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研究通過對全國高職院校教師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情況進行分析,探討全國高職(專科)院校科研工作現狀。先對全國高職院校教師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情況進行匯總,然后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全國高職(專科)科研工作層次較低,研究水平不高。高職(專科)院校要加大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學校綜合實力。
【關鍵詞】高職(專科)院校 科研工作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061-02
《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三大職能是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高職院校通過開展科研,既能有效提高教師的素質,把科技前沿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應用到教學中去,有利于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又可獲得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經費支持,增強自身的辦學實力,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因此,科研工作是高職院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科研工作中,教師的研究成果主要以論文發表的形式公布。為反映全國高職(專科)院校教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等科研工作情況,現對近五年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在全國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情況和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師發表論文情況進行分析。
一 資料
1.近五年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師發表論文情況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對學校教師2009年以來在全國公開發行期刊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進行匯總,其結果見表1。
2.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學術性論文發表情況
根據《中國高教研究》對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漢)、《教育發展研究》(上海)、《中國高等教育》(北京)、《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國高教研究》(北京)、《江蘇高教》(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漢)、《黑龍江高教研究》(哈爾濱)、《現代大學教育》(長沙)、《高教探索》(廣州)、《中國大學教學》(北京)、《復旦教育論壇》(上海)、《現代教育管理(原遼寧教育研究)》(沈陽)、《現代教育管理》(沈陽)共14家全國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進行匯總,其結果見表2。
二 高職(專科)院校教師發表論文結果分析
第一,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廣、生產技術服務、科技咨詢和科研開發為主要內容,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豐富或更新教學內容,在科技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
水平和專業實踐能力。”全國各高校對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師在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80人,近五年來,年均在全國公開發行期刊上發表論文92.2篇,反映出高職(高專)院校重視科研工作,并給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勵。
第二,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發表的論文多為教學研究或體會等方面的論文,具有較高研究水平和價值的論文少,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更少。《中國高教研究》對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在全國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匯總結果顯示,近五年來,高職院校教師年均發表論文358篇,僅占統計論文的10.21%,我校教師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年均發表論文2.8篇,僅占教師發表論文的3.04%,反映出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
第三,2013年,全國共有各類高校2841所,高職(高專)院校有1266所,占全國高校的44.56%。按《中國高教研究》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統計結果,近五年全國年均有高職(專科)院校1257.6所,僅有171.6所高校在統計的全國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僅占全國高職(專科)院校的13.65%;若與全國現有高校比,高職(高專)院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比例更低,只占6.0%;若再結合高職院校出版的專著、獲得的專利數、科技成果獎勵數等科研成果情況,高職院校科研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三 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現狀不良的原因
1.高職院校的辦學歷史比較短
從職業大學的出現算起,我國高職教育的辦學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許多高職院校至今只有幾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史,多由中等專業學校升格而來,原來的中專教師普遍學歷較低,年齡偏大,教師大多沒有經過專門的科研知識培訓,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識、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和科研動力不足。新引進的教師,自身沒有受過太多的專業訓練,科研意識和科研習慣都未養成,科研成果較少,科研基礎極為薄弱。
2.認識不足
部分高職院校認為科研是本科院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專利,高職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學,其人才培養目標是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教師只要教會學生實踐技能操作即可,沒必要搞科研。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職稱科研”的現象,把科研工作看作是為評定職稱而發表幾篇文章,沒有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自覺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教師認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動就是科研工作,撰寫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學心得等。由此導致高職院校科研氣氛不濃、風氣不正、水平不高、成果不多,急功近利現象嚴重。
3.科研時間、經費緊張
高職院校建校時間短,科研經費渠道不暢通,學校資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上,學校只能從緊張的財力中抽出微薄的資金支持或獎勵科研工作,教師能獲得的科研經費支持不足,也很少有機會外出培訓或參加學術交流,獲得科研信息較少。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迅速膨脹導致生師比嚴重超標,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很難抽出時間從事科研工作。
4.課題數量偏少,項目層次偏低
受師資、經費等因素的影響,高職(高專)院校能夠申請到的課題數量非常有限,層次偏低,除學校自立課題外,主要是一些學會、協會等民間組織的課題,在教育主管部門、政府部門立項的課題以及有基金資助的項目很少,橫向項目更少,導致高職(高專)院校的科研工作難以深入開展的情形。
5.科研管理不夠規范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還存在科研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配備不足,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偏低等現象。科研管理缺乏宏觀指導和長期規劃,隨意性較強;科研評價體系不完善,獎勵制度和約束制度不到位,沒有形成科研工作的壓力和動力;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的監督力度不夠;缺乏科研方面的專題培訓與指導;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對科研成果的轉化、開發等環節重視不夠等,需要正視問題,探尋改進途徑。
參考文獻
[1]范笑仙、姜華.2009年全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0(4)
[2]范笑仙、姜華.2010年全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1(4)
[3]范笑仙、姜華、殷傳波等.2011年全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基于14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發文統計[J].中國高教研究,2012(4)
[4]范笑仙、姜華、朱文志等.2012年全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基于14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發文統計[J].中國高教研究,2013(4)
[5]范笑仙、姜華、王朋等.2013年全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基于14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發文統計[J].中國高教研究,2014(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