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華/吉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淺論情感激勵理論在學生德育中的運用
白玉華/吉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管理學的激勵理論對學生德育的價值值得探討和挖掘,其價值集中的體現在情感激勵理論上,通過運用情感激勵理論能夠感染學生、打動學生、鼓勵學生、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效果上。學校德育需要運用情感激勵理論,學生德育教育者理當學習和掌握情感激勵理論。
情感激勵理論;學生德育;情感共鳴
“激勵”的含義是指人在外部條件刺激下出現的心理緊張狀態;管理學范疇中的“激勵”的含義特指為管理者運用外部激勵手段,引起被管理者的某種需要從而激發其動機,促使其產生組織所需要的行為的一個過程;學生德育引入管理學范疇中的情感激勵理論建立在教育者對情感激勵理論的借鑒與運用,能夠更富有效果地感染學生、打動學生、鼓勵學生、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學修德育需要運用情感激勵理論,情感激勵理論是學校德育教育者應該學習和掌握的德育工具。
需要指個體在其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內在要素或在外在條件得不到滿足時的生理失衡或心理緊張狀態。心理學認為動機和行為都是以需要為軸心的,學校德育同樣需要引發學生的動機和行為上的“我需要”,通過這樣的情感狀態來認可和內化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對自己的教育和引導。情感激勵理論啟示學校德育教育者要用心發現并正確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讓其情緒處于興奮的積極狀態,已達成與其的教育效果。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實施有效的情感激勵,當認真分析和研究學生個體需要、各類群體需要的多樣性、差異性、層次性,具體分析了解某個群體或個體多樣性需求中的優勢需求,即在所有的需要中最為強烈、效價最高的某種需要。教師應正確處理合理正當需要與不合理不正當需要的關系;正確處理需要與自身努力、貢獻的關系;正確處理個人需要與集體、社會的關系。并通過贊美和表揚肯定學生的優點和成績,讓對方情緒處于一種積極狀態,然后委婉指出其不足和問題,這樣既讓學生認識錯誤,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教育理論或言論與學生的自我認可中形成情感相通,達成心靈共鳴。
在這里我們提倡情感激勵的方法。情感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對客觀情況是否符合主觀要求進行評判之后產生的態度。情感激勵指的是采取某種方式,影響到個體的內心情感,并激發其內在的精神和力量。與物質激勵相比,情感激勵的作用持續得更為長久。在教育者和學生的溝通中,情感上的溝通占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教育者正確的情感激勵將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感染和巨大的激勵,“親其師,信其道”的激勵效果才會出現。
弗魯姆1964年提出,人們采取某項行動的動力或激勵力取決于其對行動結果的價值評價和預期達成該結果可能性的估計。即激勵力量的大小取決于該項活動所產生結果的吸引大小與獲得預期結果的可能性大小這兩項因素。弗魯姆提出了一個公式:“激勵力=效價×期望率”,分析這種等式關系可見德育目標的實現需要激勵力,激勵力量越強大,預期教育效果才會越好。
學校的德育一定有其德育目標,或為近期目標,或為遠期目標,目標的實現是體現在被德育教育的學生的品行方面的,需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認可德育目標,產生和強大向著德育目標積極進取的內驅力。具體來說,目標激勵就是要針對各個學生的自我條件和需求,再結合學校的培養目的,為各個學生設置具體的、明確的、有針對性的激勵目標,盡量使各個學生在為目標實現而奮斗的過程中,不斷地增強自信心,強化其主體意識,調動其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目標激勵的方法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三方面:(1)設置目標時,必須要結合各個學生的自身條件和需求,特別注意不同層次的學生其需求肯定也不盡相同,并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目標設置的過程中去,從而避免設置的目標最后都弄得整齊劃一,沒有針對性。(2)設置的目標要非常具體和明確,要具有可實現性。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循序漸進地設置目標,引導其學會如何設置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從而分階段、一步步地來完成,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激勵。(3)設置的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于那些能力較強的學生以及具有相當潛力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勇敢挑戰自己,設置較高較難的目標,不斷激勵自己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強化理論。斯金納認為人是否做出某種行為,只取決于行為的后果。如果行為是好的結果,這就能對動機起正強化作用,即能使人的行為得到加強和重復;如果行為的結果使動機得到削弱,這就對動機起負強化作用,會使人的行為削弱或消失。
在學生德育方面情感激勵需要貫穿于德育的全過程,以全過程的投入和使用來強化學生愿意這樣去做,努力這樣去做、始終一貫地這樣去做的情感,達到塑型與學生品行的的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及時激勵的有效度為80%,滯后激勵的有效度僅為20%,這充分說明了抓住時機及時激勵的重要性。何為及時激勵,也即在德育過程中總能抓住契機使用情感激勵,使得情感激勵不是建立在想要使用就使用,不想使用就擱置的情形下,造成激勵時機任意,使得激勵效果不足或大打折扣。把握好激勵的時機如要力求在平凡中捕捉閃光點,在學生有進步時積極鼓勵,努力找出學生可賞識、可激勵之處,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長處和進步,及時地給予賞識。也包括學生在處于問題萌芽或問題狀況中時,能及時發現問題,善于給予情感式德育,是學生認同教育的內容,樂于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李海峰,張瑩主編.管理學—原理與實務[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沈燕.用情感架起溝通的橋梁——淺談小學德育過程中的情感作用[J].啟迪與智慧,2013(10).
[3]曲麗華,劉京才.讓德育閃爍情感魅力——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3(05).
[4]苗建軍.感化的魅力——淺談情感交流在德育中的作用[J].世界家苑,2001(04).
白玉華(196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