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鳳
現在的普通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基本上都出生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屬于90后這一群體。他們成長在以互聯網高度發達為代表的信息化的時代。這一代學生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思想活躍,價值觀念多元化,社會實踐參與程度比較高,獨立自主性強,并且個性張揚。但由于升學途徑和所接受教育的差異性,導致普通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在思想特征、心理特征和人際關系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認清這些差異,對輔導員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普通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的群體差異
(一)思想特征的差異。普通本科學生學生,是從高中緊張的學習狀態下,通過競爭壓力巨大的高考,脫穎而出的學生。他們對大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充滿著向往和好奇,并且大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承載了他們很多的夢想。一方面,他們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努力融入集體,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他們通過了高考,實現了上大學的夢想,再加上學習壓力的減輕和寬松自由的校園氛圍,導致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出現松懈。因此,很大一部分普通本科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缺少對未來的規劃,出現空虛迷茫的感覺。與此同時,專轉本學生在轉入的本科院校學習期較短,短期內對新的環境、新的學校還難以適應,思想上不能接納新的集體,所以他們普遍缺乏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專轉本學生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的奮斗,由專科升入本科。他們經歷過寬松的校園氛圍,嘗到過在高校通過努力學習實現人生轉變的美好。因此,他們更加珍惜本科階段的學習機會。他們對自我未來的發展有著更為明確的規劃,學習的目標更明確、學習的主動性更強。
(二)心理特征的差異。(1) 自信心上的差異。這里主要是指專轉本學生和普通本科學生相比較,專轉本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不足。普通本科學生是通過競爭壓力巨大的高考選拔出來的,可以說,考上本科本身就是對他們學習能力的一種證明。普通本科學生經歷了高中時期的集中強化學習,基礎扎實,知識面較廣,學習能力強。同時,普通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的課程開設也有所差異。主要表現在專業相同而學習時間不同。普通本科學生的專業學習時間明顯長于專轉本學生,他們學習時間充足,學習強度低于專轉本學生。相對于普通本科學生,專轉本學生,有的沒經歷過高考,有的高考失利才讀的???,整體上看,他們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而且大部分專轉本學生從將來的就業考慮,通過自學實現轉專業,考到新的目標院校,導致他們在基礎知識和理論功底方面不如普通本科學生扎實,就此產生自卑心理。(2) “學歷安全感上的差異”。當今社會,依然普遍存在著“學歷崇拜”和“學歷歧視”的現象,使得相當一部分用人單位對專轉本學歷的含金量、專轉本學生的學習和工作能力持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專轉本學生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負擔,普遍缺乏學歷安全感,擔心自己會遇到“學歷崇拜”和“學歷歧視”的問題。???而普通本科學生就不存在這種心理負擔。
(三)學習特征的差異。(1) 學習動機的差異。普通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除了在知識儲備、學習自信心上存在不同以外,在學習動機上也有差異。普通本科學生沿襲了高中時代的學習慣性,他們認為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認真讀書理所應當。相對于專轉本學生,他們的學業壓力較小,大學階段更多思考的是情感的體驗,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專轉本學生入學以后的首要目標在于獲得本科學位和學歷,以便為以后就業增加籌碼,學業訴求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機,在本科階段的自我提升則淪為次要目標。(2) 學風考風上的差異。普通本科學生是通過高考選拔出的相對品行較好的學生。專轉本學生在紀律遵守和道德規范上相對于普通高校本科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差距。有很多學生在進入本科院校之后,會有一種“老油條”的姿態。上課遲到、早退,課堂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比較普遍??荚囍谐霈F作弊的現象比普通高校本科的學生多。
(四)人際關系上的差異。當今時代,無論是普通本科學生還是專轉本學生,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人際關系交往上呈現著社會交際方式電子化、交際心理日顯成熟化、人際關系淡漠化等特點,同時,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人際溝通交往能力不高、交際不深、交際障礙等共同特點。然而,由于各自的學習經歷和學習環境有所不同,普通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在人際關系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
