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韓兩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密切,特別是“韓流”對中國公民的吸引力,使得中國公民赴韓旅游人數逐年增加,本文從個人特征、原因及消費方面對中國公民赴韓旅游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中國公民;赴韓旅游;分析
1 概述
韓國位于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地理位置上距中國較近,自古以來就與中國有著密切的交往,而且受儒家文化影響深遠。因此,中韓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遠小于同歐美各國,基本不存在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上的文化障礙,所以在旅游地的選擇上更加受人們的青睞。
國內旅游路線多以游覽山河風光為主,赴韓旅游路線因為受到韓劇的影響,多為影視拍攝地和人文景觀游覽。實際上,“跟著韓劇去旅游”已經成為多家旅游公司的主要推薦線路,而且吸金能力驚人。每一部韓劇的熱播,都會催生與之相關的旅游線路,談到韓劇對韓國旅游業的促進,韓國旅游發展局相關人士表示:“游客們到訪這些電視劇的拍攝地時常常會聯想起劇中的情景,仿佛自己也變身成為劇中的主人公。而當其置身于韓國后,就會發現原來韓國有更多更美的地方和事物。”
2 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個人特征分析
(一)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性別特征
從近5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排除乘務員,赴韓的中國旅游者男性平均占有率為42.48%,女性平均占有率為33.13%,男性比例大于女性,這與商務旅游中以男性為主有關。
(二)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年齡特征
依據韓國的統計劃分,排除乘務員,將赴韓的中國旅游者年齡劃分為20歲以下、21~40歲、41~60歲和61歲以上4個階段。如表5所示,21~40歲的中國旅游者占多數,平均占有率為38.95%,這主要是由于中青年旅游者有精力、有興趣,加之生活觀念的改變,近幾年成為中國出境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是41~60歲的中國旅游者,平均占有率為26.43%,這個年齡段中的中老年人有較豐富的積蓄,已退休或有帶薪假期,子女已獨立,由此構成了赴韓中國旅游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歲以下的中國旅游者較少,僅占到了5.92%,這主要是由于該年齡段的旅游者收入較低或幾乎沒有收入,消費水平有限,大部分是學生,時間有限。另外,61歲以上的旅游者也比較少,這是由于這個年齡段的旅游者受體力限制,出國旅游不方便。
(三)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職業特征
依據韓國的統計劃分,在赴韓旅游的中國旅游者中,以企業人、經營職、事務、技術職、個體經營者以及學生為主。近年來,隨著中韓交流的不斷發展,對于企業人、個體經營者以及事務、技術職的人來說,經濟條件較好,文化層次較高,閑暇時間較多,在赴韓旅游中占較大比例。其中以觀光和商務旅游為主。
3 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原因分析
隨著韓劇的熱播,“影視+旅游”效應就成為韓國旅游最主要的推動力。韓劇在取景地的選擇上非常重視,不但有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更是把旅游業和韓劇拍攝相結合,比如《藍色生死戀》的拍攝地就選在景色秀麗的束草。劇中男女主角騎車嬉戲的花田和生離死別的海灘,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韓國方面還特意開發了“去束草,尋愛情”的專線,讓游客再次重溫觀看電視劇時的感動。南怡島位于韓國江原道春川市,因為韓劇《冬日戀歌》的播出,僅1—9月赴韓旅游的日本游客就有200萬人。2003年—2004年韓國MBC電視臺播出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長今》,以57.8%的最高收視率成為韓國電視劇史上的巔峰之作,大長今主題公園的開放使當年前往韓國的游客總數增加了15%。
如今的韓劇不僅選角到位、制作精良,劇組對于拍攝地的選擇也越來越打動人心。收視率的火熱令演員收獲了大批粉絲的心,旅游業的發展也受益良多。隨著《想你》、《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等一批韓劇持續升溫,據韓國駐華大使館領事部公布的簽證簽發統計結果顯示,僅今年1月至3月申請韓國訪問簽證的中國游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1%,這一期間簽發了56萬余個簽證。總體來看,今年1月至7月,赴韓中國游客人數約為33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45.8%,占總體外國游客的42.1%。韓劇在帶來高收視率的同時,也成功的宣傳了韓國的旅游景點,吸引了民眾對赴韓旅游的關注。
4 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消費分析
從購買商品類目上來看,訪韓中國游客購買商品中一直處于消費榜首的是“化妝品、香水”類。其次是服裝,人參,皮革,酒類等等。2013-2014年間購買化妝品的訪韓中國游客占70%,是韓國游客中最大的消費群體。他們巨大的購買力推動了韓國國內化妝品的銷售額,一些原本在韓國國內并不出名的化妝品變成了外國游客眼里的“香餑餑”,銷售量大幅增加。銷售額排在業界第9位的韓妝品牌“伊思”在2014年年銷售額達到241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一口氣躍升至第六位,NatureRepublic也從原有的第6位的排名上升至第5位。相反,在2013年居于第5位的SkinFood的2014年銷售額下了12.8%,業界排名直接降到了第8位。2014年,韓國對中國化妝品出口額為5億9800萬美元,同比增長了89%。⑤
從消費場所來看,最初大多數訪韓中國游客選在在機場免稅店購物,從2012年開始,機場免稅店的中國客流量減少大半轉移到的東大門市場,首爾明洞,首爾市內免稅店,截止到2013年首爾市內免稅店稱為中國游客購物的第一場所。從機場免稅店到市內免稅店的轉移主要是因為在機場購物受登機時間的限制,加上現在大多數的旅行團里都明洞、市內免稅店的行程。明洞琳瑯滿目的各種化妝品專賣店,服裝店,滿足了中國游客的購物欲望。另外根據韓國觀光公社和濟州觀光公社的數據顯示,2014年訪韓的中國游客612.7萬人中約有一半的游客訪問了濟州島。中國游客大量涌入濟州島的原因首先是因為中國游客取得免簽政策,況且中國到韓國的航班班次越來越多。這也給予中國游客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加之濟州島和中國距離本來就不遠,感受自然秀麗風光的同時在能在濟州的免稅店盡情購物可謂一舉兩得。
5 結語
2014年中韓人員往來是1030萬人次,這是1992年中韓建交時的79倍。人員往來的快速增長推動了兩國關系發展。韓國政府正在考慮出臺一系列政策,為中國游客訪韓提供更多便利。目前,簡化針對個人游客的出入境手續政策和增加往來航班的措施已經實施。另外,韓國政府已建立了電子管理系統加強監測韓國旅行產品,并成立了質量控制委員會,以提高針對中國團體游客的旅行產品質量。因此,中國公民赴韓旅游將會變得更加便利,也將帶動中韓兩國各方面進一步交往。
參考文獻
[1]曾亞玲.韓劇對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影響分析.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06)
[2]張善芹、何桂梅.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及原因分析.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