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課程改革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按照工作導向課程建設的步驟,以某課程為例,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建設進行實證研究。
【關鍵詞】工作過程導向 高職教育課程 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3-0064-02
一 工作導向課程建設的內涵與特征
1.內涵
工作過程是指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取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段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動態的卻又是相對穩定的。所謂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式,是從實際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作為學習內容,以培養企業所需的職業能力為目標,以實踐過程的學習為主要過程的一種全新的職業教育模式。
2.特征
第一,學習內容再也不是脫離企業生產、管理、經營、服務實際過程的陳舊過時內容,而是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將工作任務作為學習的載體或學習的中心,實現了學習內容與企業實際運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同步,學習與就業的同步(學習即工作)。
第二,由于學習的內容是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而工作任務一般都是綜合性的。學生在完成整個工作的過程中,要處理遇到的綜合性問題,這必然涉及各種知識,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橫向關聯知識及技能的構建。
第三,專業學習再也不是簡單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而是以真實的或模擬的工作任務為基點,讓學生利用各種校內外的資源及自身的經驗,采取“學中做,做中學”的方式,通過完成工作任務來獲得知識與技能。
第四,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咨詢者、協調員、整個學習的“幕后操縱者”。從實踐中看,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采用的多是工作小組的學習方式,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創造條件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嘗試。
第五,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要完成一定的產品,以這些產品為目標,將學生完成產品的過程設計為教學過程的課程形式,教學完成的產品包括實物、語言、圖片、表演類節目等多種形式。
二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建設步驟
第一,建立由教師、課程專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行業專家、學校領導及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組成的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小組。
第二,根據國家的職業分類標準,在不同企業廣泛開展職業(或工種)或崗位群需要的專業知識、技能、工作能力的調查,制定該職業(或工種)或崗位群職業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結構。
第三,根據職業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結構,在相應企業收集生產、經營、管理、服務過程中的實際工作任務。將收集的實際工作任務進行典型教學化處理,使選定的工作任務更完整地體現預定的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目標。
第四,開發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教材。按照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的產品,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按完成各個工作任務(項目)的學習內容分步進行編寫。
第五,完成課程開發的設計與制作。(1)項目準備。為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事先準備好學生完成項目所需的各種資料、材料、工具等,還必須傳授完成項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2)制訂計劃。學生根據教師下達的工作任務和產品圖,參照模仿設計或制造的經驗,確定工作步驟。(3)實施計劃。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中的分工以及小組成員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確定的工作步驟和程序進入實施階段。
三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建設的實證研究
1.明確課程的性質和作用
采購管理是本專業經工作任務分析后校企合作開發的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本課程,學生能了解采購環節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掌握采購員所需的基本技能,為其他后續核心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采用采購工作典型的工作案例進行教學
第一,以采購與供應商管理工作流程重構課程內容。根據采購與供應商管理典型工作流程:確定采購需求→選擇供應商→簽訂合同(訂單)→合同(訂單)執行→供應商管理,按照汽車工業企業對釆購與供應商管理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遵循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原則整合課程內容。
第二,在教學中將企業典型的工作案例作為教學實例,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工作緊密相連。為保證能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探討,以汽車工業企業真實的工作案例作為教學訓練載體,模擬企業真實的工作情境進行教學,既貫穿知識和技能的內容,又貫穿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的內容。
3.以采購崗位工作核心能力要求作為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釆購與供應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完成汽車工業企業和其他類型企業具體的采購作業和供應商管理工作,初步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
4.教學實施
本課程釆用“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圍繞實際問題創設教學情境,在教師的引導和參與下,學生在實際的環境中感受和體驗真實問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團結協作的能力。在教學上以啟發式、討論式、開放式、探究式、實踐式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案例學習、問題學習、實例引證等,同時有效使用網絡技術、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5.教材要求
本課程依托柳州市汽車工業生產企業合作完成課程內容及實訓項目的設計、實施,并在此基礎上編寫體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和教學做一體化的特色教材。
參考文獻
[1]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理論建構與實踐例說[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