(1)人際矛盾處理方式的差異。普通本科學生在中學時代由于面臨繁重的學習壓力,將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在學習上,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簡單,甚至為了學習無暇顧及人際關系。同時,他們多數是走讀生,除了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平時的作息、生活不存在交集,學生發生矛盾的可能性較小?;谠谶^往學習和成長階段以單一的學習生活為主,很少有機會直接面對復雜的人際交往問題。他們進入大學開始集體生活,由于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個性追求上的差異,同學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和摩擦。而之前他們又缺乏一定的人際溝通技巧,因此發生矛盾時如何面對和如何處理,對于他們是一種挑戰。同學之間出了問題,或者社會交往中出了問題,他們第一個想到的解決辦法是傾向老師尋求幫助解決。作為高校的輔導員,在面對這些問題的學生的時候,不能把事情僅僅集中在問題本身。本科階段的學生,他們大多是成年的學生了。人際交往能力是他們無法回避的問題,不可能所有的問題,都由老師或家長代替他們解決。而專轉本階段的學生經歷了??齐A段的集體生活,積累了一定的人際交往經驗,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相對和諧,就算是產生人際關系矛盾時,也能夠自主、理性地去化解。(2)人際交往方式的差異。普通本科學生常常以宿舍為單位活動,他們朝夕相處,人際關系簡單,相互之間團結有序,但是人際交往范圍狹小。而轉抓本學生雖然被分在不同的宿舍,他們仍然傾向于以原來??茖W校的同學為主要交往對象,雖然人際交往的空間相對于普通本科學生有所擴大,但是,畢竟他們本科階段的學習只有短短的兩年,更早地面臨就業問題,使得他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培養更廣的、更深的人際關系。兩年本科畢業后,原來熟悉的依然熟悉,原本陌生的同學依然陌生。
二、解決措施
(一)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以入學導航為契機,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對于普通本科學生,積極引導其了解自身所學專業和本科階段的教育目標、學習方式和考核方式,讓他們從思想上明確本科階段的學習和高中學習的不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其科研創新精神,明確依賴老師嚴格約束階段的學習已經結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學習生涯剛剛開始。要讓他們認識到,大學階段學習的重要性。同時,要適當地開一些關于考研方面的講座,或者開展一些關于考研方面的交流活動,激勵其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做好人生規劃,避免他們在對待學習態度和人生的態度上出現松懈。與此同時,專轉本學生是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的奮斗,才由專科升入本科,他們更加珍惜本科階段的學習機會。他們對自我未來的發展有著更為明確的規劃,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學習的主動性更強。這些都要求高校輔導員要努力呵護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主動性。但是,作為高校輔導員也要看到他們對新的環境、新的學校、新的集體的適應困難,要從心理上多加疏導,教育學生理性客觀地處理人際關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舍友之間的關系,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增加同學之間相互溝通和熟悉的機會,防止“小團體化”傾向,讓他們盡快融入新的環境、新的學校、新的集體,以便他們更好更順利地展開新的學習生活。
(二) 加強對學生心理上的疏通。普通本科學生,經歷了高中時期的集中強化學習,基礎扎實,知識面較廣,學習能力強。同時要警惕他們因為本科階段相對輕松的學業壓力,相對自由的學習氛圍而產生的驕傲自滿以及學習懈怠問題。相對于普通本科學生,專轉本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課業壓力大,因此產生的學習自卑心理,需要高校輔導員加以重視。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可以協助他們成立學習小組,相互幫助的同時,把他們在專業學習上的困難傳達給專業課程任課老師,建議專業課程任課老師在教學方法上多從專轉本學生的學習實際考慮,大家共同努力,一同克服專業學習上的難題,克服專轉本學生學習上的自卑心理。針對專轉本學生學歷安全感困境,擔心自己會遇到“學歷崇拜”和“學歷歧視”問題,高校輔導員在多加理解的同時,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一個人的能力,不是一紙證書能夠證明的,只要我們的專業知識扎實,我們就一定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們就一定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可。
(三)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針對普通本科學生習慣了高中時代以教師的要求為學習目的情況,作為高校輔導員,讓他們知道大學階段需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對于專轉本學生,他們經歷過??平逃缹I知識的重要意義。但是,他們需要面臨在進入本科院校后獲得本科學位和學歷壓力和挑戰,容易忽略本科教育對于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培養學生自我激勵力的重要途徑。?2?要在他們學習之余,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的、社會的集體活動,開闊他們的眼界、豐富他們的體驗、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四)注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人是有情感,需要交流的生命體。一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強弱與否,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本科類學生由于過往的人際交往經驗簡單,經歷單薄,使得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普遍不強,需要高校輔導員加以重視,給予幫助。在幫助他們解決人際矛盾的同時,使他們明確學會獨立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并且給他們一些處理人際關系問題的啟發。而專轉本學生經歷了??齐A段的集體生活,積累了一定的人際交往經驗,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相對和諧。但是,也正是由于他們在??齐A段建立了一些穩定的人際關系,使得他們保守與穩定這些人際關系,進入本科院校后,還是更傾向于和原來的專科階段的同學或好友交往。作為高校輔導員,可以依托多樣化的集體活動來密切專轉本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樣既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更能幫助學生建立更多以自信。
總之,作為輔導員,一定要從思想上,學習心理上,學習目的上,人際交往上對普通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呈現出的不同特點多加分析,給予指導。
參考文獻:
[1] 李俊平,沈偉峰.“專轉本”學生的思想教育新論[J].宜春學報,2010.
[2] 田松.淺談改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措施[J].職教研究,2010.
[3] 梅叢蘭.民辦院校專轉本學生融入問題研究[J].南昌高專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