及對策,以便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女性犯罪。
關鍵詞:女性犯罪;統計;預防控制
中圖分類號:D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73-01
近年來女性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中不可忽略的問題。對女性犯罪的類型特征、原因及對策分析研究能夠有效的控制女性犯罪率,有效的化解社會矛盾、修復社會關系。
一、女性犯罪的類型特征
2014年度前7個月,如東縣人民檢察院共受理女性犯罪案件44件,其中過失犯罪案件9件,故意犯罪案件35件。過失犯罪案件均為交通肇事罪。故意犯罪案件為容留他人吸毒罪6件,盜竊罪3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3件,貪污罪3件,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3件,販賣毒品罪2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件,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1件,賭博罪1件,故意毀壞財物罪1件,玩忽職守罪1件,非法經營罪1件,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1件,故意傷害罪1件,容留賣淫罪1件,故意殺人罪1件,受賄罪1件,開設賭場罪1件,職務侵占罪1件,重婚罪1件。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過失犯罪案件中交通肇事罪占絕對地位,故意犯罪案件涉及罪名集中又趨于多樣化,其中毒品類案件、職務類案件、侵財類案件、暴力類案件較多。
二、女性犯罪案件上升的原因
(一)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駕駛技能素質差。隨著經濟的發展,車輛保有量急劇增多,車輛駕駛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發生交通事故原因也各式各樣。今年的9起女性交通肇事案中,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有下面五種:改裝電動自行車,導致電動自行車速度過快,遇到行人避讓不及;通過路口將法律規定的減速慢行簡單的理解成從九十碼降為八十碼;穿高跟鞋,影響了踩剎車;手腳配合不協調,油門當剎車踩;疏忽大意,觀察路面不夠。這些肇事女駕駛員相當一部分人是新手,只經過簡單培訓便開車上路,對交通規則一知半解,應急處理能力不高。更糟糕的是駕校里老師們的囑托出了校門就被扔到了爪哇島,駕校學習僅僅為了拿到駕駛證,大學生大學期間取得駕照后數年不碰機動車的情形尤為突出。
(二)女性容易受自身不良情緒的驅使。女性相對于男性而言在人格上存在一些不足,更容易受到自身不良情緒的驅使,比如賭氣、沖動不理性、報復性強、精神空虛等。毒品類案件中很多女性最初染上毒癮的原因是尋找刺激、求得精神上的滿足,也有的是為了減肥或與丈夫賭氣等,這些原因都與女性自身的不足密切相關。不良情緒的驅使在暴力類案件中的體現更為突出。今年發生的一起故意殺人案,犯罪人宗某與男方顏某系不正當男女關系,雙方生下一女,宗某與顏某多次為女兒撫養費及二人之間不正當男女關系爭吵,為討說法,宗某準備汽油與顏某同歸于盡。宗某有很多合法的處理方法,而其恰恰選擇最極端的違法手段。女性一般都是性情溫和、軟弱,體力不如男性,相對于男性處于弱勢地位。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女性卻更加投入,其思想和生活都是圍繞著男性。一旦雙方因感情破裂而分手,投入更深的女性受到的傷害更大,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悲憤和報復的心理,這讓女性從起初的被害人變成了犯罪者。
(三)女性容易受社會不正之風的消極影響。我國正在經歷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歷史經驗表明,這一時期往往是各種不正之風爆發期。面對社會和他人財富增長,一些女性愛慕虛榮,貪圖享受,心理逐漸失衡,加之封建主義思想殘余和資本主義腐朽觀念侵蝕,產生了用不法手段斂財的念頭,續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如上述貪污罪案件中朱某在如東縣掘港鎮銀杏村任職期間,利用協助鎮人民政府從事征地補償費用管理的職務之便,伙同擔任該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杭某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共計人民幣12萬余元。朱某只是一名經管員,面對杭某的金錢、物質的利誘,思想防線潰敗,跌入腐敗深淵。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等侵財類案件究其原因均是自身認知能力差、自制力弱,面對各種不正之風不能明辨是非,處理問題時不懂法律,以致實施了犯罪行為。
三、女性犯罪的預防對策
女性犯罪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了一個現實的社會問題。同打擊侵害婦女權益的犯罪一樣,解決這個問題減少女性犯罪是保護婦女權益的另一只手,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群防群治,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加強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即對機動車駕駛員的教育與對全社會人員的安全教育。對機動車駕駛員的教育主要是加強機動車駕駛員駕駛執照的發放管理,確保駕駛員熟練掌握駕駛技能、精通交通法規,具備緊急情況應急處理能力。對于無行駛證登記的駕駛員以及有交通事故記錄的駕駛員要加強定期學習交通法規的次數與時長。對全社會人員的安全教育,公檢法以及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宣傳欄、報紙、電臺、電視臺、微信等宣傳陣地,加大交通安全宣傳力度。針對新開通公路沿途村莊及易發事故所在村莊加強定點宣傳,提高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制觀念。
(二)加強法制宣傳,提高女性法律意識,構建抵制社會不正之風的防風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青少年時期的女性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學做人的人生關鍵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活躍,最具有可塑性。這一時期種下知法、守法的小樹苗,最容易成活。教育部門應當按照“五五”普法規劃盡快在全國中小學教學大綱加入法制教育具體規定,制定法制教材,將法律知識作為中考、高考的必考內容。學校應盡快配備法制課老師,作為教育、輔導學生學習、生活的主力軍。公檢法等相關部門為學生組織法律實踐知識的第二課堂,組織觀看真實案例、模擬法庭演練等。
女性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后,家庭和社區成為了主戰場。根據女性犯罪的特點從《刑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選取女性犯罪相關內容,輔以相關案例、漫畫插圖制定特別宣傳內容,利用電視、互聯網、報紙、微信等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為防風林的成長澆澆水。充分發揮婦聯、單位、居委會、村委會的作用,用健康的思想、正確的方法,積極引導廣大婦女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各種矛盾和各種社會關系,從源頭上壓下不正之風,防止遏制女性犯罪的發生。
(三)凈化社會風氣,構建遵紀守法的大環境。官德正則民風淳,官德毀則民風降,凈化社會風氣應當從公務員的官德開始。要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和政風建設,改進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糾正老爺作風、衙門習氣,杜絕吃拿卡要那一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改變過去靠負面東西吸引觀眾、聽眾的狀況。以正面報道為主,負面報道警示教育為輔,讓健康向上輿論形成強勢,避免噪音雜音在女性心里留下虛榮、拜金的種子。加強對賓館、酒店、歌舞廳、發廊等場所的監控力度,充分利用攝像監控探頭技術和租房、住宿人員實名登記制度,保護婦女權益,防止女性犯罪。
(四)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公檢法在處理已經發生違法犯罪案件時要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積極促進女性犯罪人與受害人和解,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加強對女性犯罪人思想意識和觀念的改造,普及法律知識,防止再次犯罪的發生。另外,針對女性感情豐富的特點,對女性犯罪人我們不妨動之以情,以情感來感化女性犯罪人,與其拉近距離,使其感情意志變強,樹立自信自立的健康心理。女性犯罪人重新回歸社會后,我們要伸出援手,為其解決實際困難,如為其培訓實用技能,提高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2月。
[2]林春艷 李旺城. 關注女性生存環境,預防控制女性犯罪,仲裁,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