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思遠
【摘要】互聯網金融在給傳統商業銀行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商業銀行應該自覺轉變觀念,主動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需要,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并努力保持和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創新力度,打造智慧銀行,成為互聯網金融的參與者。
【關鍵詞】商業銀行 互聯網金融 金融創新
一、互聯網金融的含義及其在我國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首先來自于IT界,一般是指互聯網企業向公眾提供金融服務的行為。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這種定義顯得過于狹義,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將互聯網金融定義為金融活動通過互聯網進行。也就是說,從廣義的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來分析,互聯網金融的參與者就不僅僅只有互聯網企業,傳統的商業銀行也可以并正在通過互聯網從事金融活動,可以想見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市場,傳統商業銀行將成為重要的主體。
“存、貸、支”是傳統金融機構所提供的三大基本服務功能,互聯網企業也正是從這三個領域著手發展起互聯網金融的。隨著互聯網金融業態的不斷進步與創新,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也顯得愈發多樣化。理論界將現階段互聯網金融模式系統分為以下幾類:第三方支付模式、P2P網絡借貸模式、眾籌融資模式、大數據金融平臺模式、互聯網金融門戶模式、互聯網銀行模式。根據服務形式的不同,還可以將互聯網金融歸為三大模式:首先以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為代表的O2O模式;其次是以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居間服務;最后是以余額寶、傭金寶、放心保等金融理財產品網絡銷售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金融模式,交易支付、融資、清算、投資等傳統的金融活動得以創新與發展?;ヂ摼W金融模式不僅包含了金融的基本屬性,還具備互聯網的開源、低成本、信息自由等特點。需要指出的是,互聯網金融不僅僅是簡單把信息技術和金融服務簡單的進行加和,而更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與生俱來的開放、包容、合作、共享、平等、自由的理念注入金融活動,進而增強信息的對稱性和金融活動的效率。
二、傳統商業銀行融入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金融業的發展史向人們昭示了金融的本質是資金融通。這種融通的中介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主體參與。在金本位時代,只有傳統商業銀行;在紙幣流通時代,包括了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在內所構成的金融體系;而到了數字化金融時代,將第三方支付公司、眾籌融資等互聯網企業又擴充進來。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并不簡單是技術和渠道的革新,而是顛覆商業銀行傳統經營服務模式的全新業態。正如交行董事長牛錫明所言:“未來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將是一個以物理網點為支撐,以互聯網金融為平臺,以客戶自助服務為主要特征的商業銀行?!?/p>
商業銀行要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就必須主動融入互聯網金融。雖然互聯網金融是對傳統金融的大變革,但這種變化并不是金融的本質和金融機構基本服務業務內容的根本改變,而主要是金融服務的載體的變化。傳統的金融服務依托于紙媒、柜臺等有形載體,而互聯網金融依托的是無形的互聯網絡。這種變化與并不必然導致傳統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中的優勢喪失殆盡。傳統商業銀行不僅有著資金實力雄厚、誠信度較高,物理網點分布廣泛,基礎設施完善,客戶資源豐富等長期形成的積淀優勢,還具有保障社會安全性作用的社會信用體系中樞的地位。商業銀行擁有完整的客戶評級體系和成熟風險識別控制技術并可以通過自身信用對客戶信用的增級。商業銀行在社會信用體系核心信息提供方面和應用方面的實踐比較成熟。因而在信用風險識別,資金安全保障方面優勢仍然要遠遠大于純互聯網金融的模式。此外在大額信貸業務集成式金融解決方案方面的能力也是讓互聯網企業無法企及的。
三、商業銀行融入互聯網金融的策略
(一)以互聯網精神促進觀念更新
觀念的轉變是最根本的轉變。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商業銀行應當摒棄數十年來故步自封、居高臨下、盲目自大的觀念。商業銀行應當將互聯網精神中的開放、共享、包容、平等、合作等理念融入自身的企業文化中。商業銀行應該密切關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動向,革新自己的經營理念,關注大眾的需求,將客戶體驗擺在重要位置。比如,從傳統的重點關注大客戶向大小客戶并重的經營理念逐步轉變,或可促進傳統商業銀行擴大其市場份額。
(二)拓展整合互聯網運營渠道并進行業務創新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門戶模式的發展,任何標準化的金融產品都可能通過互聯網平臺渠道進行銷售。廣泛的開拓互聯網運營渠道是商業銀行經營創新的一項有效策略。原有的代銷模式也將發生改變,所有非銀行自身設計推出的代銷產品都將轉變為直銷產品而脫離商業銀行的營銷體系。因此,商業銀行應該主動學習互聯網金融的優勢所在,對于大型商業銀行而言,可以開展銀行的網上營銷業務,設立專門針對客戶快速變化需求的金融產品設計管理部門,在互聯網金融的投入上做好整體戰略布局,有針對性的推出創新業務品種,提高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三)提高對互聯網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力
大數據對于金融機構將是處理分析金融數據的新方法新思路。商業銀行掌握著大量的客戶信息與金融數據,但掌握這些信息資源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系統之間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信息交換共享不通暢的問題,成為了一個個信息孤島。而互聯網企業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來提供金融服務,在許多方面并不比銀行差。可見互聯網金融的高效率、低成本運作,新科技應用已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力的今天,商業銀行引入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必然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應當注重互聯網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特別是大數據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從戰略上看,互聯網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的使用也將會使商業銀行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巨大優勢。
(四)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共贏
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企業應當發揮各自所長,構建與互聯網企業合作互利的共贏局面?;ヂ摼W金融雖然與商業銀行在某些方面是競爭關系,但它也是銀行的合作伙伴和客戶,是傳統金融業務的延伸和補充。商業銀行可以大力開發第三方支付方式或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利用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的信息分析客戶的消費模式、資金渠道等來開發新的金融產品,擴大商業銀行電子商務業務。在此之上,商業銀行應推廣移動支付業務,提高支付滲透率,這是商業銀行提高服務水平,吸引客戶來源的有效途徑之一。另外,商業銀行可以與社交網站等互聯網平臺達成合作協議,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網絡營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知名度,擴大品牌效應,為商業銀行爭取更多收益空間。
(五)引進和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高速發展依托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而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為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商業銀行若想將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服務相結合,就必然需要既懂技術又懂金融的復合型人才。商業銀行在新員工招聘時既要引進這樣的人才,也要在工作中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培養出不但了解金融業務知識,又具有網絡營銷技能,還掌握網絡信息技術的高端綜合型人才,完善人力資源結構,提高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平.互聯網金融的現實與未來[J].新金融.2014,(4).
[2]牛錫明.互聯網金融給未來銀行業帶來的機遇[J].中國產業,2013(3).
[3]馮娟娟.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現代金融,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