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師信息管理是高校院系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做好教師的個人信息管理工作,對提高院系及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采用.net框架作為系統的開發平臺,建立了一套高校院系級教師個人信息管理系統,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管理人員的負擔。
【關鍵詞】高校信息化 信息管理系統 設計 教師信息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007-02
高校教師信息管理是高校院系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真實地反映高校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的各類基本情況,并詳細記錄高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具有推廣價值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內容、取得的教學成果。可以說,高校教師個人信息管理對衡量高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高校教育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也是一個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標志,要培養和造就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做好教師個人信息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提高院系及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高校信息化是21世紀國家對大學的信息化發展的基本要求。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作為國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一員,一直非常重視高校信息化發展,并且在學校的發展規劃中,確立了校園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學校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從實際出發開展校園信息化工作,并結合今后學院教師的長期發展開展該項工作,建立了高校教師院系級個人信息管理系統。利用教師個人信息管理的方式,將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實驗、學生創新活動等教學環節全過程地系統地記錄下來,是對本學院教師情況的真實記載。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平臺對自身的發展做科學的自我評估和定位,可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也可以促進教師之間開展廣泛的交流、相互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使學院的教學質量穩步前進。同時,作為學校學院的各級領導也可據此全面了解本學院的人才資源狀況。加強教師個人信息管理,為學校學院的各級領導綜合掌握學校人才資源開辟平臺,為合理安排學院教師崗位及工作內容提供最有利的依據。
一 院系級教師個人信息管理系統的目標定位
1.服務于學院的教師個體
本信息管理系統為學院教師提供一個管理個人信息的基礎平臺,教師本人可以通過系統上報并管理自己的基本資料、課堂教學、實踐、實驗、學生創新活動等各類教學活動與教學環節信息,同時也可以對有關本人的各類教學信息進行查詢、匯總。
2.服務于院系等高校二級單位的信息管理人員
學校院系的信息管理人員,通過本信息系統從事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對隸屬于本二級單位的教師所上報的各類信息數據進行審核,確保信息的正確、完整與有效;另一方面是對本二級單位教師的各種信息進行歸類、匯總。
3.服務于學校學院各級主管領導
負責教師管理工作的學校學院各級主管領導可以通過系統查詢教師個人或教學的相關信息,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環節各方面的信息及最新的教學動態,為科學合理的工作安排提供依據。
4.服務于本信息平臺的系統管理員
本教師個人信息管理系統的最高級用戶是系統管理員,系統管理員的主要職責與工作內容包括對系統數據進行維護和參數設置,具體有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導入與導出、用戶的創建/注銷與權限設置以及系統總體參數設置等工作。
二 院系級教師個人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各功能模塊設計
根據所定位目標,本系統主要包含下述功能模塊,并對各功能模塊所涉及數據主要進行增加、刪除、修改、檢索等操作。(1)教師基礎信息管理模塊。教師個人的基礎信息管理模塊,包括教師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齡、性別、學歷、學位、職稱、擔任職務、崗前培訓、所獲證書、入職時間、進修情況等各類信息。(2)基本教學環節信息模塊。基本教學環節信息模塊,包括教師最基本的課堂教學信息,如所承擔課程名稱、學時數、教學大綱、使用教材、歷年選課學生、平時成績、考試成績、總評成績及試卷分析等各類信息。(3)實踐環節信息模塊。實踐環節信息模塊,包括教師所承擔的各實踐類教學環節的信息,如實驗課、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生產實習、參觀等環節的課程名稱、參與學生名單、學生成績、各實踐環節經費預算與實際花費等各類信息。(4)創新活動環節信息模塊。創新活動環節信息模塊,包括教師所參與組織的各種學生創新活動的信息,如各類大學生創新比賽、參與學生、參賽作品內容、所獲名次等各類信息。(5)教改項目信息模塊。教改項目信息模塊,包括教師所承擔的各教學改革類研究項目的信息,如項目來源、立項時間、結題時間、經費預算、到款情況、參與人員、成果形式等各類信息。(6)評價信息模塊。評價信息模塊,包括對教師所承擔的各教學環節評價信息,如學生期末評分、督導組檢查意見、期中聽課意見、教學基本功比賽情況、教學效果檢查情況等各類信息。(7)系統管理模塊。系統管理模塊主要包括用戶管理、數據維護與代碼維護三大功能。用戶管理功能主要實現對本信息系統各類用戶管理,包括用戶創建、初始化用戶、權限設置與更改等。數據維護功能主要實現對本信息系統所涉及的數據進行導入、導出及備份等操作。代碼維護功能主要實現由專人維護系統的各類代碼信息,確保系統代碼的準確性與安全性。
2.信息系統的具體實現
第一,設計模式。根據高校院系級教師個人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模式和特點,本系統使用Microsoft Windows作為基礎平臺,采用C/S的架構模式,運行維護更加易行,也提供了良好的可擴展性。
第二,開發平臺。用.net框架作為系統的開發平臺,開發效率高,運行環境安裝配置方便,具有眾多的中間件,能與Windows平臺緊密結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統功能。
第三,開發語言。采用C#語言作為系統核心業務層的開發語言,該語言具有高度的靈活性以及完全的面向對象性,能提高開發效率、降低開發成本。
第四,數據庫訪問。采用與C#語言有統一的底層接口的SQL Server作為系統的數據庫管理平臺,同時采用基于.net框架的數據庫訪問技術,以此提高系統數據訪問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五,安全控制。系統在安全控制方面,除了在運行環境設置必要的控制機制之外,還針對應用程序的安全問題,采用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系統來實現對不同類別用戶權限的控制,提高了本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三 結束語
本信息管理系統立足實際需要,準確定位服務目標人群,所包含的七大主要功能模塊,基本滿足學院級管理人員日常工作需要,同時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經過半年使用,本系統在為教學服務,提供教師個人及各系的統計狀況,提供各種決策方案及其預測結果,為學校領導提供決策支持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大幅度降低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陳禹、楊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吳揚俊.管理信息系統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3]侯建梅、關慧.基于校園網的高校教務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科技資訊,2007(11):6~8
[4]黃萬華、陸聲鏈、王志星.高校教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5(1):11~12
[5]葉存杰.基于.Net的B/S與C/S混合結構的教師信息管理系統分析和設計[J].科技資訊,2006(33):22~23
[6]余應淮.基于.NET技術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研究[J].福建電腦,2008(7):146~14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