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張瑞花 張明麗/陸軍航空兵學院基礎部
網絡英語教學初探
王麗君 張瑞花 張明麗/陸軍航空兵學院基礎部
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與舊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著跨越式的進步和突破,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與不足。本文論述了傳統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網絡英語教學的優勢及特點,網絡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以及對網絡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傳統英語教學;網絡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教育也表現出勃勃生機,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廣泛認可,并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網絡環境下,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學習手段以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等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無疑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模式、新的問題、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本文擬對網絡英語教學的優勢及特點、面臨的挑戰以及應注意的問題做一介紹。
在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典型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學形式是語言、板書、形體教態,無法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所以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難調動,無法發揮語言類教學所應注重的交流功能。然而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對每個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需要人們擁有更新更多的知識,能夠更快更好地把握瞬息萬變的時代變化,依賴傳統教學方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種種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傳統英語教學的授課時間是固定的,它規定了學生只能在特定的時間獲取英語知識。第二,傳統英語教學的上課地點是固定的,它要求學生必須到規定的教室去上課。第三,教材的選擇是由教師決定的,即使這些教學內容是過時甚至是不適合的,學生自己也沒有選擇的權利。第四,傳統英語教學的知識傳播模式是以單向傳授為主,教師始終是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學生的主動性是受限制的。第五,傳統英語教學無法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對于學習方式、學習基礎各異的幾十個學生要同時接受同一個教師相對固定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難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難于真正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
與傳統英語教學相比,網絡英語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多元性。在傳統的英語教學環境下,英語信息對學生的刺激中的聽說讀寫,大多是用聽覺、視覺實現的,網絡英語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突破了傳統英語教學的局限,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在網絡上通過圖像、聲音、動畫、影像、文字等多媒體信息的呈現,使得學生感官受到的刺激呈現出手腦并用,單一知識輸入與交流并舉的現象,實現了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多元化,為學生提供一個形式生動逼真、內容包羅萬象的教學環境。第二,交互性。網絡教學的互動性主要體現在:學生與學習內容方面的互動性,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第三,實效性。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信息介質是課本、報刊和廣播,對于學生來說,這些途徑獲取的知識是有限的。在網絡環境下,通過先進的通信和網絡技術可以實現異地的教、學同步,實現老師和學生交流的實時進行,這使得學生在這種環境中獲得的英語學習信息資源更豐富,有利于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有利于他們英語水平的提高。第四,共享性。網絡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資源的共享。這些信息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區、學科領域,所有的網上用戶共享這些信息資源。第五,形象性。網絡英語教學直觀性強,趣味性強,教學效果更好。網絡教學具有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多媒體網絡技術能夠將傳統的教學素材通過音效、動畫技術配以生動直觀的畫面和語音,從視覺和聽覺方面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網絡英語教學與傳統英語教學相比有著跨越式的進步和突破,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與不足。第一,缺少必要的硬件保障。當前網絡英語教學硬件建設的速度快于教學軟件或系統的開發,而教學軟件或系統的開發又適應不了教學需要。很多學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網絡硬件設施建設,而教師在短時間內無法靈活的利用網絡進行高效率的教學。第二,大多網絡課件僅是課本內容的照搬,不能適應網絡學習的需求。人們常以為電子文件即是網絡教學課件,實際上教學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它與課程內容有著直接聯系,但不應該是課本內容的照搬。第三,傳統教學模式仍然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改變。大部分教師已開始嘗試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在教學過程實施中,教師過多強調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的培養,即便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往往也只是重形式,輕內涵,仍然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聽,講授語言點而非能力培養上。此外,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大部分學生缺少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影響其學習效果。
第一,加快網絡教學硬件建設。大多院校現有的網絡英語自主學習機房條件有限,這些外在條件降低了預期的教學效果的實現。要保證學生使用渠道的暢通,各院校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和技術人員來維護和更新設備。第二,完善網絡教學軟件開發。英語教學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大量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應用軟件和語言學習軟件的開發。目前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已有與課本配套的學習資料,如課文講解,教學課件及課文錄音等。這些材料為學生學好課本內容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但英語學習還應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及綜合應用能力。一方面要求英語教師制作并及時更新大學英語網絡版自主學習課件,另一方面需要院校提供一個具有豐富教學資源的網絡平臺,以搭建學生與知識資源之間的橋梁。第三,不斷更新觀念,促進教師角色轉變。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積極探討網絡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為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應從文化知識的傳授者、知識學習的指導者、課程教材的執行者和教育教學的管理者轉變到學習生活的設計者、知識體系的構建者、課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際關系的溝通者。因此,比起傳統教學教師的任務更為艱巨。
[1]王湘玲.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網絡英語教學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2,(3).
[2]王以寧.網絡教育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張凱宇.多媒體和網絡對英語教學產生的影響[J].文化教育,2005(5).
[4]劉翊:網絡環境下構建新型英語教學模式[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