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輝/上海電機學院
淺談新形勢下本科院校開展大學生職業咨詢的對策
張躍輝/上海電機學院
大學生就業工作越來越受到到社會關注,職業咨詢能夠適時地有針對性地解決大學生的職業困惑,幫助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增強學生的職業決策能力,樹立良好的職業觀有獨特作用,本文從職業咨詢的現狀、常見的問題,提出幫助學生認清自我、適時地引導學生有效解決自身的職業困惑、引導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等對策。
高校;大學生;職業咨詢;對策
高校面向大學生開展職業咨詢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職業發展和自身成長都發揮著重要的指導與服務作用。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背景下,切實提升高校職業咨詢的實效性,將職業咨詢內容、形式、隊伍建設進一步貼近大學生實際需求,為不斷充實職業咨詢內容,建立形式多樣的職業咨詢形式,構建專業的職業咨詢團隊,促進高校職業咨詢工作水平提升,服務高校的人才培養。
職業咨詢可以適時地有效解決大學生職業困惑,幫助大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提高大學生職業選擇與決策能力,對大學生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具有特殊的指導與服務功能。高校開展職業咨詢不僅能為畢業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好職業生涯、實現主動就業提供有效指導與幫助,而且可以引導大學生不斷完善自我,增強自身就業能力,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
新形勢下,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大學生職業觀念逐漸改變,職業咨詢為大學生提供幫助顯得越來越重要,同時,高校在面向大學生開展職業咨詢過程中,新問題不斷呈現,對職業咨詢工作帶來了新挑戰。具體有以下及方面:
職業咨詢內容的挑戰——國內職業咨詢工作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現階段高校開展的職業咨詢主要是在聚焦在幫助學生深化職業認知、個人認知、人職匹配認知等方面,咨詢對象還未涵蓋每一位大學生,尚未起到既為人謀職也為職覓人的作用。
職業咨詢形式的挑戰——現階段職業咨詢主要形式有現場咨詢、網絡咨詢、電話咨詢,咨詢地點主要在校內,局限于師生間的咨詢,無法滿足大學生職業咨詢形式多樣化需求。
職業咨詢隊伍的挑戰——目前高校從事職業咨詢人員,主要為高校學生就業工作部門工作人員、二級院系輔導員等,他們從事職業咨詢工作多為兼職,既要處理日常學生事務,又要做好各類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專心專業地開展職業咨詢工作。
大學階段是學生逐步開始職業探索過程,也是職業發展重要階段。大學生面臨繁重學業壓力、嚴峻就業壓力,學生職業發展問題日益顯現,常見問題如下:
自我認知不清——自我認知程度決定個人的職業發展和職業生涯成熟度,這類問題主要表現為:個人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方面沒有得到很好發展,沒有特長,不清楚自己適合自己的職業,過高或過低判斷自己的綜合能力。
片面的職業訊息——職業訊息是職業決策的前提,部分學生缺乏對社會實際需要以及與社會需求相關行業情況的了解,不了解行業下屬企業實際需求,錯估職業對就業人員的要求,導致定位模糊或行動方向出現偏差。
生涯發展不夠成熟——部分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發展同化現象明顯,沒有明確職業選擇意識,依賴心理強,希望家長、老師幫助其作出職業選擇決定。
職業決策困難——職業選擇是建立在自我認知和職業了解有機統一,是人職匹配、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決策困難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自我認知不清,二是職業定位不明確,三是依賴性強,希望別人能夠為自己做出選擇,自己不能作出選擇。
缺乏就業意識和自信心——就業意識和自信心決定了大學生在激烈的就業竟爭中是否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但因為家庭環境等原因,部分學生缺乏基本的就業意識,不主動了解、獲取就業相關的信息,缺乏制訂個人就業行動計劃的信心和能力,就業過程中缺乏必需的自信,不愿竟爭,逃避就業。
職業咨詢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個性化的職業咨詢服務與就業指導。首先,職業咨詢工作的基礎是要摸清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個體職業發展狀況,尤其是要提前對學生的價值觀、生涯設計合理性、自我認知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做好咨詢前的各項準備。其次,職業咨詢要著眼于廣闊的職業領域,根據職業變化、行業趨勢預測性變化大的特點,啟發學生了解自己與職業發展的有效互動關系,根據社會職業發展變化、高校的人才能力培養的情況在職業準備階段逐漸調整自己,作出良好的個體職業決策。再次,職業咨詢對大學生職業選擇時,也是不斷完善個人綜合素質的試金石,要引導學生不斷實踐,不斷提升,以主動的方式去適應和從事職業活動。
一是幫助學生認清自我。合理的職業選擇,取決于完善的自我認知。所謂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對于職業咨詢而言,自我觀察是對自己的感知、思維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是職業興趣關鍵所在;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征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是職業能力的重要依據。職業咨詢注重個人的發展,承認個體差異,注重個人興趣、能力、職業能力和價值的全面發展,幫助個體對自身能力、優勢與不足有更切合實際的判斷。
二是適時地引導學生有效解決自身的職業困惑。職業咨詢面對的是學生個體,解決的是職業發展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發展咨詢、職業準備咨詢、職業選擇咨詢、職業適應咨詢,通過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尤其是待人接物、團隊溝通協調及其他與職業相關的技能,幫助其解決現階段存在的或潛在的工作中的困難,緩解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外部矛盾和內在壓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是引導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咨詢可以有效引導學生依照其能力、興趣、價值、專業學習等維度思考自己職業興趣和職業定位,并為不斷優化生涯發展確定合理目標、制定科學的行動計劃。
四是增強學生的職業決策能力。協助學生將職業決策與職業目標相協調,兼顧社會、家庭和個人自身需求,合理、負責任地作出選擇,并且能采取必要行動。
五是完善多元化的職業咨詢內容。分階段設置職業咨詢內容根據一至四年級大學生特點和對職業咨詢需求的不同,設置不同職業咨詢內容,更科學地開始職業生涯規劃,對二年級學生主要幫助其分析并認清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分對象設置職業咨詢內容職業咨詢包括團體咨詢與個體咨詢,將求職擇業技能訓練、職業觀與擇業觀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有機融入到職業咨詢的過程中。
六是構建立體化的職業咨詢形式。面對面的職業咨詢已不能滿足大學生實際需求,高校開展好職業咨詢的網絡平臺建設迫在眉睫,通過職業測評軟件作為開展職業咨詢工具,通過網絡在線、職業咨詢戶外拓展活動、企業互動咨詢、往屆校友職業咨詢專場等形式作為職業咨詢的延伸,讓大學生在參與職業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擬體驗中得到更好的鍛煉。
七是打造專業化的職業咨詢團隊。專業化的職業咨詢團隊建設的出發點讓專職從事職業咨詢的教師能專門做好大學生的職業咨詢工作與職業咨詢網絡平臺建設,更好地為學生開展全方位職業咨詢服務,促進從事職業咨詢的教師全身心投入其中,也是實現職業咨詢效果的重要保證。
[1]黃巧榮.高校學生職業咨詢工作發展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0年03期.
[2]李燕冰.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咨詢的對策研究[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3]陽浙江.高校職業咨詢需求調查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項目:
本文受到上海高校“電氣之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室資助(項目編號205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