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信陽市中心血站采血科,河南信陽 464000
無償獻血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與臨床血液供應及大眾生命安全之間有密切聯系[1],因此確保血站無償獻血宣傳教育措施的有效性以消除大眾對無償獻血抵觸心理并提高無償獻血參與積極性非常重要,對無償獻血工作長效機制也有一定影響。該文將血站實施宣傳教育策略前后采血情況進行對比,以探析血站無償獻血宣傳教育策略與效果,報道如下。
該血站于2014年7月每天開展無償獻血招募活動,匯總無償獻血數據,分析存在問題并制定針對性宣傳教育策略。宣傳時間持續3 個月,之后于宣傳后的同年10月每天進行無償獻血招募,匯總相關數據并與宣傳前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宣傳教育策略效果。
①健康生活方式宣傳:通過發放免費宣傳手冊方式讓大家明確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避免危險行為、戒掉不良嗜好、堅持運動、合理膳食、保持平和心態等,介紹以上良好生活習慣對身心積極影響,提高宣傳科學性,同時也讓大家體會血站對大眾無償獻血的需求及對其身體健康的關心,體現出血站服務的人性化。②渲染獻血氛圍:建立獻血知識主題專欄與宣傳版畫,壁掛也以“真情、奉獻”為主題,每月貼出“對生命禮物的捐獻-致謝”的獻血光榮榜,張貼畫報、懸掛宣傳條幅等對獻血意義、目的、相關檢查、采血器材的使用、各項采血安全措施等進行宣傳,提供大眾對無償獻血錯誤認知及對血液安全的不信任,利用豐富物質文化對民眾無償獻血意愿進行潛移默化影響,同時也讓無償獻血主題更加凸顯及明確,激發大眾無償獻血的使命感與榮譽感。③借助媒體平臺:通過地方雜志、報刊等媒介對無償獻血相關內容進行科普,與電視臺共同制作無償獻血宣傳片,依托電視媒體對無償獻血進行現場跟蹤報道,借助媒體平臺傳播速度快、影響大、分布面廣等優勢消除大眾對加無償獻血的抵觸心理。④利用節日載體。倡導“奉獻、友愛”時代精神以營造良好氛圍,進行無償獻血招募活動以激發大眾獻血熱情。⑤發揮典型作用:邀請公眾人物參與無償獻血以發揮引導作用,血站工作人員也可率先獻血,用行動喚起大眾無償獻血決心與勇氣。對無償獻血活動中表現突出者向其單位送去感謝信或進行表彰。
比較宣傳教育策略實施前后血站每天無償獻血平均血量、平均人數、單次獻血400 mL 所占比例、2 次及以上獻血人數所占比例。
統計學軟件SPSS 18.0 處理有關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宣傳后血站每天平均采血量與獻血人數均高于宣傳前,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宣傳前后血站每天無償獻血平均血量、平均人數比較()

表1 宣傳前后血站每天無償獻血平均血量、平均人數比較()
注:對宣傳前比較,*P<0.05。
宣傳后,10月份參與無償獻血總人數為2724人,其中2233(82.0%)單次獻血量為400 mL,1498(55.0%)獻血次數為2 次或以上,所占百分率均高于宣傳前的7月份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宣傳前后單次獻血400 mL、2 次及以上獻血人數比例比較結果[n(%)]
無償獻血所采集血量在臨床血液供應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做好無償獻血宣傳教育可有效增加采血量,確保臨床供血充足。
有臨床研究[2-3]對影響大眾無償獻血行為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獻血人群年齡分布主要在18~30 歲之間,以工人及學生為主,其中86% 為高中以上學歷,提示學歷對相關認知有重要影響,也間接影響大眾無償獻血行為。18~30 歲年齡層年輕力壯且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因此思想也更加開放,社會服務意識也逐步增強,更易理解無償獻血理念及其重要意義,因此成為無償獻血主力軍[4-5]。此外,地域性特征也比較明顯[6],在血站無償獻血宣傳教育方面投入經費較大地區,其每年平均采血量也顯著高于其它地區,說明大眾無償獻血行為除與自身認知程度有關外,相應宣傳也可發揮較大作用,激發大眾獻血使命感與榮譽感[7]。該文將血站無償獻血宣傳教育前后采血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經過宣傳教育后,每天無償獻血平均血量與平均人數均大幅提高,與宣傳前相比有統計學意義,且單次獻血400 mL人數及2 次及以上獻血人數百分率也得以提高,有效緩解供血壓力并促進無償獻血健康發展,效果顯著。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渲染獻血氛圍、借助媒體平臺、利用節日載體、發揮典型作用等宣傳手段的應用同時實現了對大眾無償獻血知識的普及,消除其顧慮與抵觸感,在此基礎上對氛圍進行渲染并發揮榜樣作用,大眾無償獻血熱情與使命感被完全激發出來。媒體平臺的應用在構建無償獻血良好環境、建立良好公共關系以促進其良性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幫助血站無償獻血建立公共慈善行為的正面形象[8],具有顯著宣傳價值,幫助血站達到預期宣傳教育效果,血站采血工作因此得以更順利進行。
綜上,血站通過有效宣傳教育策略對無償獻血行為進行宣傳可有效激發大眾無償獻血熱情與使命感,進而確保臨床供血充足,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彭繼紅,楊秋華,楊雨生,等.4C 營銷理論在開展農村無償獻血宣傳招募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7):586-587.
[2]潘振英,朱莉麗.獻血者初次獻血心理與再次獻血行為關系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2011,6(7):861-862.
[3]宋適恒,劉麗娟,李保欣,等.獻血人群HCV 感染現狀和流行趨勢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4):2346-2347.
[4]葉麗霞,馬小芳,李莉,等.無償獻血者再次獻血意愿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1,18(19):23-25.
[5]閆文菊.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對大學生獻血不良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8):61-63.
[6]姚海珍.大學生獻血者艾滋病知識與教育需求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3):324-327.
[7]劉金陽,張艷霞.無償獻血者健康宣傳方向的探討[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4):379-381.
[8]陳興智,李聚林,許建榮,等.多媒體多種方式在無償獻血宣傳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5):50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