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華
不久前, 58同城宣布對中華英才網實施并購,這也是近期國內人力資源業界較為震撼的事件,引發了眾多業內人士的“圍觀”——
中華英才網員工認為,中華英才網原母公司愛爾蘭尚龍集團暴力裁員非法,N+2賠償不合理,同時也未考慮三期員工,未考慮員工的報銷、獎金和供應商款項等;
58同城表明立場,收購中華英才網是戰略所需,今后會聘用大部分原有員工;
招聘第三方更多表現出嘆息、傷心、觀望,并采取積極行動,力求接納中華英才網員工。
法律界人士提出,尚龍集團與中華英才網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會出勞資問題,裁員方案不夠周全欠考慮,因此,員工維權需理性、專業。
客觀地說,中華英才網對國內的人力資源行業貢獻很大,它不僅曾是招聘巨頭,更為人力資源業界培養出大批的專業骨干。從58同城接連收購趕集網、中華英才網兩家公司的動作來看,58同城要實現綜合招聘平臺的戰略意圖是顯而易見的,但尚需時日才能實現。
58同城收購中華英才網這個事情已經過去數日,各方冷靜下來應該有所思考。筆者基于對招聘行業的熟悉了解,也做一個對招聘的未來與趨勢的判斷分析。
招聘網站之間互通有無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所有的招聘網站都能夠實現簡歷免費互投(基于各家招聘網站的思路想法一致與簡歷解析標準統一),那么有人可能會說:簡歷庫存比較大的招聘網站豈不是虧了?筆者認為,如果這個場景實現,那么各家拼的,將不是數量,而是各自擁有的真實、有效、吸引人的崗位,還有對B端和C端良好的增值服務。
據原中華英才網、現全職招聘網創始人張杰賢介紹,全職招聘網將在6月份推出新版,而且現有的大部
分收費業務提供限時免費服務,比如查看候選人聯系方式。未來該網站還將開發更多新的增值服務。
ATS+互聯網
筆者和很多ATS(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即求職跟蹤系統)業界人士聊天時發現,很多人認為,在未來,ATS會“死掉”。ATS起源于美國,它最初是被動出現的,它的出現溯源于內部和外部的法律需求,而不是基于招聘過程當中的需求。ATS一般有三類,一類是基于公司內部審批流程的;一類是基于公司內部招聘流程的;還有一類是輕流程化甚至去流程化的基于管理動態候選人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未來的招聘活動一定會強調公司雇主、招聘官、面試官、候選人、獵頭等同步在線,因為簡歷永遠是“死”的,而人才卻是活的。為什么現在總有HR抱怨:在招聘搶人時你總是搶不過別人?你應該思考一個問題:自己的在線思維和速度是不是比其他人慢?
動態的管理候選人就可能實現招聘官、面試官、獵頭、候選人等角色同步在線,ATS也許會轉型到所謂的“互聯網+”的路上。筆者相信,一定會有保持招聘官與候選人之間“溫度”的產品和工具出現,比如在發送面試邀請——面試——發offer——報到的這段時間內,可以基于面試場景設計游戲或社交等多種形式的面試形式。
抱團取暖
抱團取暖、合作并購、資源共享,未來的招聘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共贏。筆者認為,在未來,傳統的人力資源公司與互聯網化的人力資源公司之間的融合將越來越多。58同城收購趕集網、中華英才網,51job收購應屆生求職網和智鼎,都僅僅是這種融合的開始。在資本的驅動之下,此類投資并購還會持續發生。筆者在和一些傳統的人力資源公司高層接觸過程當中,已經發現這種需求和渴望很急切。比如這次58收購中華英才網的過程中,某江蘇傳統的人力資源公司老板A就曾是候選買家之一。
搜尋與“勾搭”技能
在招聘1.0時代,市場上有很多主動求職者,招聘官只需“躺著”收簡歷即可,在這個階段,甄選簡歷是招聘官需具備的一個核心技能;而在招聘2.0時代,市場上有很多被動求職者,招聘官需要“跪求”簡歷,因此,搜尋資源和候選人、“勾搭”候選人,將成為招聘官的一個重要的技能。因此,市場上將會出現很多做搜尋候選人資源的產品和工具,可以利用互聯網的開放資源來做搜尋與mapping,比如人才雷達、e成、圖譜等。
招聘公司最大的“敵人”——騰訊
現階段很多招聘公司都在“自嗨”、互輕,彼此拼得你死我活。筆者認為,未來招聘行業、人力資源行業的最大敵人是騰訊。也許很多招聘公司、人力資源公司在運行了一段時間后才發現,騰訊正在很遠的前方等著你。目前,騰訊QQ和微信已經接入了很多第三方服務,比如機票、火車票、電話費、信用卡還款等。這些業務都是未來人力資源SaaS服務商做了2B業務之后想去做的2C業務。而且據筆者獨家的信息分析,騰訊最近正準備在招聘這塊業務上發力,而QQ郵箱當中的QQ簡歷就是個突破口。
互聯網平臺上的百花齊放
藍領市場已經出現了“中勞云就業”的一款APP,這是一個按招聘效果付費的藍領人力資源B2B平臺,除了“中勞云就業”之外,還出現了眾多的藍領招聘APP以及校園兼職APP;河南某人力資源公司正在打造專注職場女性的互聯網平臺——“職懂女人心”;校園招聘當中也已經出現了基于微信的集中式平臺與分布式入口的校招互聯網平臺。拍賣模式將會在不久的將來盛行:拉勾網推出了互聯網招聘平臺“一拍即合”,互聯網垂直招聘平臺“哪上班”也推出了拍賣模式平臺NEXTOFFER;而模仿獵上網模式的垂直領域的互聯網平臺更是層出不窮。在未來,要么按照崗位職能垂直,要么按照人群屬性垂直的互聯網招聘平臺會越來越多,招聘僅僅是個開始與入口。
以上簡單地列舉了一些筆者的思考,當然,今后還會出現更多的新趨勢,比如招聘領域垂直化的橫向深耕、招聘服務外包比例提高、招聘公司人力資源公司獲得政府重視與支持、招聘成本的上升、招聘大數據公司興起等等。招聘行業風起云涌、日新月異,需要我們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靜觀與擁抱即將到來的變革。 責編/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