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萍/江漢大學外國語學院
如何打破中國大英課堂的沉默
王祖萍/江漢大學外國語學院
走進中國大學的課堂,無論是中國教師還是外國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問題:中國大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自始至終都非常沉默。盡管中國有句名言說“沉默是金”,然而絕大多數(shù)老師還是會覺得這種沉默十分令人尷尬和難以忍受。本文以中國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大一和大二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大英課堂沉默的原因和打破這種沉默的策略,對于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中國教師和外國教師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大英課堂;沉默;焦慮原因;打破沉默策略
凡在中國大學的課堂授過課的教師,無論是中國教師還是外國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問題:中國大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自始至終都非常沉默。盡管“沉默是金”被中國人奉為至理名言,然而絕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會覺得這種沉默十分令人尷尬和難以忍受,尤其是在外語課堂上。本文以大學英語課堂為例來闡述如何有效打破這種令人尷尬的沉默。
沉默背后隱藏的原因
毋庸置疑,要想真正有效打破中國大學生英語課堂上的沉默,首先必須弄清楚導致這種沉默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找到有效的“藥方”,即策略。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出隱藏在中國大學生課堂沉默背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方面:1.中國文化的烙印;2.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焦慮。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無數(shù)圣人、賢人、智者,稱之為“人類文化的瑰寶”一點也不過分。但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有些文化的影響會成為學生語言學習過程的障礙,故稱之為“負面烙印”。
(一)不做領頭者
中國學生傾向于做“跟隨者”而不愿做“領頭者”,因為做跟隨者更安全。所以,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尤其是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學生往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著別人打頭陣。
(二)避免出風頭
在中國,如果某個學生在課堂上過于積極,經(jīng)常發(fā)言,其他同學極有可能會認為他是想表現(xiàn)自己,想出風頭,從而逐漸疏遠冷落他。為了避免被人認為是出風頭,很多同學會選擇沉默或少表現(xiàn)。
(三)羞怯敏感被動
由于中國文化的“抑自揚他”的特點,在這種文化熏陶中長大的孩子往往羞怯敏感缺乏主動,當然也有些孩子是天生如此。如果他的言行稍有差錯被人哪怕無意或善意笑一笑,他都會認為是極大的失面子或羞恥而難以釋懷。
(四)展示一種美德
也有一些中國學生在課堂上選擇沉默是因為他們想展示一種美德——把表現(xiàn)機會留給他人。把利益和機會留給他人會被人看成是一種大度,這樣的人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與喜愛。
(五)以沉默為盾牌
還有些同學,把沉默當作最安全的盾牌,既掩藏他們的懶惰,也粉飾他們的無知——他們給人一種錯覺: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我不屑于表現(xiàn)。
(一)不熟悉所談論的主題
有些老師由于對學生的語言基礎或知識結構缺乏了解,給學生定一個他們很不熟悉的主題,這樣,即使是英語基礎很好的學生也難以回答,更不要說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了。
(二)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和整理思想
有時候,老師給出一個主題,期望學生離開回答,這會讓學生緊張。因為學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想。
(三)詞匯量不足
有時候,學生詞匯量不足,滿腦子的思想(idea)卻找不到想要的詞匯來表達,這也會使他只好選擇沉默。
(四)語言不流暢、語音語調不標準、口音不動聽
有些同學中學時因為語音語調不標準,或口音難聽,或語速不流暢被人恥笑過,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所以選擇沉默來避免鬧笑話。
(五)被某些詞匯卡塞
有些同學有思想,英語基礎也不錯,可往往就因為被一個或幾個詞匯卡住了殼而不敢說出其他部分,于是也選擇沉默。
(六)恐懼感
有些同學因為天生的膽怯,似乎滿腦子的恐懼。他們害怕丟面子,害怕難堪,害怕出差被人小瞧,害怕在公眾場合說話。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讓我在公眾場合說話,簡直比要了我的命都難!”
(七)認知水平與語言技能之間的鴻溝
有些學生認知能力很強,思想很成熟深刻,而他們的英語能力卻還處于孩童的水平。孩童的幼稚而有限的詞匯遠遠跟不上大學生深刻而成熟的思想,這讓他們感覺“怪怪的”,于是也不知不覺就選擇了沉默。
如何打破這令人尷尬的沉默呢?
