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了多媒體技術,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但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得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文首先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進行了剖析,進而又對其具體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低年級 小學語文 多媒體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135-01
一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上,需要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作為引導者,讓教師發揮最大引導能力,從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能擁有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能力。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應用,在凸顯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還有效地提高了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有利于平等、和諧、活潑的課堂環境的建立。
2.多媒體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的因材施教,優化其教學方法
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是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活動,它所面對的學生不僅是年齡偏低,接受能力不一,并且在其他各方面的素質上,也具有明顯的差異性,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從學生的特點出發,統籌全局,兼顧個體,但是由于授課時間以及教師精力制約,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往往會顧此失彼,從而無法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能夠很好地彌補上述實際存在的問題,授課內容有所豐富,授課方式也更顯多元化,進而從各個方面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另外也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化、直觀化,從而實現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
二 多媒體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上的應用
1.多媒體在拼音教學中的應用
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拼音是主要內容之一,對于剛剛步入學習生涯的孩子來說,認識拼音,并學會拼寫,是較為困難的。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方法,使拼音的讀寫更加具體化、生動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認知拼音。如“che”這個音節的教學,教師需要將聲母“ch”和韻母“e”的課件在課前做好,授課時,首先展示“e”,然后在展示小女孩舉著“ch”走到“e”旁邊的畫面,教會小學生聲母“ch”和韻母“e”組到一塊可以拼出一個“che”。最后,連貫地將這個動畫場面播放幾遍,同時帶領學生讀聲母“ch”和韻母“e”,著重強調聲母“ch”發音需要翹舌,而讀韻母“e”的時候需要聲音洪亮。兩個部分的連讀要連貫、快速。在邊講解邊展示畫面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拼讀要領。
2.多媒體在學生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對于小學生識字的要求是很高的,識字是低年級的重要任務。在識字學習上如何入手,教師要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認字的興趣,注重讓學生學會認字的方法,同時找到識字途徑,堅持把識字與寫字結合,做到讓低年級小學生喜歡漢字,讓他們主動識字,培養他們自己獨立學習識字,在寫好漢字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教師通過正確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小學低年級語文的認字學習更富趣味性,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學“座”與“坐”這兩個字時,就可放通過動畫的形式體現。兩個小人坐在一座小山上,這樣可以看到兩個字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這樣形象的表達使學生在書寫時候更加記憶深刻。還有些生字寫字的筆順不好記,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出示字的筆畫,用動畫加深學習的印象。同時,著重強調易錯的部位。讓學生看到了知識學習的步驟,達到激發起學生模仿練習的欲望,這樣就能讓他們用心地書寫好每個漢字。
3.多媒體在教學難點方面的應用
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一些較難的知識點,能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從而增進其學習的效果。如《我們成功了》一課,教師應該將我國申奧成功時,人們歡呼雀躍,禮花齊鳴的情境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們就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一世紀盛況,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不但快速了理解了文章的內容,而且也領略到了文章的主旨。因此,科學、合理地采用多媒體技術,在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們的語文綜合素養,一舉多得。
三 結束語
從本文的分析我們能了解到,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語言駕馭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以建立和提高的基礎,而作為低年級語文,其重要性與基礎性就更加凸顯,為了能最大限度實現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合理適用多媒體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劉美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4)
[2]李平彩.例談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天地,2010(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