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是一種常見的不安情緒和行為,造成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以及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環境的變化。本文從三個方面入手,詳盡地闡述了緩解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對策。
【關鍵詞】新入園幼兒 分離焦慮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166-02
入園分離焦慮是新入園幼兒一種常見的不安情緒和行為,每個幼兒都會不同程度的表現出來,具體表現為:幼兒情緒低落,食欲下降,抵抗力低下;幼兒哭鬧,情緒失控,易焦易躁;幼兒不能很好地控制大小便,對自我否定等等。幼入園分離焦慮成為新入園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最大障礙。
一 新入園幼兒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
幼兒在3歲前,家庭作為幼兒生活成長最重要的場所,其中家庭成員是影響幼兒甚至決定幼兒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對幼兒的成長以及情緒的控制都有著不同的影響。往往新入園的幼兒出現分離焦慮的強弱和幼兒的家庭教育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將幼兒的一日生活交給祖父母,這樣的家庭教養情況導致了很多幼兒家庭教育方式出現了兩種極端狀況:
第一,對幼兒過于溺愛。由祖父母教養長大的幼兒,父母沒有足夠的時間關心幼兒,祖父母大多溺愛幼兒,父母在工作之余對幼兒采取彌補、滿足的教育方式。導致家庭教育方式過于溺愛,這樣的幼兒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情緒比較不穩定,容易極端化過度的自卑或自傲,比較難進行人際交往。
第二,對幼兒過于嚴厲。這種嚴厲大多來自城市中文化水平高、事業較為成功的父母,父母認為過于順遂的成長經歷無助于幼兒成長,因而在面對幼兒時表現得十分嚴厲,經常批評責怪幼兒。這樣的情況下,幼兒對于父母存在畏懼感,長時間處于焦慮不安的情緒中使幼兒對社會產生會畏懼感。幼兒會產生自我懷疑,不自信,不愿接觸陌生環境,不敢說話,不敢交朋友。
2.環境的變化
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這期間對于幼兒來說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也會對幼兒心理造成巨大影響,這段時間一般被稱為“心理斷乳期”。對于新入園的幼兒來說從熟悉的家庭環境進入陌生的幼兒園環境和與之而來的生活規律和習慣的變化,都讓很多幼兒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
第一,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幼兒園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表,而幼兒在家中的生活規律并不一定與此相符。有的幼兒作息時間比較隨意,沒有規律;有的幼兒不習慣午睡;有的甚至有不良的生活規律和習慣,比如晚睡,早上賴床等等。
第二,陌生的環境。新入園幼兒見到的班級環境以及教師和小朋友都是陌生的,這些在使幼兒感到好奇和新鮮的同時,也會引起幼兒的恐慌和不安。
二 緩解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對策
1.家長應對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對策
第一,樹立正確的觀念。在幼兒入園之初,家長不能相信幼兒可以離開父母在幼兒園獨立生活成長,在幼兒撒嬌、央求、哭泣、耍鬧等表達方式之下采用了消極的方式解決:滿足幼兒,不再送幼兒去幼兒園。首先家長要樹立正確的觀念,要認識到每一個幼兒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獨立的個體,是有自己的生命的。因此,家長應該期待幼兒擁有自己的獨立生活,而不是時刻依賴著父母。如果家長不能樹立這樣的觀念,會對幼兒的正常生長產生消極的影響。相對于其他技巧性的對策,家長本身是否能夠樹立正確的觀念是重中之重。
第二,幫助幼兒熟悉幼兒園。幼兒在入園前,家長可以陪同幼兒參觀幼兒園,讓幼兒熟悉并認識自己班級的老師和小伙伴們,在自己的班級里與父母一起和新的老師小伙伴們進行游戲,感受幼兒園的良好氛圍,使幼兒有一個初步印象: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從而對幼兒園產生向往,為以后在來到幼兒園生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采用“階梯式”入園的方式。新入園的幼兒內心充滿掙扎,一方面是新奇多彩的幼兒園,一方面是依戀的家庭環境,何去何從,幼兒需要一個時間去權衡,也就是我們說的過渡,家長要在這段時間充分的寬慰幼兒的情緒,采用“早接晚送”的方式,逐漸延長幼兒在園時間。用這種“階梯式”入園的方式進行幼兒在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過渡,最大限度地緩解了幼兒入園焦慮。
2.教師應對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對策
