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能夠讓大學生在畢業后順利地就業,各高校應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本文闡述了目前就業指導課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校企合作 就業指導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3-0080-01
為了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大學生就業所需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各高校應該對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就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的作用不容小覷,各高校應考慮將校企合作模式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
一 校企合作的優勢
有一些高校已實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學校里面建了“校中廠”,建立了實訓基地,或者學校的學生可以到企業的實訓基地進行學習,對今后想要從事的職業崗位進行體驗。這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大學生能夠在就業指導課程中充分把握企業的用人需求,接受教師的指導教育,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同時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培養自己的能力。就業指導課程并不是簡單地教授學生知識,它是一門系統的課程,教師應該對社會熱點加以關注,以社會的發展為出發點,對社會的需求變化進行把握,積極地對全新、有效的課程改革模式加以探索,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二 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
1.不夠重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
現在各高校對于就業指導課程的要求雖然在不斷提高,就業指導課程的學時必須多于20個學時,但各高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效果并不理想,各高校對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有些學校為了減少在就業指導課程上所需要的師資,特意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設置為大班教學,降低了課程的教學效果。就業指導教師對于課程的準備也不夠,不能將就業相關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
2.就業指導課缺少實踐
當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重視的是理論上的教學,欠缺實踐,學校里面的教師雖然對理論知識掌握得比較好,但卻缺少社會實踐,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3.就業指導教師業務水平不高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并不容易,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很高。能夠擔負起畢業生就業指導教學的教師應該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和豐富的社會閱歷,這樣才能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目前各大高校缺少這樣的師資隊伍,教師能力參差不齊,不能夠勝任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
三 提升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效果的相關措施
1.校企合作,對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加以創新
為了能夠不斷地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水平,應該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校企合作的模式滲透其中。在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抓住校企合作的機會,對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變為以實踐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如可以在就業指導課程中增加面試現場模擬,或者對企業實踐進行指導,請合作企業的人事部門對學生進行面試,并對面試技巧進行一定的指導。同時,教師應不斷地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
2.讓企業人員進入師資隊伍
企業中的工作人員是對企業文化、企業發展現狀、社會經濟發展較為了解的人,同時他們也十分明確企業對高校大學生素質的要求。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高校可以邀請企業工作人員擔任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參與到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這些工作人員自身的經歷和實踐可幫助大學生有效地認識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樣的,將課程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
3.借校企合作進行創業教育
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中,可以將創業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教授大學生基本的創業技能,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創業環境。創業教育課程由成功創業的企業老板進行教授必然會達到很好的效果,讓學生對創業產生激情,也能夠了解應該如何進行創業。
綜上所述,各高校應該積極地開展校企合作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提高就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薛峰.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就業指導工作研究[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程波、陸旭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改革與創新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