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學生已形成不按時完成作業的惡習,本文針對此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作業 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107-01
一 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原因
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是當前最讓老師頭疼的問題,而這也成為老師們每天茶余飯后都在探討的話題之一,辦公室里每天都有老師領來的學生補寫作業,今天的補完了,明天還是不按時完成,造成了惡性循環。
作業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進行作業,不僅能鞏固知識,而且能夠培養一個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度自覺的學習責任感。根據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和同事們的交流,本人覺得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知識掌握不牢
上課不認真聽講,對知識沒有掌握或一知半解,學生在做作業時就會感到較吃力,甚至出現卡殼現象。漸漸地,學生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弱,出現逃避寫作業、拖拉的現象。
2.速度慢
做作業時常左顧右盼,愛打岔,或者是手里拿著東西,玩一會兒寫一會兒,作業一多就完成不了。
3.學困生
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中大多是學困生,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平時貪玩,不愛學習,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總是應付了事,有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不能按時地完成。當然,其中也有很努力、很認真的學困生。他們學習很努力,但畢竟學習能力有限,所以在平常學生認為很容易的作業,對于他們來說是一道道難題,從學生交上來涂涂改改、擦了又擦的作業痕跡可以看出,他們很努力了。
4.懶學生
有的學生學習成績還行,聰明,但是比較懶,不愿意做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玩起來就拋到九霄云外,看見別的同學要交作業時才想起作業沒有完成,只能選擇應付或是交上空白作業。
5.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一些家長特別是農村家長,由于平時工作繁忙很少督促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而小學生由于學習自覺性較弱,久而久之,不能完成作業也就成為自然。
6.教師布置作業太隨意
部分老師布置作業一味地從自身需要出發,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造成學生敷衍了事。同時,由于教師不能及時批改作業,不能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時間長了,有些學生就成了“拖拉機”。
二 引導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方法
1.理論性教育
對學生們經常進行教育,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也可以用古今中外名人和身邊勤奮好學的故事激勵他們,讓他們懂得做作業的重要意義。
2.短信通知作業
有些同學由于忘記了作業內容而不寫作業或者回家和父母說:“今天沒有留作業”而逃避寫作業。對此,教師可以校信通的方式把布置的作業發給家長。這樣,家長在家里就可以及時地督促自己的孩子完成作業。
3.分層作業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布置作業,這樣,學生做作業就相對順利,完成作業就不成問題了。
4.每天一小步
對于寫字慢的學生,要指導他們提高書寫速度,同時盡量減少他們的作業量。需要強調的是,提高書寫速度有一個過程,應允許他們逐漸提高書寫速度,不要急于求成。
5.家校聯系
對于一些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還常借口說作業寫完放在家里的學生,教師可與他們的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送來。如果送來,說明學生真的做完了,但也要教育學生做完作業要及時放進書包,避免早晨忘記帶作業;如果沒送來或是家長說家里沒有,那學生肯定沒完成作業,這種情況則是把家長叫到學校,與其溝通該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況,商量對策。
針對一些平時很忙,工作又苦又累,回到家根本沒有精力管孩子的家長,我開設了家長會,并對家長說:工作再忙,也要關心孩子,抽時間給老師打個電話,詢問孩子近段時間的學習情況。能自己處理的就自己處理,自己解決不了的,可與老師商量,共同商量對策,一起教育孩子,為孩子負責。你們現在的辛苦工作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但你們現在的表現卻恰恰與你們的初衷相反,學生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關心和陪護。現在孩子的學習需要你們的陪伴,學校的工作需要你們的配合,家長朋友們,請你們重視孩子的教育。
這番意味深長的話深深觸動了所有的家長。會后我又單獨和幾位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學生家長進行交流,請家長協同學校幫助孩子養成按時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同時,我也勸告老師們,對于作業的設置不要局限于書面,盡量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是真心為學生的發展負責,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一定會有較大的改觀。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