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虹
(海口經濟學院,海口 571127)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業已經成為新興的國民經濟產業,旅游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還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有利于擴大區域的經濟合作和交流。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書》正式發布,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大背景下,國家不斷給予海南省有利的政策扶持。海南也把旅游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大力開發和整合旅游資源,積極開展旅游宣傳促銷活動,致力于使旅游市場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但海南旅游經濟發展并沒有如預期,而是呈現出了“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較高,但增長率相對較低”的情況,因此正確地分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海南旅游經濟發展的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究加快海南旅游經濟發展的對策,是提高海南經濟發展水平,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所必要的。
2013年,海南共接待境外游客75.64萬人次,同比下降7.3%。其中,外國來瓊游客50.05萬人次,同比下降3.7%;香港來瓊游客10.39萬人次,同比下降6.6%;臺灣來瓊游客14.44萬人次,同比下降18.7%。境外來瓊游客人數下降的原因,一是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帶來的影響。當前美債、歐債危機依然沒有消除,使得外國人出游的意愿減弱;二是周邊東南亞國家采取匯率貶值和降價傾銷策略,通過價格優勢吸引國際游客。泰國、越南等國為吸引國際游客,在政府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低成本旅游促銷,包括加大航空補貼,支持航空公司低票價吸引歐美游客;出巨資在BBC、CNN等主流媒體上進行強有力的廣告宣傳;引導酒店、景區、購物商場、餐飲店聯合開展促銷打折等,這些舉措使得東南亞國家對國外游客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國際客源市場的爭奪日趨激烈;三是旅游產業發展缺乏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宣傳促銷經費不足,還不能滿足日益激烈的競爭需要。今年對積極開拓國際航線的補貼扶持政策未出臺,而去年的資金還未兌現,很多外國航空公司對增飛海南航線持觀望態度,有些甚至調減航班等。海南省酒店、景區和其他一些消費項目價格虛高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旅游成本居高不下削弱了市場競爭力。
離島免稅政策正式實施近三年,對消費拉動影響逐步減弱。2013年全省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 672.51萬人次,增長10.6%,與去年同期持平;實現旅游收入428.56億元,增長13%,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旅游人數和收入增幅平穩放緩,對消費的帶動作用有所減弱。
盡管海南省接待過夜人數仍然保持較為快速的增長,但從市縣游客接待量來看,市縣之間差異懸殊:接待量最多的三亞市接待過夜游客1 228.19萬人次,接待量排在第二位的海口市全年共接待過夜游客1 044.31萬人次,兩市接待人數占全省接待過夜游客量的61.9%。全年過夜游客接待量超過百萬的市縣為萬寧市、瓊海市、陵水縣、文昌市和儋州市,其余市縣均不足百萬。
雖然近兩年中西部地區旅游市場發展較快,但無論從旅游景區、星級酒店等旅游設施分布情況看,還是從游客接待量看,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仍有很大差距。2013年,中部六縣市接待游客232.25萬人次,占全省的6.3%;西部六縣市接待游客351.13萬人次,占全省的9.6%。旅游景區少、接待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中西部旅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從近幾年海南省旅游花費調查結果來看,雖然游客總花費額逐年上升,但花費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從旅游花費的六項主要構成來看,交通花費比重雖然逐年下降,但仍然是來瓊游客花費支出最多的一項。自海南省推行離島免稅政策以來,來瓊游客購物方面的花費比重陡然上升,然而從長遠來看,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購物的促進作用將會越來越小,旅游購物消費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來瓊游客住宿、餐飲、娛樂三項花費的比重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從現代旅游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這三項的花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加大夏季民航補貼,改變補貼方式,開展聯合促銷,打通進出島通道。要改變海南旅游“半年不開張,開張管半年”的不均衡發展模式,政府、旅游企業與航空公司應結成命運共同體。省政府統籌三亞、海口市政府,進一步優化政府的航空獎勵政策,加大夏秋季航線補貼,改變補貼方式,可以考慮將部分補貼資金直接發放給旅游者;航空公司在政府扶持下要穩定夏秋航班量,向旅行社提供低折扣的團隊機票;旅行社、旅游酒店、景區點等聯合促銷,推行低價政策,發放優惠券等,吸引中低收入游客淡季游海南。
