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珍
(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江蘇 無錫 214000)
基于網絡的高中英語教學創新
張紅珍
(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江蘇 無錫 214000)
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要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促進學生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不斷提升。網絡在中國的迅速普及與廣泛應用,為高中英語教學創新提供了重要平臺。本文闡述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創新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了高中英語教育現狀,以及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遇到的矛盾與挑戰,提出了網絡環境下創新高中英語教學的對策措施。
網絡 高中英語 教學創新
新的《高中英語標準》明確要求教師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促進學生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不斷提升。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為主要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落實新《高中英語標準》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持和廣闊的平臺。高中英語具有實踐性強、閱讀詞匯量大等特點,英語學習更多地需要依托個人自主學習;同時,新的課程標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積極了解掌握知識,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者,教學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與灌輸。網絡具有良好的開放性、互動性和可重現性,網絡的廣泛應用正迎合了素質教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更加有利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創新。基于網絡的高中英語教學創新,應當是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及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使網絡技術與教育理念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效,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英語的實踐性特征十分明顯,英語的學習與訓練更多地依賴于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要占到六七成,而教師的方法點撥與語言知識傳授只占到三四成。因此,學生自主學習仍然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ヂ摼W具有豐富的信息資源、良好的交互性,為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開辟了新天地。網絡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海量的英語學習資料、多媒體信息,獲取大量英語知識,而且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創造英語學習的良好環境,使高中英語學習的課堂和內容不斷得到延伸和拓展,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效。
(一)網絡的運用可以優化英語學習的環境。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即擴大閱讀量,注重閱讀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輔,注重語言輸出。英語學習是一個先慢后快的進步過程,只要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有質的飛躍,而這種飛躍往往是在不經意間實現的。傳統的英語教學往往局限于教師的講授,學生則被動接受,特別是對于聽力教學而言,教師與學生間的英語交流溝通,僅僅依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其中還要有教師進行的必要的課堂組織。如果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則可以提供更具特色的語用環境和仿真語境,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更加豐富的英語網絡資源,豐富、新穎的音頻、視頻和文本資料,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英語學習的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
(二)網絡的運用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資源有助于師生獲取信息的最大化。網絡上大量的音頻、視頻和各種教學軟件,為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閱讀、寫作提供了充足資源。學??梢愿鶕煌昙売⒄Z學習的特點,開發相應的英語教學軟件,可操作性強,十分便利,學生可以跟隨老師在網絡教室利用播放軟件,及時收聽最真實的語言信息材料。這些材料內容豐富,畫面生動,時代感強。訓練方式多種多樣,學生既可以跟讀,培養語感,又可以同時做聽寫練習,適時鞏固,更可以做配音、錄音、即興表演等。在這樣的輔助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動機和自信心都會得到發展和增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態度,產生超越預期的語言學習效果,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網絡的運用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接受學習”中開拓“發現學習”,采用充分調動和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網絡環境,有效進行現代信息技術和高中英語學科的課程整合,不斷拓寬、延伸傳統教學的外沿,將虛擬的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有機結合,為學生創造最佳學習環境,提供最佳學習機會。網絡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實現網絡資源輔助下的英語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發展中心”的新課程理念。同時,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個性、認知能力及情感因素等方面差異,教師客觀上無法顧及所有學生,網絡環境下的聽力輔助教學是對常態課堂的有力補充,能進一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效。
網絡英語教學既具有英語教學的普遍特點,又具有自身特點,因此,基于網絡的英語教學創新也要遵循教育規律,符合英語教學原則,筆者認為要在教學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
