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明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要準確地實現這一角色定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完成三部曲: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掏出心來贏得學生的愛戴,直起腰來服務學生的發展。這三部曲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是班主任工作中的“規定動作”,有了“規定動作”的完成,才會有“自選動作”的創新。
一、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
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是班主任工作的起點,也是班主任對學生尊重的表現。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尊重學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二是對學生能動性的尊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就是要把學生當“學生”,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完整的人。由于社會閱歷的豐富、教學經驗的積累,在面對學生時,班主任往往看不到學生的“完整性”,只會發現他們的幼稚和不成熟。沒有了對“人”的尊重,班主任就無法在工作中呵護學生的自尊,也無法燃起學生奮進的雄心。一次刻意的表揚、一個肯定的眼神、一抹溫暖的笑意都是班主任俯下身來尊重學生的表現。尊重學生的能動性,就是既要肯定學生的進步,又要體諒學生的錯誤。錯誤可以成為學生進步的臺階,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最佳契機。因此,學生們最需要的是一種出于對成長尊重的呵護,而不是狂風暴雨似的打擊,恰恰是這個時候,尊重的價值才熠熠生輝。假如班主任因為學生的錯誤而不喜歡自己的學生,那么班主任的教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蘇格蘭生理學家約翰·麥克勞德在上小學的時候,曾偷偷地殺死了校長家的狗。但麥克勞德遇到一位懂得尊重的校長,他所受到的懲罰是:畫出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圖和骨結構圖。正是這種“懲罰”讓麥克勞德喜歡上了動物解剖和繪畫,并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因發現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獎。
二、掏出心來贏得學生的愛戴
掏出心來贏得學生的愛戴是班主任工作的提升點,也是班主任與學生心靈的交流。愛是人們的一種基本需要,當這種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就會感到悲觀、失望、苦悶。而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它就會化作源源不斷的動力,催人進取。對于處在成長中的學生來說尤其如此。所以,作為班主任要以非常積極的態度來支持和鼓勵學生,那么學生就會有動力,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班主任對學生的偏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育是師生間的心靈碰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班主任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催化劑。在對學生付出愛的過程中,班主任自己也得到了升華。愛是平等的,班主任既要關愛成績好的學生,也要關愛所謂成績差的學生;愛是博大的,班主任的心里既要裝著家境富裕的學生,也要時刻惦記著生活困難的學生;愛是自由的,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無拘無束的,是發自內心的;愛是奔放的,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會通過學生傳播給周圍的人,傳播給整個社會。
三、直起腰來服務學生的發展
直起腰來服務學生的發展是班主任工作的焦點,也是班主任的第一要務。“俯下身來”和“掏出心來”是為“直起腰來”服務的,班主任只有扎扎實實地提高自身教育能力,才能夠直起腰來服務學生的發展,因此,班主任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學能力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班主任要努力成為教學能手、管理高手、溝通巧手。教學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也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主要手段。把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效果,逐漸成為教學領域的行家里手,是班主任成為班集體管理高手的前提。班集體建設能力是班主任區別于科任教師的獨特能力,班主任要學會研究學生個體和群體的行為特征,通過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風,提升班級的凝聚力。班主任工作不是孤立的,班主任要善于溝通協調多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要協調好科任教師之間以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打造班集體的學習力;要協調好學生家長之間以及學生家長和班集體之間的關系,整合家長群體中的教育資源,提升班集體的影響力;要協調好平行班級之間以及年級之間的關系,找準班集體建設的立足點,增強班集體的競爭力。
只有做到傾聽學生的心聲,贏得學生的愛戴,為學生的更好發展不斷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譜奏班級的和諧之曲。
(作者單位:江蘇理工學院材料學院)
(責任編輯:尚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