以上從兩方面分析了引起中國大學生課堂沉默的原因,但若僅僅找出原因而不解決問題,說了也等于枉然。所以,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出了一系列打破各種沉默的對策。
策略一、對學生進行洗腦,清除中國文化的負面烙印
這種清除文化負面烙印的工作,最佳時間應該是每個新學期開始的第一次課。盡管大學課堂時間很有限,但即使花費一次課(90分鐘)來做這項工作也無妨,因為常言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材工”嘛。這種“清楚文化負面烙印”的工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步驟:
1.將各種負面文化烙印用英文歸納在黑板上:
(1)Neverbethefirstone(playsafegame/non-risktaker)(2)Beself-effacing/Avoidbeingshowy
(3)Beshy/self-conscious(byculture&bynature)
(4)Displaysomehighly-valuedvirtues(e.g.givingopportunitiestoclassmates)
(5)Takesi lenceasashieldtoshe lteronese lf(face,embarrassment,ignorance)
2.逐一闡述以上文化烙印在語言學習中的障礙作用
在闡述過程中,要注意三個方面的細節(jié):
首先,老師自己一定要用標準而清晰的英文做闡述。道理很簡單,在英語課堂上,如果老師要求學生積極說英語,老師必須做好榜樣示范作用。我們常說,老師應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先不說“行為世范”,先起碼做到“行”為自己的“學生之范”。如果學生的英語基礎好,為Level-A類學生,老師可以全部用英文說;如果學生的英語基礎為Level-B類,可以夾雜10%中文解釋;如果是Level-C類,可以夾雜20~30%的中文解釋;如果是Level-D類,可以夾雜40~50%的中文解釋。但首先必須說英文,不能為了節(jié)省時間或為了省事而干脆說中文。
其次,老師必須首先承認這些文化烙印在生活其他方面的正面作用,然后再談論其在語言課堂上的負面作用。這樣會使你的觀點更全面,不失偏頗,更容易被學生接納和認可。
第三,老師在闡述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采取“循循善誘”的、“探討式”的語氣說服學生,而不是以老師的權威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比如說,有時候,老師不必自己下某個結論,而慢慢引導學生自己得出該結論。這樣,學生也更樂意接納與認可老師的觀點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更愿意與老師合作。
(三)和學生一起總結出應該如何回避文化負面烙印
1.別怕犯錯。鼓勵反復實驗法(TrialandError),錯誤是進步的必經(jīng)之路。
2.學會自嘲(Self-sarcasm)和“厚臉皮”。語言課堂上的“顏面盡失”意味著以后工作中的“顏面保全”。
3.盡可能展示自己且永遠不要譏諷和打擊別人的自我展示。當然,老師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舞臺,常規(guī)課堂時間不夠用,可以建立QQ群或微信群作為延伸課堂。
策略二、針對焦慮的類型和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
(一)不熟悉所討論的主題
1.老師應該盡可能熟悉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英語水平,設定他們熟悉的談話主題。
2.如果某個主題很重要,但學生可能感覺比較陌生,可以提前布置給學生,以便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在網(wǎng)絡或其他資源搜索相關的知識和信息。
(二)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和整理思想
1.不要要求學生離開做出回答,給學生留出一定時間思考和整理思想。常規(guī)課堂上一般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不同而留出5-10分鐘,讓他們思考或討論或整理思想。
2.建立QQ群或微信群作為延伸課堂,允許學生在延伸課堂里回答問題,這樣,學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做各種準備。
(三)詞匯量不足
1.老師對要談論的主題中學生可能遇到的生詞和難詞進行預測,將這些生詞和難詞事先列出來,寫在黑板上;或通過PPT顯示在屏幕上。
2.鼓勵學生把他們知道的部分和能表達的部分大膽地說出來,老師邊傾聽邊根據(jù)他們所說的上下文預測他們不知道的生詞和難詞是什么,并適時地告知他們。
3.鼓勵學生用小詞、熟悉的詞來表達大的、新的意思。比如:有的學生不知道“女權主義者feminist”,老師可鼓勵他們用“afighterforwomen’srights”;用“acrazywork-lover”來代替“workholic”;用“smoothly”來表達“fluently”等等。
(四)語言不流暢、語音語調不標準、口音不動聽
1.首先老師要極力鼓勵學生大膽的開口說,然后告訴他們其語音并不錯因為他們成功地讓你聽懂了他們要表達的意思,他們的語調也不太差因為他們傳遞了他們要傳遞的思想,他們的口音雖然不迷人但一點也不難聽等等鼓勵性的話語,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糾正他們錯誤的語音語調以幫助其提高,但一次只能糾正一兩個錯處,太多太頻繁的糾錯會令他們沮喪再也不敢開口。
3.給他們一些建議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語音語調和口音。比如建議他們精聽某些特定材料,模仿材料上的語音語調進行復述等等。
