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虹,劉瑋楚,江 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重慶400016)
婦科護理實習生崗前職業暴露培訓的效果探討
袁 虹,劉瑋楚,江 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重慶400016)
目的探討護理實習生入科后進行崗前職業暴露培訓的效果,減少其在實習期間的職業暴露。方法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對120名2012~2013年進入婦科臨床實習的本專科護理實習生進行調查、分析。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名。對照組實習生入科后由總帶教教師進行為期3 d的職業暴露知識集體講解和操作示范,觀察組實習生在此基礎上增加1 d時間的討論學習與操作練習,由經過選拔的帶教教師專門輔導,教學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個別指導。結果調查發現,護理實習生普遍存在自我防護知識差,對職業暴露危害認識不足,其中以標準預防知識、銳物處理、針刺傷后處理、職業暴露后緊急處理知曉率較差,分別為38.3%、48.3%、31.7%、32.5%。經分組培訓后,觀察組職業暴露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考核及職業暴露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結論護理實習生入實習科室后增加崗前職業暴露培訓時間,改變培訓方法,可有效提高護理實習生的職業防護知識與技能,降低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暴露發生率,保障護理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的職業安全。
職業暴露; 臨床實習; 教育,護理; 婦科學; 學生,護理
臨床實習是護理實習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護理實習生學習和操練護理技能最重要的階段,此階段也不可避免地使護理實習生暴露在職業危險中[1]。同時,由于婦科工作的特殊性,護理實習生會經常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陰道分泌物及銳器,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即艾滋病)的職業暴露風險也更高[2],為減少護理實習生在婦科實習階段的職業暴露,預防職業傷害,本文對2012~2013年進入婦科實習的120名護理實習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進行對比性培訓與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2013年進入本院婦科實習的護理實習生120名,其中男6名,女114名;年齡21~23歲,平均(22.00±0.76)歲;本科學歷84人,專科學歷36人,均已完成在校基礎知識及護理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將120名護理實習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名。對照組男4名,女56名;年齡21~22歲,平均(22.00± 0.75)歲;本科41人,專科19人。觀察組男2名,女58名,年齡21~23歲,平均(22.00±0.77)歲;本科43人,專科17人。兩組性別、年齡、學歷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問卷設計及發放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以無記名形式向護理實習生發放問卷調查,現場發放現場收回,發放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為100%。問卷第一部分為護理實習生一般資料,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學歷、就讀學校;第二部分是自行設計的職業暴露知識相關內容,對收回問卷進行整理,分析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知識知曉情況。
1.2.2 崗前培訓方法 對照組護理實習生入科后由總帶教教師進行為期3 d的職業暴露知識集體講解和操作示范,然后分配給各帶教教師,要求其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講解婦科專科知識,標準預防、洗手時刻、血源性傳播疾病種類及途徑等知識,示范洗手方法、銳物處理等操作技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科室指派1名理論扎實、業務過硬、帶教經驗豐富的教師給予專門輔導,輔導內容包括醫院內感染、消毒、隔離;重點針對護理實習生的薄弱點:標準預防知識及措施,銳物處理,針刺傷后處理,職業暴露后緊急處理;輔導的方式:增加1 d時間,主要是帶教教師讓每名護理實習生動手“做”,并與護理實習生之間互動、討論學習職業暴露知識、常見職業暴露原因和方式,帶教教師對護理實習生的操作進行逐個指導,要求護理實習生邊看、邊模仿、邊練習,指出其中的動作要領、難點、注意點,教學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直至每名護理實習生熟練掌握。
1.2.3 評價方法
1.2.3.1 職業暴露理論知識及操作考核合格率評價實習結束出科前分別對兩組實習生進行職業暴露理論及操作考核,比較其合格率。采用100分制,總分大于或等于90分視為合格,操作采用現場考核,理論知識全部采用選擇題形式。
1.2.3.2 職業暴露發生情況 訪談帶教教師,了解護理實習生是否發生職業暴露,統計兩組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暴露人數及暴露率。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知識知曉情況 在調查的7項安全防護知識中,120名護理實習生的知曉情況普遍較差,其中知曉標準預防46人(38.3%),知曉銳物處理58人(48.3%),知曉針刺傷后處理38人(31.7%),知曉率最好的是醫療廢物處理98人(81.7%),見表1。
