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俊,王麗麗,王盼盼
(長安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西安 710064)
公路運輸統計網點監測是公路運輸相關部門或組織根據管理的需求,選擇部分重點經營業戶或調查對象對其進行長時間的培養、跟蹤和調查,記錄和收集大量有價值的統計數據,借此了解和掌握公路運輸行業的規模、結構和運行狀況的一種經濟管理方法。目前,國內外相關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成果對研究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但也存在一些和不足:①籠統的網點布設相關內容研究不少,而有關網點布設方法的研究較少;②有關商業網點布設的研究不少,而有關統計監測網點布設的研究甚少;③有關交通運輸與物流動態監測的研究不少,而有關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方法的研究甚少;④網點布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規范的標準,網點布設隨意性大。基于此,本文以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方法為對象進行深入地研究,期望能夠對我國公路運輸統計監測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目前我國公路運輸發展及其統計的實際,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主要有:
(1)公路客貨運站
公路客貨運站是聯系承運、托運雙方的重要樞紐,是公路運輸重要的有形市場。目前,客運站一般都有計算機售票系統、車輛到發調度系統、安檢系統等,貨運站一般都具有貨物收發管理系統、車輛到發系統、貨物運輸供需信息等,這些系統實時記錄了客貨運輸大量的業務數據,數據質量高、數據提取方便,具有一定的網點監測統計基礎。
(2)高速公路收費站
現階段我國高速公路一般為收費公路,高速公路主要路段和關鍵節點設有收費站,高速公路收費站通常實施聯網收費,管理比較規范。高速公路收費站通常實施計算機聯網收費,計算機實時記錄了通行車輛的車牌號、出入口地點、出入口時間、通行里程、車貨總重等詳細的信息,其數據質量高、提取方便,具有監測網點的統計基礎。
(3)主營公路運輸法人企業
公路運輸企業是公路運輸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基本單位,目前我國公路運輸企業經營主體多、經營模式復雜、經營規模小、統計基礎相對較差,對其進行統計監測難度較大。而主營公路運輸的法人企業公車公營相對較多,這部分車輛管理比較規范、統計數據比較齊全、數據質量相對較高,具有監測網點的統計基礎。
(4)廠礦企業貨源地(公路運輸源頭治超點)
廠礦企業貨源地是公路重點物資貨物運輸的集結地,又是公路運輸源頭治超的主要場所。通常這些地方具有完善的貨物運銷系統、貨物裝卸(計量)系統、貨物運輸源頭治超監控系統,能夠對貨物源頭裝載情況進行完整的記錄,數據質量高、數據提取方便,具有監測網點的統計基礎。
以上這些場所和單位是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的寶貴資源,除此之外,一些具有一定統計基礎的旅游集散地、停車場、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物流園區也可作為統計監測網點。
(1)系統性原則
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通常只能監測公路旅客運輸、公路貨物運輸、公路場站經營等某一方面的情況,只有構建系統的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體系才能比較全面、系統監測公路運輸的規模、結構和運行狀態。
(2)代表性原則
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應滿足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較好代表或反映某一層面、某一區域、某一業務類型的公路運輸實際情況。
(3)層次性原則
不同的公路運輸統計監測主體的管理范圍不同、關注重點不同,統計監測網點布設應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滿足行業、區域等不同層面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同時,統計監測網點布設也要考慮不同層次間的兼容性,避免資源浪費。
(4)共贏性原則
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的布設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兼顧雙方的利益訴求,堅持平等性、自愿性、共贏性的基本原則,否則可能會半途而廢。
(5)循序漸進的原則
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要兼顧可能和實際,既要積極布設又要注意節奏,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成熟一個布設一個,不可盲目追求網點數量,注重網點數據挖掘分析。
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的布設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需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兼顧各方的要求和需求。總結前期的研究成果,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網點的層級類別(國家級、省級、市級)、業務類型(客運、貨運等)、業務量、統計基礎、配合意愿、成本費用、穩定性等,不同的影響因素其相互關系和權重不同。應用ISM模型對其相互關系和權重分析如下[2]:
(1)建立鄰接矩陣和可達矩陣
設網點影響因素的層級類別、業務類型、業務量、統計基礎、配合意愿、成本費用、穩定性分別為S1、S2、S3、S4、S5、S6、S7,對影響因素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得到對應的鄰接矩陣A。