4.老師自己在課堂上要盡可能以標準清晰的語音語調給學生做活生生的示范。
5.激勵學生“語言的流暢來自于大量練習后的熟能生巧。猶如鋼琴家需要每天通過彈奏鋼琴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外語學習者需要每天通過多說來練習舌頭的靈活性”。
6.鼓勵學生“在交流溝通過程中,真正重要的不是語速多么流暢,語音多么動聽,而是信息的傳遞,是努力理解別人和努力使自己被別人理解”,所以,盡管大膽地說。
7.老師在傾聽學生回答問題時,一定要無限耐心并表現(xiàn)出適當?shù)呐d趣和熱情,還要盡可能對他們的回答做出有的放矢的點評。
(五)被某些詞匯卡塞
1.老師根據(jù)學生已經(jīng)講述出來的部分意思推斷和預測他們未能表達出來的生詞和難詞,并適時告訴他們。
2.如果萬一學生未能表達出來的生詞難以推斷和預測,老師可以干脆讓學生直接用中文表述出來,再由老師引導全班同學一起來表述。這其實是一個讓學生學習如何表述難以表達的思想的絕佳機會。比如筆者就曾遇到一位學生,他說他想做一個像“水”一樣的人。當問及為什么時,他用流暢的英文闡述了很多“水的優(yōu)點”。但他很想引用一句古語“上善若水任方圓”,卻又不知該如何用英文表達,嘗試了幾次連他自己都覺得很荒謬。筆者干脆讓他直接用中文說出來,聽到該中文古語,全班同學一片唏噓,覺得實在很難用英文表達。筆者鼓勵同學們不要畏難,接著引導他們透徹理解該古語真實意思是“究竟圓滿的好就如同水一樣,無論在什么境況下都能圓融通達”,最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翻譯這句古語為“Thesupremegoodnessiswater-likeandadaptabletoanysituations”。通過這句古語的翻譯,同學們感覺深受啟發(fā)。
3.有些同學盡管被卡塞了,但他們堅持自己表達,不愿意老師過早告訴他們,這時老師可以允許他們將該問題放到課后再去思考,考慮好之后將自己的答案發(fā)到QQ群或微信群這樣的延伸課堂供老師和同學們點評。
(六)恐懼感
1.老師應以耐心、熱情、真誠和理解,用鼓勵和安慰的言語幫助學生克服和戰(zhàn)勝自己的恐懼。
2.允許他們在延伸課堂里發(fā)言。因為在延伸課堂里不必直接面對全班同學,有些羞怯的同學會變得大膽一些。
3.每當他們?nèi)〉靡稽c點進步時,老師都要鼓勵他們:“瞧,你的恐懼感其實是紙老虎,只要你不怕它,它就會被你嚇跑。”
(七)認知水平與語言技能之間的鴻溝
1.告訴他們這是許多中國大學生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從而緩解他們的焦慮感。
2.鼓勵他們平時課下多做“思緒跟蹤”和“思緒記錄”的練習。通過此練習,可以提升學生語言表達的速度,使其語言表達速度變得越來越接近其思緒的速度,最終與其思緒的速度保持同步。
3.老師經(jīng)常將學生的“思緒跟蹤”和“思緒記錄”收集起來,并給予適當?shù)姆答伵c點評。
策略三、分數(shù)永遠是有效的動力
老師可以根據(jù)自己個人的想法,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打分規(guī)則。但一旦規(guī)則制定好了,執(zhí)行起來就必須在全班范圍內(nèi)公平公正透明一視同仁,而且一貫堅持。筆者給Level-A類學生回答一次問題記2分,滿分20分;但給Level-C類學生就回答一次問題記錄3分,滿分21分。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想得滿分,所以回答問題非常積極,證明此方法非常有效。
策略四、時刻準備主動點學生起來回答問題而不只是等待學生主動回答問題
總是存在一些天生被動型的學生,如果老師不點他們起來回答問題,他們寧可自始至終選擇沉默,但如果老師主動點他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英語很好,思路非常清晰有條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老師主動點學生回答問題,似乎是在暗示學生老師“要求”或“需要”他們的“合作”,而不是他們自己要“自我展示”,這樣會顧及到有些自尊心過強的學生的面子。
另外,老師的主動邀請也暗示學生,老師是關注和在意他們的,這樣會讓他們感覺更愉悅,從而逐步由被動變得主動起來。
以上四大類策略,是筆者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多年所積累的一些如何打破課堂沉默的經(jīng)驗,希望能與各位同仁共勉。
[1]Liu,M.2007.“AnxietyinOralEnglishClassrooms:ACaseStudyinChina.”IndonesianJournalo fEnglishLanguageTeaching3:119-137.
[2]Bailey,K.M.1983.“Com petitivenessandAnxietyinadultSecondLanguageLearning:LookingAtandThroughtheDiaryStudies.”InClassroon-OrientedResearch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editedbyH.W.SeligerandM.H.Long,67-102.Row ley,MA:NewburyHouse.
[3]Du,X.2009.“TheA ffectiveFilterinSecondLanguageTeaching.”AsianSocialScience5:162-165.
[4]Mac Intyre,P.D.1995.“Ho wDoesAnx ietyA ffectSecondLanguageLearning?AReplytoSparksandGanschow”TheM odernLanguageJournal79: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