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師資力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高職教育已經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師資力量成為高職教育新的瓶頸。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存在著怎樣的問題?該如何提升教師繼續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將對此展開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教師繼續教育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076-01
一 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沒有針對高職院校教師自身的需求和特點進行提升
每個學校、每個崗位都有其不同的特點,高職院校教師的繼續教育要更加注重崗位的針對性,只有目標清晰明確培訓工作才能達到效果。但是,目前高校教師的繼續培訓工作大多都采取相似模式,即以科研為中心的繼續教育道路。這樣的培訓對于普通高等院校來說無可厚非,但卻不符合高等職業院校的需求。沒有按照學校的特點、崗位的需求去規劃培訓內容、設計培訓課程,培訓的效果必然不盡如人意。
2.注重理論教學培訓,輕視實踐教學培訓
高職教育中的重理論輕實踐一直是讓教育工作者頭疼的問題,這樣的灌輸方式讓學生反感也達不到教學的效果。因此,高職教師更需要學習如何開展實踐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性。但是,在目前的高職教師培訓工作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培訓內容較少,重心仍然放在理論教學的培訓工作中,不能抓住高職教學的問題重點。
3.培訓體系不能夠滿足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的需求
雖然社會已普遍認識到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高職教師數量龐大,為他們提供繼續教育的培訓機構卻十分有限,且培訓機構教師的素質也有待提升。多數培訓機構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制約教師繼續教育的難題。目前在培訓機構從事教育工作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師,這些教師都是以理論見長,很少在實踐方面有所建樹,這就與高職教師的培訓需求有出入,也會影響高職教師的培訓效果。
4.繼續教育經費不足
經費一直是制約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和地方政府對于高職院校的投入相對較少,有限的經費要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師資力量的引進等。以學費為主的經費來源難以支撐教師的繼續教育,經費成為教師培訓最難以落實的問題。
二 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1.做好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工作
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是一時的事也不是一個人的事,必須要有一個全面的規劃,要將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與學校的教育安排及教師的個人發展相結合。不僅要加強理論內容的培訓,也要重視實踐技能的培訓。將培訓工作與教師的考核、晉升、教學評價等結合起來,制訂完善的、全面的培訓計劃。通過培訓工作來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不僅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服務,也為教師個人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
2.探索適合的培訓方式,提高繼續教育的實用性
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培訓的內容有很多,各高校要結合自身的特點、結合教師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實行縱向和橫向相結合的培訓。一方面擴寬培訓的廣度,讓教師能夠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挖掘培訓的深度,根據崗位的實際需求和教師的能力缺失情況進行深入培訓。學校可以聘請不同的人才來給教師進行培訓,從教授到工程師,從企業家到高級技工,對教師進行全方位的再教育。通過繼續教育來豐富教師的知識結構以改變他們的教育觀念,達到能力的全面提升。
3.不同的培訓模式提升教師的職業技能
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培訓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校本模式、教師中心模式、基地模式。校本模式主要針對教師的教風、科研、教學技能等,是一種“以老帶新”為主的培訓模式。教師中心模式是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制訂培訓計劃,是為教師量身定做的培訓方案。基地模式是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培訓模式,由企業人員對行業規范、崗位技能等進行培訓。不同的培訓模式各有側重點,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培訓模式。
4.加大經費投入,保障培訓工作的如期進行
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教師的培訓經費可以分為兩部分,資格達標類的培訓經費由教師自己負責,技術或教學提升類的培訓由國家或學校資助。這樣不僅減少了學校的經費壓力也給了教師更多的激勵。
三 結束語
總之,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提高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從大的層面來說,必須要有完善的培訓體系,有足夠的培訓機構和師資力量來從事高職教師的培訓工作。從小的層面來說,高職教師的繼續教育必須要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針對崗位的需求進行培訓,加大經費投入和培訓力度,保證高職教師的師資水平。
參考文獻
[1]郝卓莉、劉亞敏、尚平等.知識經濟背景下的高職教師繼續教育需求[J].職教論壇,2012(14)
[2]劉志紅.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問題探析[J].成人教育,2011(4)
[3]宋國杰.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新模式的構建[J].成人教育,201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