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摘 要: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發布,我國進入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時代。各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鼓勵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筆者作為一名高校學生工作者,現對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關鍵字:大學生;教育;創新創業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會,針對哪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成功創業的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1]。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實用教育[2]。
或許每個大學生心中都有一個這樣的夢,自己創業,然后獲得成功。每一個年輕的夢想,都是寶貴的。為什么學生會想要創業呢?或許每個人想要創業的原因都不一樣,而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實現自我價值。每個學生都有老板夢,都想自己做主,仰望星空必不可少。2、時間自由。對很多學生來說,時間上的自由可以說是最大的動力。尤其是當代的90后,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不是他們所期待的,如果自己創業,時間的掌握上就比較自由。3、成功案例。受身邊成功案例影響,聽馬云、張朝陽等人的創業故事過多,被成功的案例沖昏頭腦,并有信心自己會成功。作為模范,這些人的經歷給大學生提供了自主創業的經典,對未來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能向他們一樣成就一番事業,出人頭地。4、無奈之舉。現在,大學生的數量日益增多,故一個職位千百個人競爭是司空見慣的事。所以,找不到工作也是畢業生選擇創業的一個原因,特別今年是擴招后的第一個就業年,大量的畢業生涌向市場,一些人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創業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大學生創新創業都有哪些優勢:首先,思想活躍,有著廣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對各種知識信息和社會思潮反應敏銳,具有比較獨立的主體分析判斷能力。然后,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朝氣蓬勃,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也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的例子也很多,比如:“餓了么”這個app就是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開發建立;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有一在校學生組建了一個“育才合伙人”的團隊,充分利用了網絡這一優勢,同時抓住了在校學生的心理,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搬水、打印、取快遞、打游戲等服務,而享受服務的同學支付相應的費用,現在服務已經覆蓋了全校,影響范圍較大。
但在在校學術中創新創業失敗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都僅僅只是有一個想法,而沒有實現這個想法可行性高的實施方案作為保證。由于大多數在校大學生基本沒有工作經驗,在其內心還沒有建立一套個人經驗判別體系,故在考察商機與項目時,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論分析上,是故無法從各方面了解項目。從眾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案例看來,除了孤芳自賞是創業成功的障礙外,以下幾點也同樣會為創業帶來阻礙或失敗:1、不夠專注。現在在校大學生是尚欠成熟的90后,在饑不擇食的情況,很容易陷入跟風的誤區。2、不夠踏實。創業需要有膽識與膽量,90后的最大缺點就是不夠成熟,經驗尚淺,更多的是有一種急功近利如賭徒般心態,而不是膽識。不少人以賭徒的心態,把能夠忽悠到投資者的銀子,作為自己的終極追求。在此種心態下,企業能夠做好,反倒成了一個奇跡。3、名大于實。綜合各種失敗的案例,發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共同點,就是創始人沒有一個從一而終、計劃做一輩子事業的心態。在這樣一個呼喚英雄和標桿的時代,一個需要題材的時代,剛剛嶄露頭角的90,很容易成為媒體乃至政界所關注的新星。但當泡沫戳破,神話主角現出原形時,其脆弱和幼稚卻又令人嘆息。
為了促進和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各高校都出臺了相關的方針政策,比如: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為依托,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大學生創業基地(園區)為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成立專門組織機構為保證,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試點,培養創新型人才;搭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校企合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臺。校企合作即高校和企業合作聯合開展活動,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現在做得比較成功的校企合作開展的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活動有很多,其中ERP企業沙盤模擬大賽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成功例子。ERP企業沙盤模擬大賽是通過直觀的企業經營沙盤,來模擬企業運行狀況的一項比賽[3]。其中包含了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例如,產品的生產、生產過程的管理和優化、產品的銷售、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財務信息的管理等。通過比賽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并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溝通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挑選人才。
大學生相對而言,年少輕狂,容易義無反顧的去做很多事情,既是優點又是缺點。果斷但有時卻缺乏深思熟慮,莽撞行事。大學生創業最具優勢的是年輕充滿了無限可能,年輕富有活力,富有激情,倘若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易于成功。
參考文獻
[1] 談曉輝.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10(6)25-27.
[2] 辛顯榮. 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3] 趙富榮. 提高高校EPR沙盤模擬實訓課程教學效果的措施[J]. 中國市場,2015(3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