原有政策的種種限制,極大地壓抑了人均消費,而且使得消費者過于集中購買香水、化妝品等低單價商品。2012年海南旅游購物抽樣調查表明,國內游客購物消費構成,海南特產、免稅商品及熱帶水果的支出比重分別為53.7%、31.69%、14.56%。從潛力上看,免稅購物還有相當提升空間。據《東方早報》報道,中國國旅的三亞免稅店人均消費僅為2 200元,香港比例高達55%,而在迪拜機場免稅店、韓國新羅等市內免稅店,對于中國人消費限制較少,中國人人均消費達到5 500元,是三亞免稅店2.5倍以上。數據的對比顯示,最新的離島免稅限額、限次及品種調整,對于箱包、手表等類似的品類銷售將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海南還需要從商業布局、交通安排、購物環境、服務質量等多方面努力滿足市場需求,大力發展旅游購物。
進一步開發中西部旅游資源,一是要針對中西部旅游資源的文化和生態特點設計旅游線路、打造更多的中西部旅游精品項目并積極開展促銷;二是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旅行社組織游客到中西部旅游;三是加大對中西部旅游景區、旅游配套設施的投入,提高旅游景區服務水平。
優化消費結構,一是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法,不斷推出旅游產品,特別是加大力度開發購物、娛樂、餐飲和住宿等方面的旅游消費項目,提高旅游消費市場可持續發展水平。二是針對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精分旅游消費市場,采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促進旅游消費增長。
1995年,海南省出臺國內第一部地方旅游條例《旅游管理條例》,截至目前,海南省已通過的旅游法規和法規性決定、決議共計15個,現行有效的14個。在《旅游法》起草階段,國家相關部門5次組織赴海南調研,調研內容從組織架構到市場監管、旅游規劃等多個方面。依據《旅游法》的內容要求,海南省抓緊修訂《海南省旅游條例》《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條例》《海南經濟特區旅行社管理規定》等地方性旅游法規,確保海南省地方法規與國家法律的原則相一致。利用由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在瓊的舉行組織的世界旅游旅行大會的機會,面向國內外旅游界精英宣傳海南旅游,向世界展示中國政府大力發展旅游產業的堅定決心,以及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新成就。在世界旅游旅行大會上放映海南的旅游圖片和視頻,還可以讓與會嘉賓體驗海南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
利用互聯網高速發展迎合目前我國旅游業高速增長的內在需求,將旅游業與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相合結合、并駕并驅,加快兩者的發展進程。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優勢以及方便靈活的特點,可以滿足游客隨時隨地對出行信息進行查詢。還可以推出基于移動互聯技術平臺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此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比如隨時隨地為旅游者提供酒店、機票查詢及預訂、航班動態查詢、景區門票預訂等各項服務。
海南正在大力建設國際旅游島,應該及時調整景區發展思路,轉變景區贏利模式,不能讓高成本制約海南景區向島外整體推廣的力度和旅游核心競爭力。因此,在旅游業的發展問題上,海南更應該具有國際的眼光,把全省的景區當做一盤棋來抓,合理定制門票價格,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既能惠及民生又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完美蛻變。
當前國內外旅游市場競爭激烈,游客對旅游景區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提高旅游市場競爭力,必須提高旅游服務品質,一方面要以高標準打造旅游景區各類服務設施,另一方面要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服務水平,進而提升海南旅游品牌價值,吸引更多游客來瓊。
旅游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旅游經濟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規模上的擴大,具體表現為旅游經濟總產出數量的增加和規模上的擴大,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經濟總量的變化狀況。隨著國務院賦予海南旅游相關優惠政策的陸續落地,海南只有針對旅游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不斷探究促進旅游經濟發展對策,才能使得海南旅游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促進國際旅游島建設。
[1]陳松.海南旅游業發展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市場論壇,2009(11).
[2]李婷.海南旅游業國際化發展對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09.
[3]朱海冰,張僑.海南中部地區發展旅游經濟的困頓及對策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09.
[4]盧江勇,張玉梅,過建春.海南旅游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刊,2005 20-50.
[5]謝祥項,安應民,吳鈺.海南省旅游產業優勢轉化對策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