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教師的精神風貌、政治、業務素質、能力結構狀況等,將關系到今后師資隊伍的后勁和發展水平。我們必須站在戰略高度,分析青年教師的思想及工作狀況,采取培養和管理的合理策略,切實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以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師角色;心理素質;情感投入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70-01
由于青年教師缺乏經驗,面對新課程出現的一系列新問題,往往會焦躁不安,無所適從。這給我們一個警示: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工作如果及時跟上,就能使青年教師們更好地適應教學工作。
一、分析青年教師思想及工作狀況
現在的青年老師與中年老師相比,有明顯不同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如下:
(一)自信心很強,渴求他人理解,但對自己缺乏嚴格的要求,不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評意見。青年教師在大學學習中通過系統而嚴格的專業訓練,因此具有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但他們又往往對自己的評估容易偏高,容易掩飾自身的不足,對他人的批評幫助有時會難以接受。
(二)思想敏銳,愛獨立思考。由于剛剛參加工作,缺乏教育的實踐鍛煉,經驗少,業務不成熟容易受社會錯誤思潮影響而使感情偏激。青年教師接受信息快,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民主的意識。但從現在的情況看,許多青年教師崇尚獨立作戰,教育教學能力有待于提高。缺乏對社會變革的適應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但“奉獻”觀念略顯淡薄。大部分青年教師都渴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盡快成為一個領導認可,學生接納的好教師。但由于受人生價值觀多元化的影響,工作中缺乏苦干實干及對學生認真負責的精神。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
二、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的策略
按照成長規律辦事,把握成長的關鍵環節,才會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幾點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的策略
(一)幫青年教師了解教師角色定位。
循循誘導,幫助新教師盡快進入“教師角色”。而“教師角色”在新課程背景下不像以前那么單一,卻是多重角色的統一體。現在教師要扮演“家長代理人”、“學生楷模”、“知識傳播者”、“嚴格管理者”、“心理醫生”、“學生的朋友和知己”的角色等。
學校必須明確地向青年老師出要求和任務,讓他們了解教師工作的性質、特點、要求和努力方向等,使他們盡快勝任集多種角色為一體的教師角色。
(二)引導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心理上的修養,體力的、道德的、審美的修養就不可想象。這就是說,德性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等的發展必須以個體的心理活動為基礎,并且是主體心理活動的結果。不言而喻,通過心理教育,使個體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為其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
良好的心理素質貫穿于青年教師成長過程的始終并起到支配作用。俞國良在《北京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提出的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包含對教師角色的認可、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正確的自我、體驗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獨創性、合理控制情緒六個方面內容。青年教師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就能夠接受自我,接受他人,接受自然,接受社會。這種態度使他們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會減少沖突和斗爭,增加了快樂的協作。一個老師具有健康的心態就會看到每天太陽都是新的,孩子都是可愛的。老師才會熱愛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
(三)提供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各種培訓。
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青年教師培訓計劃。培訓計劃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時間為三年,即:適應期階段(第一個三年);成長期階段(第二個三年)和成熟期階段(第三個三年)。每位青年教師經過三輪系九年的系統培訓,在業務水平和從教技能方面都將達到較高境界,完全可以勝任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工作。
具體可以有以下做法:
一是新教師達標、合格培訓。學校制定了青年教師管理細則,對每年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要求達到“一年達標,三年合格,五年挑大梁”的培訓目標。具體有:組織崗前培訓;簽訂師徒合同;組織教學基本功競賽活動等等,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
二是全體教師提高、發展集中培訓。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集中培訓,組織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理論、教育教學工作常規、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各學科的課程標準等,可使青年教師在短期內了解,熟悉學科教學的基本框架,從而為正式開始工作找到理論依據和行動立足點。
三是青年教學骨干教師提升、成名培訓。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可塑性強、潛力大的骨干教師進行培養。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參加骨干教師培訓;赴外地考察學習;參加技能大賽等等。
三、學校應該注重對青年教師的情感投入
青年教師從剛剛走出大學校園到初為人師,重新走進校園充當不同角色,對于現狀他們都有相同的愿望,那就是盡早在新環境里樹立起自己的形象,盡快適應工作,得到領導的重視、同行的認可和學生們的接納。
學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力量和未來發展,必須重視他們在學校教育發展中發揮的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這不僅是抓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更是我們促進國家知識經濟發展,滿足人才資源需求的具體實踐。建立、健全切實有效的青年教師管理措施和培養機制,把青年教師培養當做我們研修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以及加大對他們的情感投入,懷揣共同進步的目標真心實意同他們交朋友,把他們作為教師隊伍中不可缺少的建設力量來對待和引導,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他們釋放自身最大潛能。另外,還經常深入到青年教師之中,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教學及管理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征求他們對學校改革和發展的意見或建議。
綜上所述,青年教師是學校的主力軍,青年教師的儲備體現出學校的后勁和實力。所以教育事業或學校領導對待青年教師首先要做到:精選、重用、嚴育、厚待,其次政治上信任、業務上放手、生活上關心、管理上嚴格。只有這樣,才能使青年教師的作用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努力形成一支師德好、教風嚴、風氣正、干勁足的青年教師群體,為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永明,鐘啟泉.現代教師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4-26。
[2]張志越.談教師專業發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6).36-38。
[3]鐘啟泉主編.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7。
[4]張傳燧.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指導[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