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需要大批的高素質人才,特別需要極具創新能力的人才。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漢語是中國人交流、學習以及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語言工具,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財富支援。中國的語言文字是獨特的表意文字,不但具有交流功能,還具有審美功能。漢語必將走向世界,成為人類的通用文字。漢語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 在字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產生要有相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因此,必須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積累經驗,只有這樣才能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奠定物質基礎。在字詞教學中充分利用偏旁部首的排列組合進行字詞的教學與識記,利用字詞接龍的方法、形近字的辨別、形聲字的識記等方法,充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對字詞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用靈活的字形結合、靈活的字義想象等方法去理解、記憶。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奠定良好的語文基本功。
二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引導學生主動質疑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一個好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在質疑問難的討論與爭辯中達到恍然大悟的效果。我們要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在預習閱讀時就要求學生提出問題。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創新思維來自于質疑。只有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創新教育素材,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解答疑難,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在閱讀中求異
小學生天性好奇,他們有很多的“為什么”。他們除了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思考問題,還會根據自己的想象針對問題去尋找一種獨立的見解,甚至朝著教師和書本寫的不同方向對教師大膽提出疑問。對此,教師應該熱情的鼓勵,積極的支持,并相應進行引導。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在閱讀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的求異思維,促使學生的思維多向性發展。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在形成求異思維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思維的多向性。
4.從求異到求同
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求異,從不同的角度大膽設想和推測時,往往也會良莠并存,這時,教師應適時地從求異引導到求同,找出正確或最佳答案,這才是真正有意義地創造性成果。
三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首先要讓學生喜愛作文。作文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為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創造想象能力的培養,想象是智慧的翅膀,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關鍵。這就要求學生在作文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內心的感受,不盲從他人的觀點,不盲信權威,不人云亦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方向時,有自己的觀察、有自己的想象、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情感。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全神貫注中愉悅身心,激發靈感,求得最佳的創作狀態。其次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繼承優秀的文學傳統,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挖掘自己的文學特點,豐富祖國的文學形式,更好地體現創新思維。教師要讓學生接觸生活,關注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運用學到的知識去發現探求新知識,獲得不竭的創新源泉,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四 在問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生活體驗等方面的因素,讓設計出的問題既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邏輯性,又不枯燥乏味,能讓學生普遍感興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功能,以小組為形式,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充分而熱烈的交流,鼓勵每一名學生在組內都能盡情地發表自己獨特的主張、觀點和看法。教師可以在學生小組討論時,進行巡視,查看學生的討論情況,引導、指點學生從一個新穎的角度為切入點,對問題進行解讀和剖析,從而得出與眾不同的結論和答案要點;也可以加入某一個小組,聆聽學生的交流、討論,并發表個人的觀點供學生學習和參考。在回答問題時,既要允許各小組的代表發言,也要允許各小組內部成員對發言進行補充和完善;既要讓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回答問題,也要鼓勵學困生在自身能力許可的范圍內積極回答問題。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點評,對那些提出新異、獨特觀點的學生進行肯定和表揚。
五 以創新作品賽為牽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語文教師可以在可控、可管、可操作的范圍內,開展一些以班級全體成員為參賽主體的小型創新作品比賽活動。開展此類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創作出具有一定含金量的新穎作品,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此類活動一定要切合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難度系數不易過高,讓全班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參與,并能夠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同時,要為學生發揮想象、擴寬思維留足空間。常見的活動如創新作文賽、小手工制作賽、小科技小發明賽等。在每次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對活動進行小結,對表現優異的參賽者進行表揚,鼓勵全體學生繼續努力爭取在下一次活動中涌現出更多的能人、“異人”。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