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河北交響樂團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音樂是一門偉大的藝術,要想呈現美妙的音樂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對于管樂演奏者也是如此,管樂演奏需要管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基本功作為基礎,只有基本功扎實了才能夠演奏出美妙的音樂,為聽眾呈現美好的音樂,讓人為音樂而折服,所以基本功的訓練對于管樂演奏者來說尤為重要。
管樂基本功是一切演奏行為的基礎,是指人的口、指、舌等器官對管樂演奏的適應能力,包括對呼吸、吐舌等基本演奏技巧的鍛煉與掌握。基本功是提高演奏者音樂表現力的基石,是進一步提升演奏水平的基礎和保障,對于演奏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和基礎。管樂演奏中也存在一些難點,因為管樂的演奏動作與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方式不同,所以會產生一些肢體僵硬的現象,還有一些不適合管樂演奏的呼吸方式也會阻礙演奏的質量。所以,管樂演奏者應該學會調控自己的肌肉,學習一些讓全身放松的運動,演奏時保持正確的姿勢,有利于自然演奏;同時,還要訓練自己的呼吸方法,適應樂器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訓練,是自己的呼吸與動作相適應。
(一)呼吸訓練。正確的呼吸方法是發聲的關鍵,在管樂演奏時的音色和音準等都取決于呼吸的正確與否,在管樂演奏中的呼吸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胸式呼吸方法,主要是借助肋間肌的收縮使肋骨上移,從而擴大胸腔將氣吸入,反之,將氣呼出,這種方式就是胸式呼吸。第二,腹式呼吸法,要點是肺及胸壁的張合來由腹肌及橫膈膜的擴張收縮來進行控制。第三,胸腹式呼吸方法,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礎之上,調動胸廓部的肌肉來增加肺活量。例如,笛子的演奏,通常采取這種呼吸方法,吸氣時身體自然放松,將氣吸入胸部,腹部隆起,不可聳肩,然后再將氣源源不斷的送出。
(二)音準訓練。音樂之所以美妙,就在于旋律、節奏以及節拍等要素的完美統一,最終展現音樂的魅力,為了達到要求的音準,應該加強對手的協調能力的訓練,使之與口、氣、舌達到一致的效果;此外,更要加強對耳的基本功訓練,將耳的辨識能力與手的控制能力結合起來,演奏者可以先將樂譜唱出來,用自己的耳朵去感受,然后吹走的過程中仔細、反復地聆聽,充分調動耳朵聽的主動性,聽準之后才可以演奏準確,我們聽到的不僅僅要是吹出來的聲音,還應該是從內心流露出來的準確的聲音,這樣一來才可以有效地達到訓練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內心聽覺,在演奏過程中可以通過內心聽覺來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并及時通過氣息的調整對發音進行調整,使得發音更加準確,為聽眾展現一場完美的音樂盛宴。
(三)運指訓練。運指是正確持樂器的方法,要按照各種樂器對運值得要求進行訓練,保持手指的柔軟性和靈活性,并且保證整個運值得過程處于自己的意識控制之下,已達到具有節奏感赫爾韻律美的效果,保證運指的準確性。觸鍵使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問題,一些演奏者會因為緊張而緊緊地抓住樂器,這樣會造成手指的僵硬,所以,在基本功的訓練中應該注意環節緊張情緒,培養手指靈活性的訓練。例如,傳統的六孔笛需要左右手演奏的留個手指各自獨立運作,而不受其他手指的影響,能夠自如的按抬,以保證每個音符的清晰和準確,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應該多進行打音的訓練,用力打孔,從單打音到雙打甚至三打音的練習,這樣的練習可以訓練手指的力度,防治顫音的出現,循序漸進的練習最終會使演奏者的手指更為靈活,更加適應自己的樂器。
(四)吐舌訓練。管樂演奏者在進行快速而持續的吐舌時,很容易就造成舌肌的僵硬,從而動作遲緩,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該加強對吐舌的訓練,增強舌與氣的配合度,吐音要一個一個分開來練習,通過訓練做到舌頭的靈活性與協調性并存,保持舌肌的松弛自如,在此基礎之上,演奏者可以再進行速度的練習。例如,在笛子的基本功訓練中,除了基本的單吐音訓練之外,還要進行對雙吐音的訓練,以達到短促、清脆而飽滿的效果,在雙吐音的訓練中尤其要注意K的訓練。例如對八分音符K的吹奏,應該逐漸加強K的力度,使TK力度均勻。吐音的練習其實是對舌頭的位置以及速度的訓練,需要長期而持續的訓練才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總而言之,管樂演奏的基本功是演奏成功的關鍵,對于管樂演奏基本功的訓練貫穿管樂學習的始終,管樂學習者應該持之以恒地練習,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管樂學習是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日就可以學成的,需要學習者付出更所得努力以及汗水,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夠學好管樂演奏。
[1]汪超曹浩淺論銅管演奏的基本功訓練[J].商情,2011,(12):11-12.
[2]孫明策.淺論銅管演奏的基本功訓練[J].北方音樂,2014,(8):32-33.
[3]陳正星.管樂演奏胸腹式呼吸訓練技巧初探[J].音樂時空,2014,(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