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鳳
【摘 要】社會在不斷的發展、進步,學校從規模、軟硬件環境、師資等各個方面,也在不斷的改善、提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國家培育優秀人才,這些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撐,這就需要中小學校改變傳統的觀念,進行科學理財。本文針對現在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一些個人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財務管理;問題;措施
隨著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建立,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生活補助、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標準化校舍建設等惠民政策的實施,國家對教育經費投入呈持續、穩定增長趨勢。隨著大量資金的投入,怎么管好、用好資金,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成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中小學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財務管理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好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工作是促進學校規范財務行為,防范財務風險的主要手段,是構建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秩序,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保證;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是促進基礎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保護教育合法權益,樹立教育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證。
二、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管理概念模糊
有的校長認為,中小學校預算基本上由財政部門按標準定額確定,學校沒有自主權;有的校長認為預算批復下來了,錢要到了,預算工作就結束了;還有的校長對預算一直抱有“重編制、輕執行”的想法。在這種思想作用下,學校編制預算時,不能根據學校發展規劃科學合理的編制收支預算。即使有預算,不按照執行,資金使用缺少規劃,隨意性較強,預算管理成了擺設。
2.資產管理權責不清
目前隨著中小學標準化、現代化學校建設的推進,學校軟、硬件建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資產購置來了,資產的管理、使用、維護卻跟不上。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分類不清,賬項調整不及時。資產清查流于形式,管理人員責任不明確。有的校長摸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大家底,造成了資產流失、浪費。
3.內控管理空設應付
學校重教學輕財務是一個普遍現象,對財務認識不夠全面,校長認為把錢要來了,再花出去,把教學質量提上來就行了;一般中小學校一年來經費有限,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支出渠道單純,內部控制很大程度上是限制了校長的支出權限,因此內控制度經常被人為的擱置一邊。因此,民主理財得不到落實,財務開支無計劃,缺少必要的崗位制約。一筆經濟業務的發生,財務人員只是被動的收入、支出、記賬,起不到為領導決策提供數據參考、對經濟業務活動起到監督作用。
4.校長財務業務知識欠缺
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學校的財務活動在校長的領導下,由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很多學校校長認為財務管理是財務人員的事,校長只是負責簽字,財務人員進行賬務處理,即使出現了問題也只能事后彌補。
5.財務人員水平有待提高
學校財務人員大多是教師兼任,或是改行從事財務工作,對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認識上的片面性,認為財務管理工作僅僅只是記賬、報賬,按照領導要求把安排的工作做好就行了?,F在教育系統職稱以教師職稱為主,學校財務人員多是教師專業人員,財務人員為了晉升教師職稱,把精力都投入到教學研究上,平時教學工作繁重,只是利用很少的時間處理賬務,更別說對財務知識的學習了。
三、完善中小學校財務管理的措施
1.科學合理的編制收支預算,加強預算績效評價
編制預算時,應在校長的統一領導下,同學校教務、總務、財務和教師代表等共同參與,民主理財。預算編制要反映學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做到完整準確,公開透明,堅持“量入為出、統籌兼顧、保證重點、收支平衡”的原則,首先保證學?;具\轉需要,結合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和重點項目,合理安排各個部門資金預算,確定預算建議草案。預算一旦下達,校長是預算執行的第一責任人,不得隨意變更,嚴格執行。同時配合財政部門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將績效理念融入到預算管理全過程,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為預算管理保駕護航。
2.嚴格執行資產管理制度,管好學校資產
完善校產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 、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配備有責任心的資產總管理員和部門管理員,實行崗位負責制,并制定管理職責,負責各項校產驗收、入庫、管理等工作。制訂操作規程、使用和維修保養制度。對高、精、尖等貴重儀器設備,要逐件建立設備管理檔案專人管理,定位存放,建立使用記錄,定期維護保養,使其處于最佳可用狀態;加強對校產的監管,充分發揮資產的功能。學校定期組織人員對校產進行清查,對盤盈、盤虧、毀損、報廢的資產要查明原因,及時做出處理,真正做到家底清,賬實相符。
3.加強內控制度,提高財務透明度
校長對學校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立適合學校的內部控制體系,梳理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民主理財制度、大額審批制度、財務公開制度、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現金管理制度、收支兩條線制度等,用制度管錢、管事、管人。建立健全經濟活動相關信息內部公開制度,將學校的經濟活動相關信息內部公開,提高財務透明度,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
4.校長要提高認識,了解和掌握具體財務業務
校長要了解和掌握五個方面的財務業務:(1)學校預算管理;(2)收入管理;(3)支出管理;(4)資產負責、基金管理;(5)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校長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識,充分掌握政策,建綱立制,規避財務風險。
5.加強財務人員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學校財務人員應持證上崗,通過個人自學與集中培訓,學校間交流學習,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在學校適當配置會計職稱名額,提高財務人員工作、學習的積極性。
教育關系到千家萬戶,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 ,不能固守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跟觀念,科學、細致的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教育部.中小學財務制度.2012
[2]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2013
[3]張洪坤 .中小學校如何理財.2013
[4]高斐.中小學財務管理改進對策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12(19期):115頁-1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