2.2 兩組護理實習生崗前職業暴露培訓后理論、操作考核合格情況及職業暴露率比較 觀察組經增加培訓時間及改變培訓方法后,其標準預防、職業暴露緊急處理、針刺傷后處理、銳物處理、洗手合格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職業暴露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知識知曉情況(n=120)

表2 兩組護理實習生崗前職業暴露培訓后理論、操作考核合格情況及職業暴露率比較[n(%)]
3.1 護理實習生職業防護知識薄弱 護理實習生感染防護知識來源于學校教育的占20.92%,來源于醫院專題講座的占56.21%[3],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暴露知識知曉率普遍偏低,尤其以標準預防知識、銳物處理、針刺傷后處理方法,而職業暴露后緊急處理的知曉情況更差,均小于50%,只有醫療廢物處理知識知曉率達到81.7%。因此,應加強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暴露知識培訓。學校應在實習前對護理實習生強化職業安全和醫療教育安全的崗前培訓,以醫院內感染、職業暴露、預防措施、洗手方法、安全注射等為主,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崗[4],使護理實習生從一開始進入臨床科室就牢固樹立職業暴露風險意識。有文獻報道,標準預防執行不到位,40%歸因于知識的缺乏和用物的不方便,60%歸因于自身[5],因此護理實習生對職業暴露知識的認知及自身對待職業暴露的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護理實習生實習期間的職業安全。而護理實習生離開學校后,臨床實習科室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理實習生有學習職業安全防護知識的強烈愿望,護理實習生年輕、學習能力強,對于自己缺乏并關注的知識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欲望[6]。因而,護理實習生進入臨床后,帶教教師要加強職業暴露知識的傳授,而帶教教師為人師表,其職業素質、自我防護意識和技術的高低對護生起著引導和暗示作用[7]。因此,帶教教師的言傳身教、態度與行為能夠影響護理實習生對職業暴露的態度與認知學習,進而改變護理實習生的知識、信念與行為,調動護理實習生預防職業暴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加強入科后崗前職業暴露培訓 加強入科后崗前職業暴露培訓可提高護理實習生職業防護知識、技能、減少職業暴露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增加培訓時間及改變培訓方法后,其標準預防、職業暴露緊急處理、針刺傷后處理、銳物處理、洗手合格率均優于對照組,職業暴露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由于婦科工作對象的特殊性,護理實習生經常會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外陰分泌物,甚至直接接觸外陰尖銳濕疣、陰虱等性病,職業暴露的風險會更高。因此,帶教教師應加強入科后的崗前職業暴露培訓。對照組的護理實習生只進行職業暴露相關知識的集體講解與操作示范,是一種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并沒有關注護理實習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沒有考慮到每名護理實習生的學習和動手能力是有差別的,也就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了傳道、授業,而未解惑,護理實習生常常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育界有一句話:“我聽,我忘記;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記住”。“填鴨式”教育占據了前2項,唯獨就是沒有“做”這1項。而啟發式教育就充分考慮到“做”的重要性[8]。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帶教教師就是強調“做”的重要性,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教學,注重啟發式教育,并因材施教、個別指導,同時給予每名學生討論和動手操作練習的時間,直至每名護理實習生熟練掌握。帶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每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是不同的,不能只認為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就片面地認為學生已掌握,教學任務也因此就完成了。因此,帶教過程中要樹立全面防護的管理理念,倡導個性化帶教[9],以減少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暴露風險。
3.3 加強帶教教師的選拔與培訓 帶教教師必須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過硬的操作技能,全面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強烈的愛生觀念,對學生必須要有耐心和責任心。當前,盡管醫院對護理實習生職業防護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但防護教育形勢仍然嚴峻。帶教教師在護理實習生職業防護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自身需不斷學習和提高職業防護知識和技能。施惠碧等[10]報道,加強臨床帶教教師職業防護教育培訓能有效減少針刺傷和安瓿割傷的發生次數及發生率,也有助于帶教教師對護理實習生職業防護知識的傳授。帶教教師的職業防護意識和行為對護理實習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帶教教師的選拔與職業防護培訓是提高臨床護理實習生職業防護培訓效果的關鍵。通過對帶教教師技能強化訓練及職業防護知識的專題講座、討論,及時補充了帶教教師所缺乏的職業感染防護知識、技能及有效的帶教技巧,能自覺地把所學的正確職業防護行為融入到臨床教學工作中,從而指導臨床帶教。
