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佩珍
摘 要:危機加劇了反傾銷、反補貼等各種貿易摩擦的發生,使得外貿企業提高出口產品質量,轉型升級變得十分迫切。外貿企業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品牌創新,實現貿易出口方式轉型升級,可以提高出口產品的世界競爭力,從而減少各種貿易摩擦。
關鍵詞:外貿企業;品牌創新;出口方式;轉型升級
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造成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需求下降。特別是以美國為主的發達國家經濟減速明顯,對我國商品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和經濟大幅放緩的前提下,歐美的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貿易摩擦加劇,由于我國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科技含量低,在國際上的競爭較為激烈,在這種背景下,針對我國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技術性貿易壁壘等種種貿易摩擦不斷增加。因此,外貿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進行出口產品品牌創新,實現貿易出口方式轉型升級顯得尤其重要。
1 外貿企業品牌創新,貿易出口方式轉型升級的意義和機遇
品牌創新是出口貿易方式轉型升級的必然途徑。產品出口方式轉型升級的前提是必須要有自主品牌,而我國的外貿企業目前主要做“貼牌”,賺取的只是一點點可憐的加工費,要想獲取高額的產品附加值,品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品牌創新也是應對金融危機的必由之路。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影響了世界上許多的企業,也影響了我們為之進行產品加工的企業,出口訂單紛紛被取消,外貿企業面臨停工、破產的境地,如果不進行品牌創新,就無法應對危機。擺脫對國外品牌的依賴,創立自主品牌已經到了非常迫切的時機。
2 外貿企業品牌創新,貿易出口方式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
目前雖然許多外貿企業已經意識到創立自主品牌,實現貿易出口方式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在品牌建設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程,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 品牌意識淡薄
品牌意識是指一個企業對品牌和品牌建設的基本理念,但是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對品牌的作用還不是特別了解,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在創品牌的道路上走得還很艱難,這給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品牌意識的淡薄還表現在對企業品牌的保護方面,我國企業產品尤其是名牌產品被搶先注冊的現象很為嚴重,有一些百年企業的管理者因其品牌意識淡薄,沒有及時注冊,導致被國內或國外的一些企業搶先注冊了商標,從而喪失了自己應有的法律權益,例如熊貓,長虹等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商標被搶注,使企業的無形資產流失,價值降低,因為商標是由法律確認的品牌內在的權益要素,產品只有依法注冊之后,才能享有應有的法律權益。
2. 品牌研發投入不足
一個品牌的成長與發展,需要企業進行大量的投資。長期以來,我們的研發投入特別是外貿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成為出口企業創立名牌的重要障礙之一。首先,研發投入總量少。近年來我國的出口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足銷售收入的2%。發達國家經驗表明,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只有達到其銷售收入的5%以上,才有較強的競爭力,2%只能維持企業的基本生存,1%則企業極難生存。
3. 品牌營銷力度缺乏
品牌的培育是一個很精煉的過程。許多外貿企業雖然也注重品牌的創新,但對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夠,尤其是出口品牌在全球的宣傳力度缺乏。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產品同質化和傳播的過度化逐漸培養了消費者的挑剔眼光。如不能保持持續的傳播,消費者就會忘記你,忽視對品牌的宣傳和對不斷更新換代的消費者品牌情感的持續培養,最終將導致顧客群體轉移。
3 外貿企業品牌創新,實現貿易出口方式轉型升級的對策
1. 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
品牌意識是一個企業的品牌價值觀、品牌資源觀、品牌權益觀、品牌競爭觀、品牌發展觀、品牌戰略觀和品牌建設觀的綜合反映,它引導著品牌定位。在品牌創新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要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著手培育自主品牌,實現從OEM → ODM → OBM的發展,也可以利用人民幣升值機會,收購國外強勢品牌,從而達到品牌創新,貿易出口方式轉型升級的目的。作為外貿企業,在增強品牌建立意識的同時,還應該具有保護意識,對自己的商標品牌進行及時的注冊登記,只要經過注冊,就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
2. 加大品牌研發投入
加大對品牌產品的研發投入,以質量為本,提高產品美譽度。一個成功的品牌,首先要有穩定上佳的內在品質,一個新興的品牌要想成功,更要把品質作為整個品牌營銷過程的重中之重,品質是品牌的基礎,更是品牌的生命,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費者對產品的忠誠度,所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質量過硬才是宣傳推廣的前提,產品才有優秀的溢價能力。
以優質創信譽,增強全員的質量意識。健全完善質量管理機制和質量保證體系,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在競爭中尋找差距,在競爭中完善自我,在挑戰中尋找機遇,以高境界的質量理念強化管理,不斷確立和趕超新的質量目標,不僅整體質量管理資源得到優化整合,也使品牌保持強盛的生命力。
3. 加強品牌營銷力度
加大品牌營銷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商品經濟時代,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誰贏得了消費者的“眼球”,贏得了“關注”,誰就贏得了“市場”。企業品牌推廣,銷售產品是目的,是一切工作的核心。要通過品牌推廣服務于銷售產品工作,就必須在完成品牌知名度宣傳推廣之后,進一步加大品牌深度的推廣工作,以真正產生品牌銷售力。這一步工作,也是品牌推廣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工作,而這一點,也正是被國內眾多人所忽視的工作。如果某一品牌推廣宣傳很成功,其推廣結果使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但如果我們看不到其任何的后續工作,看不到其任何的實質性動作,那消費者對這一品牌還是會漠然的,因為品牌知名度并不等于銷售力。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知名度對消費者的決定是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但絕不是主導性作用,這一點,我們必須清楚。消費者購買產品,除了價格、功能等基本因素外,對品牌的認同也是其做出決定的至關重要的因素。而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和消費者進行深度溝通才能達到的,而絕非簡單的靠打廣告就行的,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已日趨理性。
參考文獻
[1]朱華兵 從貿易摩擦的加劇看我國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J].中國商貿,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