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琨
論利率市場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衡琨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鄭州分行,鄭州450008)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利率市場化成為我國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率市場化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中小企業生存難度更大,提高了企業資源的利用率等。
利率;市場化;經濟;對策
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我國市場的不穩定性逐步增加,銀行、債券、股市等的風險增大。因此,為了降低我國經濟中的風險,我國政府需要完善貨幣政策,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從長遠發展來看,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有助于改善我國經濟結構,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更好地利用我國的資源等,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利率市場化體系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
(一)短時間內不利于銀行的盈利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步發展,短時間內銀行的存款與貨款的利息差會減小,銀行的盈利從而會減小。當利率市場化時,銀行短期無法將存款、貨幣、理財等等方面的市場開通,銀行的盈利能力會降低。如果任由利率完全放開,銀行的存款利率會有較大的上升幅度,隨著存款利率的不斷上升,利率會逐漸地接近平衡線。長期發展之后,銀行的存款利率會再平衡水平的范圍內上下浮動,并且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
我國銀行的存款利率發展時間較長,發展較為成熟,發展程度較高,目前的利率已經接近平衡水平。但是,目前我國的經濟產業結構發展模式難以發生改變,經濟的增長方式較為固定,我國貸款的利率不能夠發生較大的變化,這種情況下,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間不能夠達到平衡的狀態,存款利率增長較快,貸款利率較為穩定,銀行的經濟收益受到影響,不利于銀行的盈利。[1]
(二)銀行的經營風險變大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發展,短時間內銀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響,銀行為了保持自己的收益會擴大貸款的范圍和規模,涉足高收益的貸款項目,但是這些信貸通常會造成銀行經營的高風險。這種彌補方式難以緩解銀行的困境,反而降低了銀行的總體貸款的速度。
利率放開之后,商業銀行的經營會更加困難,信用風險和流動風險變大。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較弱,當利率市場化之后,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會逐漸上升,貸款利率提高之后,企業的道德難以保證,銀行的經營風險會增大。同時,商業銀行的波動性增強,商業銀行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存款更加不穩定,流動性強導致難以管理,銀行的經營風險逐漸變大。
(三)商業銀行的存款能力受到影響
商業銀行的經營目的是為了銀行的盈利,商業銀行的存款成本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制定,包括銀行的盈利、與客戶的供求以及市場的競爭狀況等。當利率市場化之后,商業銀行的存款需要跟隨市場的變化腳步,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那么銀行的存款吸收能力受到了影響,銀行的經營成本提高,經營風險更大。[2]
(四)銀行的業務轉型任務加重
利率放開之后,銀行需要更加注重改變自身的業務。傳統的銀行業務主要是存款和貸款,當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的業務需要發生相應的變化,更加注重服務的質量,進行適當的轉型,保證銀行的盈利能力。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降低了信貸的發展速度,銀行開始大力發展零售業務,轉變了過去批發業務的模式。銀行的轉型任務逐漸加重,更加注重銀行的利息收入,管理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一)利率市場化對股市造成更大的沖擊
股市與市場的變化息息相關,市場利率化造成股市短時間內不穩定。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長期發展,股市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我國經濟的發展變化,當我國經濟發生變動時,股票的價格迅速發生變化,大大提升了我國經濟資本的利用率。但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股市資金會被分流,資金的不穩定性增加,容易對股市造成較大的沖擊,2015年以業的股市動蕩與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有一定的相關性。
(二)利率市場化促進了我國貨幣市場的發展
利率市場化短時間內增加了市場的風險,但是同時為貨幣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利率放開之后,貨幣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完善市場的交易機制。從長遠來看,利率市場化能夠幫助貨幣市場更好地發展。[3]
(三)利率市場化促進了債券市場的長期發展
短時間內,利率市場化對債券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增加了債券市場的風險。但是,長遠來看,利率市場化之后,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一樣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市場的變化,資金的供求,使得經濟收益和市場風險更加透明,更加準確地反映我國經濟的趨勢。因此,利率市場化之后,債券市場可以長久、健康地發展。
(四)利率市場化對外幣造成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造成了我國市場的不穩定增大,風險增大,因此外匯市場的不穩定性增加。當利率市場化之后,外匯市場的不穩定性會增加,運行的風險更大,但是同時為外匯市場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完善了自身的運行。利率市場化對外匯市場造成的最大的影響是容易引發國際性的危機,破壞性更大。
