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雅俐
(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學院,上海201901)
上海寶山郵輪城建設和區域轉型路徑解析展望
夏雅俐
(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學院,上海201901)
文章對上海寶山在建設郵輪城和區域轉型中,濱江帶“深化五大功能開發”機制進行路徑解析,并對比全球城市,借鑒工業老城濱水帶轉型規律,以問題意識觀照轉型路徑,提出解決方式要以現實與理論的針對性研究為基礎,與專業機構、公司更合理地分工合作,形成聯動機制,綜合考慮區域轉型的長遠問題。
郵輪城;區域轉型;五大功能
上海市寶山區作為上海工業時代的縮影,正從傳統工業制造區向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濱江新區轉型。寶山全區域293.7平方公里,其中,岸線40公里的濱江區域成為寶山“十二五”規劃中“五大轉型地區”之首,旨在以國際郵輪港為龍頭,發展郵輪航運服務業及其他配套服務產業。寶山著眼于將濱江地區作為五大重點調整區域之一,通過“郵輪碼頭—郵輪港—郵輪城”發展,深化五大功能開發,促進區域轉型。
首先,深化城市名片功能,起到區域定位功能。“鋼鐵寶山”、“廠區寶山”色彩過濃的寶山形象勢必會給寶山全區的功能提升以及城市轉型帶來巨大的障礙,“現代化濱江新區”這張“名片”的提出,代表寶山區認識到傳統產業發展所締造的形象需要改觀。
第二,深化郵輪母港功能,通過著力打造“亞洲一流的國際郵輪母港”,升級“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的功能性項目,令寶山“現代化濱江新區”的“城市名片”內核更為清晰。
第三,深化產業集聚功能,將配套產業與郵輪母港相互關聯,既發展郵輪港,又促進產業的成型、集聚,令郵輪經濟真正能帶動本地經濟的繁榮。重點是圍繞“上海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區”建設,聚集郵輪產業。
第四,深化城市轉型功能,將產業、經濟的發展與城市功能、民生質量的改善相關聯。以區域轉型發展與城市功能提升同步融合為旨歸,根據區域人口、消費等特點,努力實現“郵輪高端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商貿服務+高端商務區”的嶄新格局,促進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國際高端旅游業、商務商貿服務業的新聚集。
第五,深化改革創新功能,在推動區域轉型、實現城市功能提升的過程中,加快行政體制改革,使政府更好地行使自身職責,處理好與市場的關系。
第六,深化以上5項功能,內在邏輯關系為:城市轉型作為核心,城市名片明確定位,郵輪母港凝結項目,產業集聚構建以郵輪港帶動濱江帶、以濱江帶開發帶動全區域轉型的力臂,改革創新則貫穿始終。
(一)濱水帶工業老城因地制宜、發展新產業,是促進區域轉型的必由之路
隨著以重工業為主導的濱水城市的衰敗,以及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這些城市開始對濱水區進行改造,重點開發其游憩休閑功能,從而促進城市再生。巴爾的摩、舊金山等著名濱水城市都通過開發濱水區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發展,而上海的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也是成功的個案。
(二)濱水帶工業老城的規劃要完成戰略使命,產生綜合效益,就必須拓展規劃內容,并關注落實
濱水地區開發建設對于城市產業發展、文化品位提升、歷史傳統保護等各方面的價值和意義,規劃必須超越簡單的景觀環境建設層次,獲得更多綜合效益,因而不僅要進行傳統的物質空間形體規劃,還應進行更高層次的戰略研究。同時,還要深入研究規劃實施的資金、體制和管理方面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加以落實,避免脫離實際,在實施中走樣。
(三)濱水帶工業老城與周邊區域產業銜接、城市功能銜接需緊密配合
城市濱水帶是城市中的一部分,要通過濱水帶轉型帶動區域發展、城市功能升級,必須在規劃中、實施中充分考慮其他區域的需求。巴爾的摩濱水帶復興,充分考慮與市中心其他區域的道路銜接和城市共享,比如從市中心到濱水帶,設置高架步道,為市民高處觀賞水景提供便利。
寶山區“建設郵輪城,深化五大功能開發”,體現了改革創新的決心。通過對比國內外濱水工業城的轉型,兼對比其他郵輪港口的發展軌跡,聚焦寶山濱江帶與區域轉型,特提出以下觀點以供商榷。
(一)以現實與理論的針對性研究為基礎
從國內郵輪港、郵輪經濟及相關區域轉型的研究現狀看,尚處于初級階段,市場研究數據較為匱乏。觀察國外相關研究,歐美國家郵輪旅游業發展階段領先,理論研究更趨于產業化、市場化和商業化,包括:第一,全球市場研究,主體為行業協會;第二,本土市場研究,比如佛州-加勒比海郵輪協會(Florida-Caribbean Cruise Association);第三,政策法規研究,政策完善同產業發展需求息息相關,受到重視,
比如,在業界和學界推動下,美國2010年《郵輪安全法案》出臺;第四,消費市場與產品開發研究,主體為郵輪公司。
而我國國內對發展郵輪經濟、建設郵輪城的研究也方興未艾、議題廣泛,主要圍繞下列問題:第一,郵輪產業鏈的價值層面,通常認為,郵輪產業鏈的發展,使得這種高端旅游產業正成為我國航運業、旅游業和商貿服務業等的新增長點,也成為撬動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第二,產業政策研究層面,國家和地區層面相繼制定扶持郵輪產業發展政策;第三,產業規劃與區域發展層面,側重于空間布局、基礎設施配套、部門合作等,滬港深蓉津廈等都在規劃和建設郵輪港口;第四,發展問題和對策層面,近三年來針對郵輪城建設、滬津浙及大連的郵輪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以及郵輪港發展的票務信息系統、應急處理機制、沖突應對機制、航道安全問題等,予以針對性研究;第五,消費市場和產品開發層面,主體為國際郵輪公司及市場調查公司;第六,人才開發層面,促進郵輪城及郵輪經濟發展的軟實力中,地區人口結構和人力資源供給至關重要,我國郵輪業剛起步,郵輪專業人才缺乏。
