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親子活動具有生動活潑、獨具一格的特點,其不僅給幼兒、家長和幼兒園構建了一個共同活動的空間,同時也建立了幼兒園與幼兒家庭之間溝通的橋梁。目前大部分教育人員和家長都認識到了親子活動的價值,促進了親子活動在幼兒園中的普及。本文分析了綏化市幼兒園親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綏化市 幼兒園 親子活動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169-02
家庭教育是幼兒第一個教育環境,同時也是影響幼兒最重要的因素。而幼兒園要想做好幼兒教育工作,就必須和家長很好地進行聯合教育。在這種形勢下,親子活動的展開就變得非常有必要。幼兒園親子活動是幼兒園聯合家庭開展的一項活動,其脫離了傳統的課堂和家庭,對幼兒進行別具一格的教育。但是目前綏化市的幼兒園由于外在原因的干擾和內在因素的限制,其親子活動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解決。下面筆者結合這些問題,談一談綏化市幼兒園親子活動開展的策略。
一 綏化市幼兒園親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對親子活動的認識不足
目前,大多數幼兒園的管理者都把親子活動定位為以幼兒教師為絕對主導地位、家長輔助進行的一種教育模式。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這種模式僅僅考慮了幼兒園教育方面,對于其他因素的考慮很少。實際上,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就表明了幼兒園教育正在由傳統的封閉教育向現代的開放式教育轉變,因此幼兒園方面就不應該獨立包攬幼兒的教育工作,必須與幼兒家庭與社會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主體來開展親子活動。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為了提升幼兒園教育品質或者是讓幼兒健康的成長,而是要充分展現幼兒園的服務性質,從理論層面提升親子活動的品質。但是目前綏化市幼兒園在這些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足,降低了親子活動的質量。
2.幼兒園與家長對親子活動的認識不統一
首先,幼兒家長是親子活動的主體之一,其在親子活動中的參與度直接決定了親子活動能不能成功。但是由于幼兒家長在文化程度、興趣愛好、職業經歷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幼兒園在親子活動開展中對家長的意見不重視,挫傷了家長對親子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其次,目前很多家長對親子活動的認識都較為偏重“小學化”,即他們想要幼兒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卻忽略了幼兒本身心智與身體的發展程度。最后,目前很多家長都較為傾向幼兒園直接包辦親子活動,并且一些家長在親子活動中也不會與幼兒進行溝通,這樣的家長參與形同于無,不利于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發展與提升。
3.親子活動的主體關系不明確
按照親子活動展開的要求來說,幼兒園應該主動聯合家庭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目前綏化市一些幼兒園忽略了家庭對于親子活動的重要性,不能處理好幼兒園主體與家庭主體之間的關系,他們總是習慣于利用自身的資源來指導家長應該在親子活動中怎樣做,從而呈現出家長與幼兒園在親子活動中地位不對等的現狀。而這種現象的發生很容易使親子活動過程中,家長與幼兒園不能很好地合作與溝通。而家長在失去活動主體地位以后,也很難與幼兒一同完成親子活動,最終因為主體關系失衡使得親子活動不能達到既定的質量。
4.親子活動的理論構建不完善
雖然目前幼兒園親子活動具有非常豐富的資料,但是關于親子活動怎樣做到系統化和人性化,還需要必要的理論體系作指導。目前,綏化市大部分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進行都是憑借以往成功的經驗,雖然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使得親子活動很難嘗試新的方式與內容,限制了其健康有序地發展與提升。歸根到底,這一現象的發生就是因為關于親子活動的理論研究太少,不能很好地給親子活動的展開指明方向。
二 綏化市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優化對策
1.深化對幼兒園親子活動的認識
根據我國在學前教育方面的諸多文件,其中提到了應該將學前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出發點,同時也要豐富學前教育的環境,避免幼兒園教育出現“小學化”的趨勢,失去幼兒園本身的教育意義;其次還要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給幼兒創造一個最優的教育環境。因此,幼兒園方面應該把親子活動當成幼兒園家園共育的主要實施方式,并結合幼兒園開放式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成效。此外,幼兒園方面如果能夠辦好親子活動,那么就能夠很好地實現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最終形成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良性循環。所以說,幼兒園必須以這些思想認識為主要指導方向,認清親子活動的重要意義和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聯系,這樣才能綜合地提高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品質。
2.構建幼兒園親子活動的有效機制
幼兒園的親子活動要想徹底地實現育兒新成效,那么就必須構建完善和有效的活動機制,其主要包括組織機制、實施機制、協調機制和評價機制。其中,組織機制主要是為了保證親子活動開展的內容規劃、活動主體、活動形式、活動原則等內容的完善性,從而使整個親子活動具有一個相對飽滿的框架,能夠以適當的形式完成各類教育目標,從根源上提升幼兒園親子活動的質量;實施機制主要是為了保證親子活動能夠按照初始計劃中的各項內容進行,并保證活動各個環節的規范性和完整性,使親子活動能夠按照計劃的步驟進行;協調機制主要是在親子活動中做好家庭、幼兒園和幼兒個體之間的協調工作,并緩解或調和三者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與沖突,保證親子活動的和諧與統一;評價機制主要是對整個親子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以便于給下一次親子活動提供參考資料和改進建議,從而提升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品質。
3.增強對幼兒園教師的培訓與考核
教師是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并且在整個親子活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語言交流和處事方式也對親子活動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園一定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考核。首先,幼兒園應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在增強教師對于親子活動認識的同時,也要掌握各類親子活動的展開方式,從而能夠積極地組織和引導家長、幼兒共同開展親子活動。必要的時候,幼兒園方面還應該針對親子活動進行集中講座、學習會等各類可行的培訓方式,向教師隊伍綜合地展示親子活動的重要意義和成功經驗。其次,幼兒園應該對每一次的親子活動進行必要的考核,并針對各個考核結果進行綜合的優劣分析與排名,直觀地顯示出教師在組織親子活動中的優勢與不足,讓教師在肯定自身的同時也對自身存在的缺陷進行及時的改進,進一步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素質。
4.將親子活動納入到幼兒園課程體系中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都比較重視親子活動,但是能夠將親子活動真正與幼兒園課程聯系起來的卻并不多。為了應對這一現狀,幼兒園應該把親子活動納入到幼兒園的課程體系中,在制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親子活動的設計,同時在活動之初還要與幼兒家長商定活動進行的內容與形式,從而增強親子活動的整體成效。所以說,將親子活動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中,還意味著將幼兒家長的知識體系融入親子活動中,這不僅很好地實現了幼兒園開放式的教育,還減少了親子活動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從而大大提升了幼兒園親子活動的最終成效。
三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也會越來越關注。而想要給予幼兒高質量的教育,就必須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聯合在一起。在這種形勢下,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肩負著更為重要的使命。目前綏化市幼兒園的親子活動開展還不甚理想,因此相應的教育人員以及幼兒家長更應該充分認識到親子活動的重要價值,積極地進行協調教育工作,讓親子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從而給幼兒構建一個最優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楊延云.農村幼兒園親子活動現狀探究[J].技術與市場,2012(8):212~213
[2]公燕萍.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現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3]李敏.親子互動行為現狀及問題研究——以西安市A、B親子園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