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新軍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作為企業中的弱者,財務管理日益受到重視。本文首先介紹有關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新問題,并予以解決,使中小企業能揚長避短,為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內容
對于中小企業,投資不僅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更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中小企業的投資具有自身的特點: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分散資金投向,降低投資風險。 企業的投資戰略必須以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為指導。根據不同的標準,企業投資戰略有不同分類,中小企業對其投資戰略的選擇必須考慮企業內外部各種相關因素,主要包括市場機會和風險、企業發展目標和階段、企業現有投資規模和結構、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狀況等。由于中小企業一般處于孕育期和發展期,在發展方向上應選擇較為積極的投資戰略,所以進取型投資戰略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首選戰略。
二、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新問題
1.投資能力欠缺,缺乏可行性研究。中小企業一般由業主或幾個主要股東決定投資,沒有進行可行性分析,不能全面掌握市場情況。對于企業收縮與擴展戰略、選擇籌資渠道模式的結構、確立新的投資方向等缺乏可行性研究,這樣就會促使中小企業過分追求短期目標,總是想盡快收回投資,而投資卻往往是憑直覺,故盲目性大,方向難以把握。
2.財務控制薄弱,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中小企業大多數仍是家長式管理,財務是由老板單線控制,但是往往又控制不住。多數企業為了節省成本而縮減財務人員,很多企業甚至從財務到會計到出納本應該三個人完成的工作交給一個人來完成。
3.財務管理制度問題。首先,企業缺少必要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化操作較差,在中小企業的管理中,財務沒有必要的權限。其次,中小企業資源投入不足:財務軟件、人員工資與培訓費用等管理人員的投入不足,還有就是材料詢價等其他投入的不足。這也恰恰說明了企業管理層的觀念落后,沒有重視財務管理在整個企業中的地位。
采用代理記賬、聘用兼職會計的情況較為普遍。有的企業甚至不設財務,企業負責人自己記流水賬,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理財功能得不到體現。家族企業普遍存在的毛病,管理不規范,大量地采用以血緣、地域關系維系的勞動用工形式。配備的財會人員多數未接受專門化、系統化的知識教育,甚至無證上崗,直接影響財務職能的發揮。
會計信息失真,許多的中小企業為了達到融資、避稅、隱匿資產的目的,經常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設置賬外賬、小金庫,甚至編造幾套帳來滿足不同時候的需求。還有一部分小企業,沒有記賬憑證,沒有明細的賬簿,沒有專門的會計軟件,會計就是充當記賬員的工作,這不僅給業主本身帶來管理不善,資金紊亂的嚴重后果,而且也影響到國家的稅收狀況。
三、解決措施
1.加強中小企業會計中信息化建設。小企業要發展,要適應市場經濟,普及會計電算化是當務之急,實現無紙貿易,使得一張憑證從制單到記賬僅需幾秒鐘,建立企業自己的微機網絡,企業與銀行,企業與企業計算機聯網,實行銀行對賬系統。這大大縮短了結算時間,企業辦理匯票、本票和電匯等業務僅需要通過電腦操作及現代化的通信設備就可以辦理。有分工又有合作時,建立財務控制體系,通過企業內部計算機網絡,在每一生產及經營過程中,或某一重要階段上建立控制環節。沒有控制的財務核算,所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算。可建立行之有效的動態報表體系,即預測、控制、監督三個報表體系。這樣,將記賬與財務分析既系地協調進行,實現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
2.強化信用觀念,提高信用等級,拓寬融資渠道。資金作為現代經濟運行的“血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備要素。若不盡快解決融資難問題,中小企業就缺乏發展的后勁和活力,很容易被市場淘汰出局。中小企業要想擺脫目前融資難的困境,一方面必須強化信用觀念,主動提高自身信用等級,做到誠實守信,規范經營; 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可以加強與大企業的聯系,借助大企業的信用為其擔保,獲得銀行貸款。還可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系,利用城市每年舉辦的銀企對接會等活動不斷向銀行通報企業經營情況,讓銀行能夠把握住企業資金的流向,取得金融機構的信任,并按銀行信用等級評定標準規范中小企業的各項制度,積極爭取銀行的信用等級評定。
3.建立現代企業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小企業也應把“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因為投資者建立企業的目的在于創造盡可能多的財富,這種財富首先表現為企業的價值。企業的價值不是賬面資產的總價值,它反映的是企業潛在或預期獲利能力。投資者在評價企業的價值時,是以投資者預期投資時間為起點的,并將未來收入按預期投資時間的統一口徑進行折現,未來收入的多少按可能實現的概率進行計算。這種方法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與投資的風險價值,可以促使企業資產保值和增值,有利于克服企業的短期行為,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
4.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摒棄家族式經營。拋棄“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的陳腐觀念,超越了家族式經營的原始積累階段,并以其靈活的人才聘用機制,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了先機。為吸引和穩定高水平人才,私營企業在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一些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以“績效股”、“認股權證”、“年薪”、“津貼”等褒獎企業有功之臣的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管理人員在管理方面不斷創新,開拓進取。財務能人不再僅僅是“聽老板的話,記好賬,守好財”那類人,而是精于管理,善于開創,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能為企業發展出力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賴新英.淺談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管理策略[J].中國外資,2014,02:63-65.
[2]楊晗.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06:229.
[3]張營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