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成功的課堂設計,一定是從課前導入開始的。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新課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币胧箤W生進入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就必須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認知需要與自身已有知識水平之間產生矛盾,使學生想知道卻又弄不懂,口上想說卻又一下子說不清楚,在學生萌發了這種高漲的學習情緒狀況下,再進行新課的教學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形成高效的課堂。
那么如何更好地導入新課呢?我認為要堅持簡潔高效的原則和選擇最佳的方法。
一 簡潔高效的原則
第一,導入要體現所學知識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愛學。因此,巧妙地導入,要非常自然地體現出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
第二,導入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注意力是學習的先導,它對學習的影響最直接。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如果教師在導入時精心設疑,注意揭示矛盾,創設問題情境,就能使學生很快集中注意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也能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第三,導入要精煉,具有針對性,不能模式化。課堂導入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選擇不同的方法。切記追求形式花樣、故弄玄虛、只圖表面熱鬧。要內容精煉、體現啟發性,不能導而不入,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喧賓奪主削弱其他教學環節。
第四,導入要體現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生知識遷移。數學知識間有密切的聯系,表現出極強的系統性。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發展和延伸。教師有針對性地安排好導入,可使學生具備必要的預備知識,架好新舊知識間的“認知橋梁”,為學生掌握新概念、新方法作好必要的鋪墊。
第五,導入必須具有互動性,切忌教師演“獨角戲”。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具有互動性的導入,才有學生的一直參與,才能使學生上課伊始就融入課堂中。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如導入互動環節設計得巧妙又恰到好處,就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整節課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
第六,導語設計要符合教學實際,切忌胡編亂造。導語的設計要從教學內容出發,可以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是教學內容的必要補充,要富有趣味性,不可枯燥、乏味、簡單陳述。有些導語設計雖然從內容上看關系不大,但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是可以的,但要非常精煉,幾句話即可,接著導語還是要從教學內容的講授和學習實際出發。違背教學內容的導入,即使非常生動、精彩,也是不可取的,嚴重者可能達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二 課堂導入的方式方法
第一,創設問題情境、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如兩位數乘一位數一課,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在商場購物的情境,然后引導到需要用到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讓學生直接去解答,學生不會怎么辦,直接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學的就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學完你就會解答了。又如多位數的讀法與寫法一課,一上課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一個很大的數讓學生去讀,不會讀可是生活中又會遇到,怎么辦?那這節課就共同來學習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這樣的導入方式簡潔高效,多用于一些比較抽象不好用語言概括表達的課節。
第二,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故意引而不發制造懸念。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蔽覀兌加羞@樣的體驗,看偵探小說時,一拿到手,就恨不得一口氣看到尾,不肯釋手。為什么會這樣?其原因之一就是設有懸念,使讀者急于知道故事的情節或結局,吸引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力,以至于產生非看不可的愿望。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巧設懸念、以疑激學,促使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如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出這樣一道題:小剛今年八歲,過了八個生日,可小麗也是八歲,她卻只過了兩個生日,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在學生討論得不出答案的情況下,教師指出:等你們學完今天這節課后就知道了,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探索的主體地位上。
第三,復習導入,以舊引新。數學知識間有密切的聯系,表現出極強的系統性。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發展和延伸。在新舊知識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知識不斷遞進,增加知識厚度,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在溫故的基礎上入題,進而知新。這樣導入新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第四,動手操作,直觀感受導入。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很多抽象的知識還很難理解。因此,新課的導入可利用實物演示,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數學建模,為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創造有利條件。
當然,課堂導入的方法還有許許多多,如故事導入、游戲導入等。只要我們勤于動腦,肯于鉆研,就可以舉一反三,設計出新穎別致高效的藝術導入方法。但我們還應把握住的原則是課堂導入一定要緊扣課堂教學中心,注意導入的科學性、實效性,絕不要嘩眾取寵,更不能喧賓奪主,切記“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如實掌握學情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精心設計科學的課堂導入方法,以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全面育人的水平。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