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教育在培養中學生的良好品質和個性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有利于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和諧的班風。作為中學班主任可以發揮唱歌在班集體建設中的作用,讓良好的班風影響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音樂 教育 班風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160-01
音樂是人類共有的精神食糧。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說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難以擺脫的苦難。說明音樂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唱歌這種音樂活動是塑造人類靈魂的有力手段,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怎么利用唱歌活動來建立良好班風,建設優秀班集體呢?下面是筆者在平時的做法。
一 開展每周兩歌,每日一歌活動
即每周要學兩首新歌,每天下午上課前和晚自習上課都要唱這些新學的歌。通過學和唱歌曲,學生學到了音樂知識、唱歌技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感悟,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同時歌詞大多是意境優美的、語言簡練的,在唱歌的過程中也對他們語文、作文有一定幫助。還有的作用就是有助于班級紀律的維持,在中午學生到校和下午到校之后有一段時間很難安靜下來,而我們班已經開始歌唱了,唱完之后就立即開始學習了,這樣還有助于學生在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 開展班級好聲音活動
我每個學期都要組織一次班級活動,那就是模仿電視上的中國好聲音,讓學生報名參加比賽,選出前三名。在為比賽做準備的過程中每個學生大膽創新、積極訓練培養了創新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品質,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勇氣和膽量,培養學生的自信。
三 開展大合唱交活動
合唱是聲樂的最高藝術表現形式,在合唱中,要求各聲部學生密切配合,協調一致,要求每個學生的聲音在音準、音質、音色、節奏等方面盡可能做到完美無缺,這樣才能獲得和諧美妙的合唱效果。因此,每一次合唱,學生不僅得到了美感體驗,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格。在我們排練的過程中,學生相互傾聽,提意見,促進了學生的團結,增進了他們的友誼,讓他們懂得了一個事情不要只從自己的觀點和情況考慮,要照顧他人,懂得感恩。每學期我班都組織一次以宿舍為單位的合唱比賽,他們為了宿舍的榮譽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創新,這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四 看中國好歌曲勵志視頻展播
中國好歌曲演出了六期了,我讓學生看這些視頻,在看的過程不僅學習了歌曲,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看比賽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每個選手背后的勵志故事。他們都是為了興趣而付出艱辛努力,多少年默默工作才換取今天的成績。學習也是這樣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很痛苦的,所以我們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樂趣,同時鍛煉我們堅強的毅力,培養不拋棄不放棄不服輸的精神。
利用上述活動,有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讓散亂的班級變得安靜和諧,同學之間的關系在集體活動中變得更加團結友愛。那么我們學唱的歌曲都有什么類型呢?我認為大體有三類:
第一,革命紅色歌曲,如我們唱過的《在太行山上》《四渡赤水出奇兵》《映山紅》《保衛黃河》《我和我的祖國》等。這些歌曲有利于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紅歌的歌詞健康向上,音樂旋律優美動聽、鏗鏘有力。
第二,經典的流行歌曲。《水手》《寂寞沙洲冷》《我的未來不是夢》《海闊天空》《光輝歲月》《你是我的眼》等。這些歌曲也很勵志,給那些曾經和正在經歷失敗磨難的同學精神上的鼓勵,讓他們更加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戰,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第三,最新的歌曲,如2013年春晚唱的《春暖花開》,2014年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和最近很火的中國好歌曲,我們唱了很多,歌曲的“新”讓學生感受到和社會走在了一起。
通過我們學唱歌曲和組織各種音樂活動,我們班的班風很團結,如同家庭一樣很溫馨,同學們的精神高漲,班級凝聚力很強大,可見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有的班級自習課教師一走就亂,還有就是同學經常鬧矛盾,都可以借鑒一下這個辦法,那樣定會讓班級變得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馮建軍主編.現代教育學基礎(第二版)[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謝嘉辛、郁文武編著.音樂教育與教學法(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李建方.我的班級管理“試卷”論[J].班主任之友(小學版),2014(9)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