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結合推進城市規劃學科發展,強化城市規劃專業建設的相關知識點,并在介紹現階段城市規劃的學科進展,以及城市規劃學科及專業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從課程體系設置、學科發展方向、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詳細地分析和探究了城市規劃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的有效舉措,以期能夠給予廣大教師及相關人員在城市規劃及建設方面的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城市規劃;學科發展;專業建設;強化;分析和探究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33-01
新形勢下,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促使我國城市規劃的研究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從當前來看,由于國家城市規劃工作上取得的良好進展,雖然很大程度上為城市規劃學科帶來了極為關鍵的發展機遇,但就當前城市規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說,城市規劃要想真正實現專業建設的阻力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傳統城市規劃方式在實際當中的應用,更是進一步將城市問題擴大化。針對這些情況,本文主要從如何推進城市規劃學科發展,強化城市規劃專業建設等內容展開討論,現具體分析如下。
一、現階段國家的城市規劃學科進展
城市規劃學科,作為建筑學以及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課程,在早期的發展中,僅有少數高等院校開設了城市規劃這門課程,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和重視。不過,隨著近年來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社會對城市規劃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城市規劃課程日益彰顯出重要作用。據了解,截至當前,全國開設城市規劃專業的高等院校已超過150所.遍布全國的大部分省份、直轄市及自治區。從當前的發展來看,國家高等學院的城市規劃教學體系已取得初步完善,不過受到各高等院校的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限制,致使城市規劃專業教育的整體水平還不夠高,需要予以更多的重視。
二、當前城市規劃學科及其專業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規劃課程體系不完善。
在我國,城市規劃學科主要是從理工類、建筑類、農林類等專業發展而來的,在課程的設計上,主要將重點落在對技能微觀形態的設計,以及操作技能的培養工作上,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在宏觀上分析城市問題的能力有限,不利于城市規劃的專業建設。一般來說,城市規劃的重心主要是圍繞“城市”為主的,需要相關人員在掌握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對城市的經濟發展、自然地理、建筑藝術、工程技術以及政策法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對城市規劃進行專業建設時,做到科學分析、統籌規劃。為此,在城市規劃的課程體系方面,一方面,要考慮到規劃理論和技能課程,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相關的城市經濟、政治、藝術、文化與法律等知識,從而奠定城市規劃學科的專業基礎。
(二)城市規劃學科認知不全面。
城市規劃作為一門綜合性強的專業學科,導致了城市規劃學科在學習理論知識及方法的過程中,受到多個領域知識引進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復雜性,讓學生對于城市規劃的本體認知迷茫、不全面,加大了城市規劃學科的專業建設的難度。為此,城市規劃學科的認知,以及對城市規劃的本體思考所引發的一系列職業定位、價值觀困惑等問題,日益成為人們討論的首要問題。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城市規劃人員的工作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更是增加了城市規劃學科全面認知的不易性。
三、城市規劃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的新道路
在現代化進程下,隨著社會需要的城市規劃人才越來越多,在高校的教育中,城市規劃的學科建設還要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進行學科改革,以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一)合理科學設置課程。
在合理設置課程方面,教育部出臺的《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城市規劃專業》這一文件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它要求各個高校在城市規劃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追求自身的特色,根據學校的特點、社會發展的特點來制定出適合本校的課程設置,從而在整體上培養出不一樣的都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城市規劃人才。城市規劃專業的發展是要在人文關懷基礎上進行的,要在教學中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學這個專業能為自己帶來哪些方面的發展。同時,教學模式很重要,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愿意跟著教師的步伐堅定認真的學習。最后,還要有相適應的教學考核,從教學考核中發現學生還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學科發展方向的明確。
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規劃專業的發展空間也擴大了,在城市規劃中,如何將城市規劃的內涵延伸,如何將城市規劃專業與其他學科完美的融合起來,這都是高校改革的重點。將城市規劃學科內涵延伸并不是模糊了城市規劃的發展方向,相反是使得城市規劃的學科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比如說,根據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生態環保的要求,在城市規劃中適當的加入城市生態學和城市社會學等,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為城市規劃專業融入更多的活力。既要從理性的角度上進行學科發展方向的明確,也要從現實社會發展需要的角度對城市規劃專業提出合理科學的發展方向,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學習,朝著正確的方向尋求自身的發展和提升。
(三)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傳統的任務型教學早已不適應需求了,加上城市規劃專業又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那么,在教學中,適當的實驗、實踐、實習就不可或缺,學校要建設完善的教學硬件設備,為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做出一定的物質保證,讓學生更多的走進實踐實習中,真切的感受到城市規劃專業的實用性。另外,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比如說:運用參與式教學、合作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推動城市規劃專業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規劃專業的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將會賦予更深刻的內涵,高校要結合學校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適當的城市規劃專業的改革,增加教學設施,提高辦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若.面向新時期的城市規劃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12)
[2]王寶君.姜云.李孝東.張卓.張洪波面向社會職業需求的城市規劃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3]趙民.“公共政策”導向下“城市規劃教育”的若干思考[J].規劃師,2009(01)
[4]張磊,王紫辰.由多樣走向規范——北美城市規劃理論教學趨勢分析[J].城市規劃學刊,2012(02)
[5]馮紀忠中國第一個城市規劃專業的誕生[J].城市規劃學刊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