第一,用耐心和愛心去對待新入園幼兒。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要用愛心和耐心去對待每一名幼兒,讓幼兒感受到幼兒園像家一樣的溫暖,對于入園焦慮嚴重、哭鬧不停的幼兒,教師更要用耐心和愛心去包容愛護幼兒,滿足幼兒心理和情緒的需要,盡快地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
第二,幫助幼兒完成家庭到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過渡。
分離處理。每個幼兒都存在個體差異,幼兒入園后,會有個別哭鬧特別嚴重的幼兒,只有讓哭鬧最兇的幼兒安靜下來才能保證其他的幼兒基本安靜下來進行其他活動,這時教師可以將哭鬧嚴重的一個或幾個幼兒帶到寢室或游戲室,通過生動的故事或游戲玩具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在班級的其他幼兒也就可以在另一個教師的帶領下平復情緒進行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了。
玩具安慰。幼兒年紀小,來到陌生的環境里適應能力差、情緒不穩定,沒有安全感。這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從家中帶來他熟悉依賴的玩具,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陪伴他,和熟悉的玩具一起游戲、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以緩解幼兒的緊張情緒。幼兒漸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后,一點點將玩具與幼兒分離,從陪伴游戲到在視線內游戲最后脫離玩具的依賴獨立游戲,在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
新穎活動。幼兒普遍處于一個注意力容易轉移,對一切新鮮事物極度感興趣的時期,同樣也是他們的游戲高峰期。在幼兒來到幼兒園這個新鮮的環境中,教師為他們準備了沒有見過的新鮮游戲活動,運用鮮艷的色彩、靈活新穎的方式,與幼兒在家庭環境中所接觸的有所不同從而得到幼兒的喜愛,讓幼兒在一日活動結束后期待明天的活動,那么入園焦慮可以從根本上得到緩解。
3.家園合作應對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
新入園幼兒的哭鬧情緒不穩定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和家長要通過家園的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幫助幼兒克服分離焦慮,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首先家長要相信幼兒在幼兒園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相信教師可以安撫幼兒情緒。其次家長可以在監控室或幼兒看不到的角落觀察幼兒,眼見為實,從而放心將幼兒交給老師。老師也要信任家長是希望幼兒能夠獨立生活在幼兒園的,在家與幼兒做好溝通。教師與家長的家園合作有多種方式,如電話溝通、定期的家長會、進行家庭走訪、建立群組、發送郵件、家園合作意見欄等等。這些多種多樣的形式能夠讓家長對幼兒在園能否吃得好、有沒有午睡、會不會哭鬧等問題有所了解,可以詢問教師幼兒在幼兒園表現的同時,了解更加細致的情況。教師也可以了解到幼兒在家進食、睡眠、情緒波動等的情況,對幼兒在園時的突發狀況進行原因分析從而找到解決辦法。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良性有效的溝通,最大限度地理解與配合,能夠幫助幼兒順利地緩解入園分離焦慮,使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集體生活,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是幼兒心理方面的問題,但是卻在幼兒園中以教育的方式尋求緩解的途徑。因此緩解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需要家長與教師之間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找出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并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盡量快速有效地解決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
參考文獻
[1]朱晨明.城市分離焦慮家庭原因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5):228
[2]劉延青.家長如何減輕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J].新課程(下),2011(7):119
[3]趙宜君.緩解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有效策略[J].家庭與家教(現代幼兒),2009(12):35
[4]姚艷杰、尹紅雨.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再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5):31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