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英語教學的范本,對中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有直接影響。英語老師除了通過正面的知識灌輸傳播主流價值觀外,還要關注和發掘教材中的隱性課程內容的思想教育性及適用性,并弱化和指明其負面影響。本文擬選取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英語教材編寫委員會和我國學者聯合編寫的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為對象,綜合分析隱性內容對于中學生價值觀養成的影響。
一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隱性內容對初中生價值觀形成的正面影響
為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當前學生使用的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吸收了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再結合國內多年新課程改革的經驗,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方面有不少可取之處。
1.能夠有力地促進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
從教材的編制體制和思路來看,《牛津初中英語》圍繞某一話題,設置一些生動的語言情景,并基于特定的教學任務,讓學生通過體驗、參與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將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話題素材和情境的選擇方面,這套教材各單元的話題內容都是圍繞著人們的生活,情境創設自然,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2.能夠促進學生合理情緒的調控、健康情感的發展和堅定意志的培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特別要求中學英語教育要完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等“三維目標”。以情緒調控為例,9A的Unit 2以色彩為話題,讓學生了解并直接感受到眼前的色彩與自身情緒的關系,了解了色彩療法等相關知識,對于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排除不良情緒、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有明顯的效果。
3.能幫助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質
《牛津初中英語》中蘊含了大量的有關尊老愛幼、樂于助人、關愛弱勢群體等道德教育的素材。如9A的Unit 5以奧黛麗﹒赫本的故事,讓學生對人道主義、幫助弱勢群體的行為產生敬意,從而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再如7B的Unit 6通過幫助老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讓座、去老年公寓做義工等話題,讓學生養成助人為樂的品質。這些話題和素材以一種隱含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道德素質的成長。
4.能夠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
《牛津初中英語》中選取了大量的關于國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的素材展示給初中生。如7A Unit 3的中外節日和相關文化習俗介紹;7B Unit 1關于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居住情況介紹;8A Unit 3對世界各地著名景點的介紹。通過這些素材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拓寬自身的文化視野,努力成為國際型人才。
二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中隱性內容對初中生價值觀形成的潛在負面影響
這套教材是由中英雙方合作編寫,其隱性課程中不免地會帶有英方編寫者的情感、價值觀體現,只不過這種展示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實現的。
1.沖擊初中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為了強調教材的思想性,要求教材選材應選編一定比例的介紹中國文化的內容,積極營造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但從《牛津初中英語》的選材來看,關于國外文化的素材遠遠多于中國的。如7B Unit 3介紹節日時明顯偏重于西方的節日,大篇幅地介紹了美國的萬圣節,對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只是簡單地提到,很容易影響涉世未深的中學生;再如7A Unit 4的情景同學過生日舉辦生日Party需要采購食物,Unit6是關于服裝和時尚的話題,這些話題容易誤導學生對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認同,不利于初中生對勤儉節約傳統道德品質的繼承。
2.不利于初中生對基本國情的認知
一個合格的接班人,首先要對自己國家的基本國情有相當的了解。但《牛津初中英語》在一些話題的選材方面容易讓初中生對自己國家情況不了解。對于生活在農村的學生而言,這種素材的大量使用,也會使他們感覺中國離現代化似乎是遙不可及,從而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不自信感。
3.一些內容迎合學生的獵奇心理,影響其科學精神的養成
科學精神的培養對于初中生來說很重要,它關系到他們對社會和自然界的求知能力形成。但《牛津初中英語》中一些內容的選取可能會潛意識地讓學生產生迷信思想,不利于科學精神的養成。如9A Unit 1的閱讀部分詳細介紹了星座知識及其對個人未來命運和性格的決定關系,這部分內容源起于西方的占星學,明顯缺乏科學依據。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選用就有可能會給學生暗示這種占星學是科學的,不利于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
總之,由于《牛津初中英語》編寫的中外合作特點,其隱性課程內容對于初中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與其他教材相比,更值得我們關注。中學英語老師要全面地把握這套教材隱性課程內容對于初中生價值觀形成的雙方面影響,在作知識和技能講授時,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趨利避害,發揚其思想教育性及適用性,弱化其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