近年來,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快速發展,市場的承受能力不斷增強,利率在我國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地提升。利率市場化之后,我國企業的融資難度在一定周期內提升,但是長期發展之后,不同產業的融資環境會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改善,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不斷地提升。利率市場化有利于我國經濟的長久健康發展,有利于調整我國的經濟產業結構。但是,利率市場化之后確實為我國的經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增加了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因此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這種風險,需要做出相應的改善。[4]
(一)加強對金融的監管,完善改革措施
為了保證我國利率市場化能夠健康發展,中央銀行需要提高監管水平,嚴格按照金融市場化的運行規律。為了加強對金融的監管,我國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場進行監管法律體系,提高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國家層面要建立完善的改革措施,保證我國經濟能夠平穩地度過改革期,降低銀行經營的風險。[5]
(二)完善貨幣政策,緩解企業融資困難問題
利率市場化之后,大型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程度會相應地降低,不利于銀行進行自身結構調整,不利于銀行緩解自身風險。當市場利率化之后,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度提升,大型企業的融資利率增長幅度受到限制,短時間內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穩定。為了應對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造成的沖擊,國家應該充分發揮貨幣的定向調整作用,加強對銀行的監管和保護。為了降低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的沖擊,同時,商業銀行應該完善存款制度,保證利率市場化之后,金融體系能夠安全穩定地運行。
(三)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穩定市場產業結構
長期以來,央行限制了我國貸款市場的規模,保證我國經濟能夠穩定發展。但是,隨著我國金融機構的不斷發展,央行的監管作用逐步降低,貸款規模限制的作用逐漸減小。通常,我國大型企業能夠較容易地得到貸款資金,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度相對較大,這種貸款模式是長期的產業機構和政府機制形成的。隨著利率市場化的發展,大型企業對銀行的促進作用逐漸降低,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央行對我國貸款市場的限制,以及對貸款配給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市場利率化的作用,限制了資金的配置作用。[6]因此,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發展,銀行應該放開對貸款數量和規模的限制,保證利率能夠逐漸地向平衡線發展,使得我國的貸款價格能夠按照市場的發展規律運行。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提升對資金的有效配置,調整銀行的借貸結構,充分支持發展前景較好的高科技產業,穩定市場的產業結構,促進我國經濟能夠穩定發展。
(四)建立穩定的利率市場化的體系,提升銀行的定價能力
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保證自身的信用體系穩定發展,積極地開發定價系統,加強對銀行貸款業務的定價管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我國經濟市場需要建立標準的市場利率,建立完善的市場利率定價機制,完善市場利率體系。我國的市場利率定價依靠貸款利率和發布機制。同時,我國的常備接待機制能夠提高我國資金的流動性,提高對市場利率的控制能力。但是,這種方式發展時間較短,在我國的影響力較小,發揮的作用較低。因此,不斷地提高商業銀行的定價能力,改善操作模式,完善利率市場體系,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
(五)商業銀行要積極調整思路,做好戰略轉型
銀行應該調整自己的業務結構,改變發展戰略,不能夠過度地依賴大型企業的作用,將信貸轉向小型企業。同時商業銀行應該簡化貸款的手續,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開發中小企業的定向融資產品,針對缺乏擔保、缺乏資產抵押的小型企業,商業銀行應該提升自身的風險、全無容忍度,在發展客戶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經營能力。
[1]嚴寶玉,李宏瑾,孫丹.利率市場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及政策應對[J].上海金融,2014(12):3-10.
[2]李素芬.論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J].商業文化,2014(20):130-132.
[3]紀彥彬,吳瓊.論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工商銀行財務報表的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11):197-198.
[4]謝問蘭,劉葆金.利率市場化對縣域經濟的影響分析[J].上海金融,2012(4):107-111.
[5]盛朝暉.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金融運行的影響[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7):41-45.
[6]巴曙松,嚴敏,王月香.我國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27-37.
[責任編輯:王帥]
F832.6
A
1005-913X(2015)10-0203-02
2015-08-12
衡琨(1962-),男,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代平差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