3.4 加強護理實習生的基礎及專科操作訓練 在婦科的實習階段中,護理實習生要進行婦科檢查、陰道灌洗等直接接觸和噴濺可能的操作,因此加強基礎技術操作的同時熟練掌握專科技術操作,減少操作中的誤傷顯得非常重要,還要注意一旦發生職業暴露,要及時正確處理,并報告帶教教師,根據情況預防用藥。目前,我國護理教育仍然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護理實習生剛走出學校進入臨床,工作經驗不足,環境陌生,操作不熟練,防護意識薄弱,難免產生緊張情緒,使其更加容易受到職業傷害;其次,實習科室對護理實習生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盲區,往往側重于對護理實習生的理論,專科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與考核,對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暴露考慮不周、重視不夠。姚金香等[11]分析,我國現階段大多數醫院是企業化管理,常重視經濟效益,輕視個人防護,對帶教的學生也是重視知識的學習,輕視個人防護,導致護理實習生常常暴露于職業危險中,同時護理實習生發生職業暴露后害怕帶教教師責備自己不遵守診療操作規范,影響對其實踐能力的評價而不敢上報[12],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接受護理實習生實習的醫院及臨床科室應高度重視對護理實習生的職業防護,加強崗前職業暴露培訓,提供職業暴露防護條件,以保證護理實習生的職業安全護士是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發生的最高危職業群體,到2000年底,美國已有57名醫護人員被確診由于職業暴露而感染了艾滋病,護士24人[13]。
總之,醫務工作者才是醫院的財富,只有愛護好自己,才能愛護好患者,才能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雙贏。護理實習生在未正式工作之前,若感染了血源性疾病,會使其身心受到傷害,因此,護理實習生的職業危險應引起學校、醫院、實習科室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接受護理實習生實習的臨床科室,更要關懷學生。護理實習生是我國護理事業的接班人,保護好其健康,才能使護理事業蓬勃發展。
[1]唐曉蕓,譚偉,李玉肖.實習護生職業暴露現狀及防護知識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6,21(11):60-62.
[2]孫建芳.婦產科護士職業暴露和自我防護現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護理,2010,10(3):36-38.
[3]林麗萍,高建萍,王明瓊.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現狀分析研究[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1,32(4):156-159.
[4]譚易平.臨床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416-2417.
[5]Aisien AO,Shobowale MO.Health care workers′knowledge on HIV and AIDS:universal precautions and attitude towards PLWHA in Benin-City,Nigeria[J].Niger J Clin Pract,2005,8(2):74-82.
[6]潘新榮.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的知信行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2):121-123.
[7]柯鴻,鮑紅霞,楊海香.對臨床實習護生職業安全防護的認知調查與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6):699-701.
[8]王艷娟.“填鴨式”教育退出舞臺的必然性[J].現代教育,2012(23/24):96.
[9]鐘俊華,王春菊.個性化帶教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6):111-112.
[10]施惠碧,黃開群.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對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防護意識的影響[J].職業與健康,2014,30(1):65-68.
[11]姚金香,曹娟,項君艷.婦產科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求醫問藥,2012,10(6):857.
[12]黃慧嫦,藍艷杏.實習生發生銳器傷調查與分析[J].全科護理,2013,11(9):853-854.
[13]Do AN,Ciesielski CA,Metler RP,et al.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national case 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3,24(2):86-9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6.062
:B
:1009-5519(2015)06-0944-04
2014-09-22
2014-10-27)
袁虹(1970-),女,四川達州人,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及護理教育;E-mail:yh19970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