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在高中地理環境保護教學中,教師應從四個方面培養學生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使學生學習內容形成完整體系,回答習題時充實完整。
【關鍵詞】高中地理 地理思維 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125-01
高中地理選修6中的環境保護部分,其內容經常被選作高考復習的選修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出現易理解,難透徹全面掌握;解答相關題目時常出現易下筆,難完整有序作答的情況。從幾年來的高考選做題來看,出題形式多采用給出背景資料,依據資料提問作答。要想使學習內容形成完整體系,回答題目時內容充實完整,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通過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教師在回歸到教學環節當中時,應注意在四個方面培養學生好的地理思維習慣。
一 從相關背景資料中找出有用信息,答題時準確還原到環境問題的類型
在學習及復習過程中,倡導學生建立清楚的知識點關系,利于答題時把握正確答題方向,即建立地理思維中的優秀導航系統。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幾個方面,其中資源短缺問題包括可再生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和非可再生資源(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化石燃料等)的利用與保護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則集中在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水體污染等。生態破壞問題則主要是森林面積減小、草地退化、濕地干涸、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引導學生讀題時應注意尋找題干當中的關鍵詞,注意區別問題的性質,正確尋找知識點的歸屬。如多年平均徑流量、水循環、水資源時空分布等問題屬于資源利用與保護。解決這類問題應從資源短缺與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對資源需求之間的矛盾出發考慮問題。水污染問題則立足于更具體的經濟較發達地區、農業集約化程度高、工業生產耗水多、對水體污染嚴重及中小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差等方面探索解決途徑。
二 每一類環境問題的具體表象要正確表述,閱讀課本內容時要求學生注意地理術語的收集和正確使用
題目作答時語體選擇、術語的正確使用體現了學生的地理素養,良好規范的地理思維習慣使學生在答題中有更好的表現。如水污染問題中,天然水的自凈作用,掌握不同水體的自凈規律,充分利用水體的自凈能力,就能以最經濟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再如大氣污染中,空氣污染指數(API)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評估空氣環境質量狀況的一項指標。其檢測的主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其防治途徑包括節能和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潔凈煤技術、開發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機動車污染及工業污染等。準確地表述源自于清晰的知識點界定,如土地退化問題中關于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資源質量的下降,土壤侵蝕、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鹽漬化和澇漬、污染造成土地質量下降等均為土地退化現象。再如水體污染物多種多樣,造成不同污染類型。氮和磷等營養物質,在湖泊等緩流水體內聚集到一定程度后,藻類迅速繁殖,尤以藍藻、綠藻占優勢。湖面出現一片片的“水花”,又稱“藻花”,這種現象在海洋上則稱為“赤潮”。同是富營養化現象,發生在不同水域則要用不同的詞語表示,要注意區分。生態環境保護中,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三個層次。人類活動對森林、草地和濕地等生態系統的消極影響使物種滅絕加速和物種多樣性減少。
三 作答環境問題解決途徑時避免簡單極端,要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
正確的環境觀、發展觀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通過學習正確觀點將理性對待問題作為好的地理思維習慣用來解決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觀念的不斷更新,應教授給學生隨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方式方法的靈活思維方式。傳統環境觀中人和自然對立,現代發展觀應注意人和自然和諧發展,不過度、不超前,滿足當前需求即可。解決環境問題單打獨斗不行,要進行多方面合作、國際合作。如酸雨區的擴展、海洋污染、有毒化學物品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等。此外,環境問題中固體廢棄物污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及人口數量的增加,其在環境問題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重,與其他污染現象的關聯性也越來越強。早期對固體廢棄物的簡單處理有沙土掩埋、微生物分解等能使垃圾回歸土壤。傳統上用垃圾和糞便堆肥,再撒回土壤就是符合自然界物質循環規律、使有機質回到土壤中去的好辦法,而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現在,城市垃圾數量大、品種多、變化多,多數對人體有害,大大地超出了環境的自凈能力。長期堆放,被微生物分解,會釋放有害氣體,產生毒氣或惡臭,造成地區性大氣污染。直接把垃圾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會使水體受到污染。
四 多積累案例,開闊視野,充實論據
學生答題時,底氣不足,下筆猶豫,不知寫些什么。課內外案例積累可以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如了解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富山事件、太湖水富營養化現象、臘芙運河垃圾事件、瓦爾迪茲號油輪泄漏事件、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等環境事件,加深環境污染的認識。石漠化現象對土地退化的認識,佛羅里達南部大沼澤疏干對濕地保護的認識,北美候鴿的滅絕對物種多樣性的認識,天然林保護工程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所謂見多識廣,經驗積累,加速結論產生。學生對這類簡述題會做到心中有數,答題會全面而有序地進行。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