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棟 齊小曦
摘 要:自2006年以來,在我國各級檢查機關都實施了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并將其作為一種證據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在2012年,《新刑訊法》的頒布,增加了對于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的規定,將其從檢察機關的內部工作制度提升到了法律層面上,從而解決了同步錄音錄像的法律依據問題,應該得到檢察機關的重視。本文對當前檢查機關同步錄音錄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檢察機關;同步錄音錄像;存在問題;完善策略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使得各類影音資料開始作為一種新的證據形式,被應用到各類案件的的偵查中,促進案件的盡早偵破,在社會發展和依法治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步錄音錄像是針對案件偵查過程的記錄,不僅包括了犯罪嫌疑人及證人,還包括了檢察人員的行為以及案件偵查的環境等,其所形成的視聽資料,屬于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證據類型的一種,具有相應的法律地位,對于檢察機關依法辦案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1 檢察機關同步錄音錄像中存在的問題
1.1 全程性問題
在《新刑訊法》第一百二十一條中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在訊問過程中,應該確保錄音錄像的全程性,保證視聽資料的完整性和客觀性。這里的“全程”,將對象限定為犯罪嫌疑人,空間限定為訊問室,時間限定為單次訊問的整個過程。而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出現幾種影響全程性的情況,一是將犯罪嫌疑人帶到檢察院協助調查,通過訊問證人的方式,規避訊問過程的全程同步錄音錄像;二是將犯罪嫌疑人帶出訊問室,在其他場所取得證據或者進展后,再帶到訊問室進行象征性的訊問,這種行為存在著逼供、誘供和騙供的可能;三是僅僅針對第一次訊問進行同步錄音錄像,之后在看守所內的提審都沒有進行同步錄音錄像。上述做法都沒有真正做到“全程性”,其作為證據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難以保證[1]。
1.2 同步性問題
一是時間上不同步,筆錄記載的開始時間與同步錄音錄像的開始時間不一致,提押、還押時間與錄像的開始結束時間不吻合;二是次數上不同步,同步錄音錄像的次數與實際訊問的次數沒有一一對應。
1.3 一致性問題
當前,許多同步錄音錄像資料中的內容與筆錄記載的內容缺乏一致性,加上部分偵查人員在運用計算機設備協助辦案的過程中,從效率方面考慮,經常會在犯罪嫌疑人與證人的筆錄之間進行復制和粘貼,導致一些關鍵問題上筆錄的記載與犯罪嫌疑人所表達的實際意思不符,甚至存在根本上的分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庭審過程中要求出示視聽資料,則筆錄與錄音錄像的不一致可能會使得控方陷入被動的局面。
1.4 實用性問題
在《新刑訊法》中,雖然明確規定必須在訊問過程中進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但是對于得到的視聽資料如何在庭審中出示卻沒有做出相應的規定。在最高檢《規定》的第十五條中,針對三種需要出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資料的情形進行了規定,不過只有公訴人才能提出相應的出示申請。在試行過程中,存在著“利則示,不利則拒”的情況,影響了司法的公正性。不僅如此,當書面筆錄與同步錄音錄像資料不一致,且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時,兩者哪一個具有更高的證明力也沒有相對明確的規定[2]。
2 檢查機關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完善策略
同步錄音錄像資料作為刑事偵查案件中的一種新的證據形式,具有真實性、客觀性和準確性的特點,在確保文明執法、固定訊問成果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該得到檢察機關的高度重視。而針對其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檢察機關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切實有效的完善策略,確保同步錄音錄像工作作用的充分發揮。
2.1 規范執法理念
在針對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進行偵查時,偵查人員必須對《新刑訴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認識到同步錄音錄像的重要性,做到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并重,公正執法,避免出現逼供、誘供的違法行為。同時,同步錄音錄像得到的視聽資料能夠對證據進行固定,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提高辦案效率和辦案質量。應該對同步錄音錄像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對辦案行為和辦案方法進行規范,強化業務素質和偵查能力,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探索以同步錄音錄像突破案件的新方法。另外,應該在保持辦案力度、堅持依法辦案,規范執法的同時,對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進行貫徹落實,提高對于職務犯罪的偵查水平。
2.2 強化監督管理
檢察機關應該做好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確保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規范化發展。首先,上級檢察機關應該充分重視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落實情況,對下級檢查機關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檢,結合遠程指揮系統,對制度的落實進行遠程檢查,強化監管,對于下級檢察機關存在的問題,應該嚴格要求其立即整改;其次,紀檢監察部門應該強化執法監督,對職務犯罪的偵查工作進行管理,強化辦案質量,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然后,可以不定期邀請人大代表和監督人員對同步錄音錄像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3]。這樣,通過上下監督、內外監督等形式,促進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使得偵查人員能夠轉變執法觀念,改進工作作風,在法律的約束下,提高自身的辦案水平。
2.3 規范操作細則
應該對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操作細則進行規范,確保其全程性、全面性和完整性。對于由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進行重點關注,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時,必須做到每訊必錄,而且從犯罪嫌疑人進入訊問室開始,一直到其對訊問筆錄進行簽字確認后,才能夠停止,確保錄音錄像的全程性。同時,無論是在檢察機關的訊問室,還是在看守所,又或者外出辦案時就地訊問,都應該進行同步錄音錄像。另外,為了保證錄音錄像的全面性,可以對相應的設備進行改進,確保在訊問室的門打開后,錄音錄像設備可以自動運行,從而避免違規違法訊問的行為,確保整個訊問過程都可以在監控下進行。
2.4 強化基礎建設
《新刑訴法》明確規定,在將犯罪嫌疑人移送看守所羈押后,每一次對其進行提審都必須在看守所內進行。但是,現階段許多看守所內的錄音錄像主要是依靠便攜式設備,雖然能夠滿足同步錄音錄像的要求,但是錄制的效果并不理想。對此,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及時對同步錄音錄像設備進行更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該對審訊系統進行高清改造,提審視聽資料的質量。另外,應該與公安機關進行協調配合,在看守所內設置專門的訊問室,對同步錄音錄像的硬件和環境進行改善[4]。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應用先進的信息化設備,可以為案件的偵破工作提供良好的證據,幫助案件的偵破。對于檢察機關而言,應該充分認識到同步錄音錄像工作在案件偵破中的重要作用,充分重視起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有效落實,促進辦案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紅梅.檢查機關訊問同步錄音錄像改革的回顧與展望[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20(5):35-44.
[2]趙東平.論檢察機關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河南社會科學,2014,22(3):60.
[3]張建中.檢察機關推行同步錄音錄像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3,(31):188.
[4]陳奇敏.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現狀、問題和完善[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3):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