(一)多媒體網絡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原則。網絡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不是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擯棄,而是對傳統教學的提升和拓展。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兩種教學模式的特點,以老師為主導,堅持以學生為本,把教、學、練等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強化網絡信息技術素質,提高對多媒體網絡的駕馭能力和水平,不斷充實英語教學網上資源庫,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強化教學的科學化設計,利用教師教學設計的超鏈接功能,使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途徑探索同一專題,有利于實現學生認知的靈活性。
(二)個體學習與群體學習相結合原則。網絡教育不僅對學生來講是一種全新領域,而且對于教師來講是一種新的挑戰。網絡的豐富資源和獨特特性,使學生進行可持續、可復制、可自由支配的個體學習與群體性學習成為可能,學生可以根據各自情況,自主地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和時域。教師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既讓學生進行自主獨立學習,又為學生提供交流與協作的空間,學生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分組討論和交流。通過網絡的交互性,在學習群體中,思維和智慧可以共享,從而使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三)網絡的輔助性與個人的自主性相結合原則。英語的實踐性決定了英語的學習必須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和運用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使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要明確網絡的輔助性,以人為本,不容忽視教學過程中信息主體的能動作用。網絡對教育起了很大輔助作用,但它僅能作為一種教具和方法,不可能代替教師的角色,教師的角色只是從“前臺”走到了“后臺”,教師的作用不可能消失。實踐證明,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的前景是廣闊的,這也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觀念,更新知識,終身學習。
英語技能的訓練與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基于網絡的高中英語教學創新,就是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原則,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網絡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把握學生實際情況。由于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同樣的課程設置對于一些學生可能比較容易,但對于別的學生而言,就可能難度較大,因此,教學組織前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十分重要。比如:《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在Welcome to the unit,Task,Project和Reading四個板塊設計了聽力訓練。由于容量較大,且伴隨較多的Mini-tasks,無論是英語教師還是學生,都普遍感到聽力訓練頗有難度。因此,可以采用調查問卷了解學生運用網絡資源提高聽力技能的認知基礎及聽力策略使用現狀,繼而確立學習目標、訓練聽力策略,預設實施方案,如聽力材料的選擇,任務型訓練的設計、方法與方式的選用(精聽或泛聽)等。
(二)創新英語教學理念與模式。要變傳統的教師“講授知識”為學生“主動求知”,要想擺脫生澆硬灌的教學模式,教師就必須讓學生走上“舞臺”的中心,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應該淡化“講臺”,讓“教室”成為“學室”,讓學生“主動求知”。 所謂“主動求知”,就是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知識基礎,運用自己的學習方式,積極探求蘊藏在教材內外的知識。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主動求索”的情境,給學生創造一個適合的環境,讓學生能夠有效學習。比如:在教“定語從句”時,可以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定語從句,然后分組討論,讓學生自主尋找定語從句的知識規律:先行詞+關系詞+定語從句,關系詞的確定應把先行詞放回定語從句中,根據它在定語從句中的功能確定選用:who,whom,which,that,whose。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導師”作用,留意學生學習情緒的變化,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的“障礙”,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質疑、交流,生為主帥,師為參謀,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與指導下主動積極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三)加大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力度。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英語多功能學習寶庫,為高中師生提供了真實的聽說交流的機會,能夠切實培養和提高師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中英語教學應當立足現有網絡,進行探究式學習,確立設計WebQuest,教師要為學生查找一些好的網絡資源,提供一些精心處理過的信息,確立學生完成任務的最佳起點。要建立六大節點:引言、任務、資源、過程、評價、結語,引言部分使學生了解學習目標,提供背景信息和動機因素;任務部分預設學習結果,師生查找適合特定主題的網站,整合網站內容,設定可行、有趣且富于創造性的任務,參加在線研究,制作多媒體課件;提供網絡資源和非網絡資源;描述任務完成的步驟;確立適合特定任務的評價標準,公正、清晰、多元;進行總結和反思、討論和應用,力求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法。
[1]羅成.淺淡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創新[J].廣西教育,2013,(02).
[2]王敬先.創新英語教學模式提高高中生英語能力[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6).
[3]王淑明.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英語之友(高三版),2009,(Z1).
[4]馮正玲.淺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J].成才之路,2009,(25).
[5]林紅,吳亞萍.改革英語課程評估體系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大學英語(學術版),2010,(01).
[6]程曉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4,(03).
[7]張燕.網絡環境下“自主、協作”的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考試與評價,2013,(03).
[8]林瑩.基于建構主義的高中英語網絡課程設計[J].海外英語,2013,(07).
[9]張久婷.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聽力水平的調查與分析[J].職業時空,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