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
5.1 中國證監會公布一批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其中包括取消8項行政審批項目和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保留4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
5.6 根據相關規定,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即日起將轉融通標的證券范圍由625只股票擴大至893只股票。
5.7 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要求研究鼓勵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在境內上市等相關政策,鼓勵證券、保險、公募基金等依法進行網絡化創新。
5.11 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 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5.15 中國證監會就貨幣市場基金監管辦法及其配套規則公開征求意見;發布《關于加強非上市公眾公司關于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
“公平在身邊”投資者保護專項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肖鋼出席并發表講話。
5.20 深圳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對深證成份指數正式實施樣本股擴容。擴容后,指數樣本數量將從現有的40只擴大到500只,指數代碼、指數簡稱、選樣規則保持不變。
5.22 中國證監會宣布,采取系列措施優化股票發行行政許可程序,包括把見面會由“面對面”改為“書面”、對財務資料過期企業不再中止審查、對優先股實施快速審核機制、放開公眾股發行比例限制等。這些措施將為注冊制改革鋪路。
中國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證券市場禁入規定,對禁入措施,特別是終身禁入的市場條件進行了修改。該規定自6月22日起實施,
5.25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公司日前宣布,將于6月16日正式發布上證50杠桿指數系列及中證500杠桿指數系列。
5.27 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就共同建設離岸人民幣金融工具交易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法蘭克福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作為該平臺的運營機構。
5.29 中國證監會日前分別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阿塞拜疆國家證券委員會簽署《證券期貨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至此,中國證監會已同58個國家和地區的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簽署了62個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
5.3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臺灣和日本的證券交易所擬允許ETF在兩個市場交叉上市。兩家交易所也將在ETF的交易環節進行合作,上市方式將參考臺灣與新加坡股市的“臺新通”模式。
5.4 香港交易所公告稱,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監事會通過決議,香港交易所旗下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全部獲認可為歐洲市場基礎設施監管規則(EMIR)界定的第三方中央交易對手結算所。
加拿大TMX交易所集團宣布將于6月1日起實施新的股票交易收費計劃。新計劃將通過降低Maker-Taker機制收費,逐步減少交易商的交易成本。在新的收費制度下,Taker的交易費用將減少34%,而Maker的返還將平均減少31%。
5.6 美國證監會批準該國多家交易所和金融業監管局關于放寬小型上市公司股票最小報價單位兩年試點項目的建議。這個項目將從2016年5月6日開始,試點對象包括以下上市公司:市值30億美元以下、日均交易量100萬股以下、每日量加權平均價至少2美元。
5.11 韓國交易所表示,從6月15日起,其股票市場、DR、ETF、ETN及主板和創業板市場受益憑證的每日漲跌幅限制將從目前的15%擴大到30%,但其三板市場KONEX的股票價格每日漲跌幅限制仍維持目前的15%不變。
5.15 香港證監會就加強及統一另類交易平臺(俗稱“黑池”)監管制度的建議發表諮詢總結。新制度涉及修訂《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持牌人或注冊人操守準則》,將于12月1日生效。
5.18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宣布推出“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指數新品牌,該品牌因富時指數公司與羅素指數公司合并而設立。“富時羅素”將以單一整合的全球指數公司的方式運營,兩家公司的銷售團隊和產品團隊也將整合。
5.19 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正式推出紐交所比特幣指數(NYXBT),這是全球首個由證券交易所計算和發布的比特幣指數。
5.22 香港證監會與內地證監會簽署《關于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的監管合作備忘錄》,允許合格的內地與香港基金通過簡化程序在對方市場銷售。此計劃將于7月1日開始實施。
5.26 倫敦證券交易所旗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宣布啟動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性股票基準指數的過渡計劃,推出兩個包括A股的新興市場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