其中,Si簡記為i,矩陣中數字“1”代表兩因素間存在某種二元關系,矩陣中數字“0”代表兩因素間不存在某種二元關系。
再加入單位矩陣,寫出如下可達矩陣M(其中,Si簡記為i,“1”和“0”含義同上):

(2)對可達矩陣的縮減矩陣進行層次化處理
根據要素級位劃分的思想得到M′(L),再在M′(L)中從左上角到右下角,依次分解出最大階數的單位矩陣,并加注方框,每個方框表示一個層次。

(3)繪制多級遞階有向圖及結構模型分析
參照區域塊三角矩陣,用有向枝連接相鄰級別的影響因素,得到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影響因素的遞階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遞階結構模型圖
結合上圖1可以更清晰的認識公路運輸監測網點布設因素間的作用關系及重要程度。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因素分為三個級別,統計基礎(S4)、配合意愿(S5)、業務類型(S2)是第一級別因素,是影響監測網點布設的最直接影響因素;成本費用(S6)、穩定性(S7)是第二級別因素,是影響調查網點布設的關鍵因素;網點的層級類別(S1)、業務量(S3)是第三級別因素,是影響調查網點布設的潛在因素。因此,在進行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時要重視最直接因素和關鍵因素,在協調好各個因素關系的基礎上挖掘一些潛在因素,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才能使統計監測網點布設更合理、定位更準確。
(4)權重的確定
以圖1的描述為參考,采用逐對比較法對上述因素進行權重的確定。基本做法是:對各因素進行逐對比較,對相對重要的因素給予較高得分,據此得到因素的權重見表1。

表1 逐對比較法例表
根據上述ISM模型分析及逐對比較法對權重的確定,運用模糊數學中的加權Hamming距離進行統計監測網點的比較選擇[3,4]。
(1)加權Hamming距離的定義:

(2)加權Hamming距離法運用步驟:
首先選定對應的各項因素綜合最優(各因素對應的隸屬度相對較高)的一個點作為參考標準,然后將所要篩選的的點分別與標準點進行對比,并求出各自的加權Hamming距離,最后對加權Hamming距離進行大小比較,距離最短的點較為合適。但是在使用加權Hamming距離處理問題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是所有的指標距離越小越好,有的指標的情況是相反的。處理問題時要考慮到正負。所謂距離的正負是指:





說明B比C要好些,D比E要好些。所以網點的綜合排序為A、B、C、D、E。
綜上,咸陽市主營公路貨運法人企業監測網點設置在A、B、C三家企業,即北八道(咸陽)物流有限公司、咸陽興源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和咸陽融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
(1)與傳統的全面調查、抽樣調查相比,依托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進行統計監測進而反映公路運輸行業的規模、結構和運行狀態是一個比較經濟、科學、有效的方法。
(2)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主要有公路客貨運站、高速公路收費站、主營公路運輸法人企業、廠礦企業貨源地等,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布設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網點的層級類別、業務類型、業務量、統計基礎、配合意愿、成本費用、穩定性等7個。其中,統計基礎、配合意愿、業務類型的權重較大,相對比較重要,網點布設時應著重考慮。
(3)公路運輸經營業戶具有散、小、亂、統計基礎差等特點,其網點布設應用模糊數學的加權Hamming距離法比較科學合理。實證表明,應用加權Hamming距離法確定公路運輸統計監測網點簡單、科學、有效,其選擇的網點能夠反映當地公路運輸的實際。
(4)在應用加權Hamming距離法進行實證研究時,雖然有數據、有調查、也參考實際經驗,但是隸屬度確定時仍然受一定的主觀因素影響,今后有待于進一步改進,以提高加權Hamming距離方法的準確度和可信度。
[1]張志俊,袁長偉.道路運輸統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汪應洛.系統工程[M].第4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3]李安貴,張志宏,孟艷.模糊數學及其應用[M].第2版.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9.
[4]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M].第4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