國內對于發展郵輪經濟、建設國際郵輪城的軟環境及高端航運市場研究方面顯得不足。尤其是聚焦到上海和寶山區的國際郵輪城建設、寶山區郵輪城建設和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相互促進等方面的研究,還相當缺乏。
(二)與專業機構、公司更合理地分工合作
從前提條件看,歐美發達國家的遠洋型郵輪之所以得以高度發展,需要三個條件:高度發展的大工業基礎;對貴族文化延續和追求,形成郵輪文化;西方中產階級的培育。同時還要基礎設施與經營模式的配合。而郵輪經濟在中國的發展興起不到10年,沿海各地紛紛建造大型郵輪港,凸顯了我國在經濟發展領域的缺乏整體、長遠規劃的特點,具有非理性的因素,與政府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追求快速獲取政績不無關系。而工業老城基礎單一,港口以貨運為主,缺乏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經驗,甚至并非所有城市都具備吸引游客的天然旅游資源,而其他旅游資源也缺乏較完整的整合包裝。
目前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及郵輪經濟發展的問題通常歸納為:郵輪碼頭建設經營及配套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本土郵輪公司和母港航線相對匱乏、郵輪設計和修造領域幾乎空白、郵輪供應環節面臨挑戰、郵輪旅游客源動力不足、郵輪專業人才相對匱乏、支持上海郵輪母港產業的政策力度不夠。
(三)形成聯動機制
1.政府與市場的聯動機制。由于國際郵輪港,乃至郵輪城的建設,來源于區域發展的需求、政府的整體規劃,如何將理想的規劃落實到市場,這就需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發揮市場潛力,激發原有市場主體,引入新的市場主體,令市場活躍起來。
2.郵輪港與濱江帶、及其他區域的聯動機制。以郵輪港、郵輪城帶動濱江一帶產業發展,并多點輻射寶山其他區域、上海其他區域,形成多個產業集群的格局,必須考慮有效的聯動機制。
3.政府各部門的聯動機制。政府作為一個整體,規劃指導產業和市場,就要求政府內部形成無縫連接。
(四)綜合考慮區域轉型的長遠問題
建設郵輪城,終極目標是促進城市轉型,改善民生。
從長遠來看,生態環境保護是必須面對的課題。濱江帶是城市中最為敏感的生態地段之一,由于水濱工程涉及航運、岸線流蝕與治理、水源儲備與供應、植被養護、魚類棲息、水質、能源、城市安全等諸多方面,因而,水濱開發需要從諸多方面進行論證,充分考慮擬建項目可能對周邊環境及公共利益的影響,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濱江開發時應注意生態保護,盡量節能減排。
從改善百姓民生,提高生活質量來看,有必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讓寶山、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更了解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發展狀況、郵輪城建設的規劃,令人們有機會共同思考濱江帶母港帶動區域發展的可能性。
從城市濱江帶的多點配合來看,未來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與北外灘國客中心需找到更好的方式,相互補充和配合,共同促進上海國際郵輪中心的建設。
[1]林鋒.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與上海城市發展[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9).
[2]陳旭陽.國外郵輪經濟對地區發展作用研究[J].人民論壇,2012(2).
[3]劉占福.世界郵輪業發展趨勢及其啟示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4(1).
[4]吳倩倩.中國發展郵輪旅游業的優劣勢分析[J].中國儲運,2014(1).
[5]鄭煒航.四大因素制約中國郵輪產業發展[J].中國經濟周刊,2013(38).
[6]王崧,程爵浩.我國郵輪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4(2).
[7]趙樂,劉鵬.天津郵輪經濟的發展現狀及SWOT分析[J].口岸衛生控制,2013(4).
[8]祝靜思.上海郵輪母港產業發展分析與建議[J].水運管理,2013(6).
[9]殷翔宇.國際郵輪母港郵輪物資配送經驗借鑒[J].水運管理,2013(7).
[10]史健勇.對國際郵輪人才培養的戰略思考[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11]王諾.郵輪經濟——郵輪管理·郵輪碼頭·郵輪產業[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8).
[12]魏小安.中國休閑經濟——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學術研究系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10).
[13]王海英,馬得懿.海運服務貿易法的“區域性”考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5).
[責任編輯:蘭欣卉]
F061.5
A
1005-913X(2015)12-0050-02
2015-09-14
夏雅俐(1975-),女,上海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國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