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國主義既是一種歷史的積累和沉淀,又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和豐富的精神。江澤民同志指出:“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
【關鍵詞】新時期 青年學生 愛國主義 主題 表現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052-02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談及關于中國同世界的關系時強調:“中國人是講愛國主義的,同時我們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國與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進步,齊心協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一 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愛國主義既有一般意義上的愛國主義共性,又有特定歷史時期,不同國家的愛國主義,其內涵不盡相同。在現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獻身于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獻身于促進祖國統一的事業。愛國主義既是一個歷史范疇,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當今,新世紀新階段愛國主義的時代主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根本一致性,既在于社會主義建設是當代愛國主義實現的必須途徑,也在于愛國主義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歷史一再證明,國家富強、民族強盛、人民安居樂業,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也是當代愛國主義的寄托。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是經過上百年的實踐證明的真理。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從這個角度說,必須把愛國主義具體落實到積極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去。
胡錦濤同志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指出要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2004年以來,中共中央先后發出兩份文件,兩次召開全面工作會議,分別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重大部署。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已成為世界潮流,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經濟實力和高科技的競爭。改革開放,和世界接軌,讓中華民族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社會轉型,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為全國各族人民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在當代中國,要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熱愛中國共產黨,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中華民族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歷史時期,中國人民決心用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路程,這是一個需要經過艱辛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能否實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振興、繁榮的重大課題。因此,我們要賦予愛國主義時代的特點和內容。要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基礎上,把握時代脈搏,培育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的愛國主義精神。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這是對新時期愛國主義的精辟論述。
由此可見,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歷史時期,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統一的,就是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追求和貢獻。愛國,就是要讓我們的國家發達起來,就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個人的理想和事業融于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
二 新時期愛國主義表現呈現多元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當今社會愛國主義的形式、內容呈現多元化。高校青年學生效仿性強,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極易受到周邊國家乃至世界各國“愛國事件”的影響,甚至效仿。青年學生的一腔愛國熱忱是好的,但單純的人生閱歷、社會閱歷以及政治上的不成熟,特別是當受到一些不良分子的鼓動時,容易使他們在愛國言行上走向偏激。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走進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闡述了引發廣泛共鳴的“中國夢”話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不僅是黨的夢想、國家的夢想,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只有祖國強大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有保證,每一個人的理想才能實現。當代青年學生要以身報國,應將個人理想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歷史使命緊密結合起來。
第一,在這決定中國歷史命運極為關鍵的一百年里,青年學生肩負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重托。中國作為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既有后發的優勢,又面臨嚴峻的挑戰,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動員我們民族的全部力量。我們今天講愛國主義,中心內容就是要盡快把我國發展起來,追求科學、民主、法制和以人為本,實現“中國夢”。當代大學生一定要有憂患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清醒地看到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清醒地看到前進的路上的困難和風險,這就必須要求大學生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奮斗就會落后。
第二,在當今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的形勢下,大學生要強化立志成才、刻苦學習的責任感,把知識報國、科技興國,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作為當前愛國主義的主要方式。要讓他們懂得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的內容形式也應當不同。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仍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世界范圍內的競爭更多集中在以經濟和高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上。如果青年學生只是簡單地說著愛國主義的大話、空話,而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上,那么科技興國,努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將無法實現。
第三,高校青年學生應把一腔愛國熱忱,轉化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到支援西部地區經濟建設的行動中去。使更多的高素質青年學生畢業后,獻身于我國西部等較為落后地區的經濟、文化建設,體現對祖國、對民族、對社會最為濃厚的愛,是一種大愛,把自己的理想與國家、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向那些自覺到西部偏遠地區支教的大學生學習,對國家、人民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四,要讓青年學生懂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愛國主義的方式、內容呈現多樣化。青年學生要向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熱愛祖國、勇攀科學高峰的航天勇士們學習,學習他們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勇于攀登、不怕艱辛的愛國主義精神。要以劉翔等為代表的體育健兒為楷模,默默苦練本領,奮力拼搏、為國爭光。向那些在各行各業不同崗位上,愛崗敬業,恪盡職守,以自己的勞動和聰明才智推進祖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人們學習。
總之,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形式、內容是多元化的,不同階層、不同崗位的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現他們的愛國之情。作為高校青年學生應當站在時代的前沿,以青年學生的角度深思怎樣把滿腔的愛國之情,化為愛國之行,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