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們更加注重的是精神的追求,所以在茶飯之余后,總喜歡做些感興趣的事情,這時音樂就成了他們的首選,而作為現在的家長來說,他們的思想也遠遠的超過了以前的家長。而現在孩子幼小時期的家長,都是一些年輕的媽媽,他們會更加的在音樂上對孩子們們進行啟蒙教育,因為早期的音樂啟蒙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起到積極地作用。
音樂,它是人類生活組織的作用組成部分,也是學前兒童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早期的音樂啟蒙會提高幼兒欣賞音樂的能力,也是身心得以發展,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就像是胎教一樣,具有很大的影響。其主要特點是體現在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音樂審美感可以使人在學習音樂中,主觀能動地感知音樂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可以用來開拓幼兒的眼界,豐富幼兒的音樂經驗,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幼兒音樂學前教育;開發智力;德育;陶冶情操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40-01
一、幼兒音樂學前教育對幼兒的智力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人的大腦工作的分工,我們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的主要功能是分管邏輯思維,負責處理和分析語言和數字方面的相關信息,而人的右腦則是在具有邏輯思維外的基礎上右腦對音樂、繪畫等形象和抽象思維協調運作起著很大的作用,所以右腦的發揮和開發時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對于幼兒時期我們的音樂啟蒙教育則對他們智力的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1.幼兒學前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
說起語言就很常見了,只要是大自然界中任何可以發出聲音的就是語言,大自然的語言則是花草樹木所體現的,動物的語言就是他們的所發出的叫聲,而人的語言就不要多說了吧,幼兒又是怎樣用語言的呢?比如說,剛出生的小孩,其實在他們剛出生的時候就在用語言了,就是哇哇大哭的聲音,其實他是想告訴我們他來到了這個世界,在和我們打招呼,只是他們的語言我們不懂而已, 所以在這個時候父母的就應該引起注意,引導語言能力的提升,因為語言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好的語言能讓人在寒冬感到溫暖,在絕望看到希望,在這個時期父母沒有做好語言的培養和啟蒙或許你們將會后悔一輩子,而音樂教育的實施,則就為做父母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例如:小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高興地時候就愛啦啦啦的鬧,聽到一些兒歌的時候就會有意識的哼上幾句,這樣一來他們自己便體會到了音樂的快樂所在,高興或不高興時他們都會用自己所編創的音樂來表達情感,自然就會不斷地鍛煉舌頭,多張嘴,多發音,這樣一來就會提高孩子早說話的能力,也可以促進右腦的發育,大腦自然就得到了鍛煉,對他們以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2.幼兒音樂學前教育可以挖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音樂區別于繪畫和文學,音樂則更擅長表現人的情感,繪畫一般是比較抽象的,文學則是用文字來表達思想和概念的,對幼兒相對而言,音樂則是一種最直接、最簡單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所以,在幼兒時期就應注重音樂的培養,讓幼兒多聽歌曲、欣賞音樂、多參加音樂活動、多做律動練習等,這些都是蘊含著表達人類最豐富而細膩的情感,對幼兒的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刺激,而這樣的刺激正是對幼兒智力的啟迪和促進,可以激發出巨大的創新思維能力,所以在幼兒時期用音樂來開發孩子的大腦,激發他們的潛能是非常重要和正確的。
二、幼兒音樂學前教育對幼兒德育的發展所具有的意義
任何德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都只能成為空談。而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正可以為他們培養良好的情感基礎。而音樂也不是要強加的學習,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種無形的影響,例如: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賣報歌》、《一分錢》等都是一些帶有正能量的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歌詞的內容闡述的是,要向雷鋒學習那種無私的奉獻精神,《賣報歌》講述的是生活的艱辛,一個小孩子在天還沒亮的情況下就去賺錢買報,這首歌要表達的情感是,學會珍惜生命,學會吃苦耐勞,《一分錢》很多小孩子都會唱,這首歌表達的情感就非常的鮮明了,倡導的是拾金不昧的品德等。所以從這些歌曲來看我們也能了解到每位創作歌曲的藝術家,他們也不是胡亂寫的,每一首歌,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句詞都有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就像劉和剛的《父親》一樣,唱出了所有人的心聲,道出了我們每一個人對父親的那種愛,和作為一個父親的那種偉大和無私,由此看來,讓幼兒早點期接受音樂的熏陶,對于他們人格的培養非常的重要。
三、幼兒學前音樂教育有利于陶冶幼兒的情操
幼兒通過感知,將自己所聽到的音樂傳入大腦,會產生一種特殊的不同凡響的情感體驗,增添幼兒的興奮情緒和積極動力。例如,一些小孩子只要聽到音樂就會扭屁股,還會跟著喃喃的唱起來,有時候當小孩子苦的時候只要聽到音樂就會停止哭聲,動畫片里面的兒歌,小孩子只要聽到了,就會興奮,那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知道馬上有愛看的動畫片了,這是從小孩子的角度分析的,其實我們仔細想想,任何與藝術有聯系的都少不了音樂,而音樂本身就是藝術,可以說很多的藝術作品都是因為有了音樂才成為了真正的藝術,在我們高興地時候我們會用音樂來表達我們的情感,在悲傷的時候我們會用音樂發泄我們的不快,音樂就是靈魂,可以貫穿我們的心靈,升華我們的個性,所以音樂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經常接觸音樂,受到音樂的熏陶,可以使幼兒心情愉悅,內心平靜,音樂對于幼兒情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使他們對美的認識更深了一層。
總之,幼兒時期音樂教育就像早晨的陽光,其溫暖點點滴滴的滲透到幼兒的內心深處,并起著熏陶和感染的教育作用,對幼兒的智力發育,德育的培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在還在感興趣的基礎上,作為老師也要積極地努力地創造一種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兒童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以情感教育為動力,使幼兒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真、善、美。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2]晨曦、李寶林、編著《加得納人大智能教育法》中國商業出版社、第107頁.
[3]郁文武、謝嘉辛編著《在音樂教育與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弟七頁.
[4]徐進編著《關鍵期一一造就天才的最難時機》中國華僑出版社.第107頁.
作者簡介:楊小寧: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教師,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在讀碩士,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師從中國著名作曲家尚德義教授,原創多篇作品及論文曾在全國各類期刊上發表,其中作品《我們的歌聲》榮獲“2012青春中國”全國青少年題材音樂作品征集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