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瑾
(昌吉學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小提琴的基礎訓練在小提琴的學習生涯中最基本的問題,小提琴的基本練習姿勢中注意持琴與持弓的姿勢,查看姿勢的正確與否,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放松,持琴的放松與持弓的放松。左手基本訓練中做到手指按指的干凈利落,同時也要注意手位的打開,手位打開了,音準就能得到保證。
演奏過程中,左手技巧的作用就好比畫家手上的畫板一樣,有了畫板才能在上面作畫,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左手的技巧和右手的技巧像碗和筷子一樣不可分割。右手是靈魂,左手是基礎。
在學習左手的技巧是首先就要有好的手型,與上文中所講到的運弓的技巧是如出一轍的。左手的手型也是處于放松的狀態,但初學者在用左手持琴時,同樣會出現用左手抓琴的現象。左手的拇指放在琴頸上時很容易扣住小提琴的指板,這樣的姿勢不利于左手手指的靈活運動。琴頸放在拇指指肚上,就好像拇指拖住琴頸一樣。左手托琴時,拇指與食指之間要留有空出來,也就是說左手虎口處是空的,右手食指的第三關節處靠在琴頸上。很多初學者很容易像上述所說的拇指去扣琴頸,虎口夾著琴頸。左手拇指的作用是:對琴予以輕微的支持;在其他四個手指按弦時起反壓力作用;在換把位時有個支撐點。拇指的演奏姿勢是彎曲的,而且是自然彎曲的。因此拇指在左手持琴與按弦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拇指做到了放松,對后面的學習要輕松的多。
左手的基本訓練不光只有拇指,還有另外的四個手指。小提琴演奏者一輩子都要在研究的就是音準問題。小提琴雖然也固定的手指指法,手位。但是小提琴的手指按下去只要有一點點的偏離,就會聽得很難受,手最最基本的練習就是音準手指位置的練習。首先四個手指按弦的位置都是在指尖的位置,這與鋼琴手指按鍵的位置是相似的,但初學時,不注意就會用指肚去按弦,尤其是兒童初學者,一用指肚去按指,這樣的方法就會導致手指第一關節直的,而我們的要求是做到手指第一關節彎曲,第一節垂直于指板上。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用抬指與落指來訓練,將手指高高抬起在迅速落下,落下的同時要保持手指的自然彎曲,當然同時也要注意處于放松的狀態。學習初期可能會手指間有疼痛感,這是屬于正常現象,多加練習以后,手指尖長出繭以后就不會有疼痛感了。
初學時都會有手指之間打不開的現象,在練習的時候就要保留手指練習,舉個例子,我們需要三指上的音,把前面兩個手指也按在指板上,不要單獨按三指這一個手指,保留手指的做法不僅能訓練手指的打開,還能訓練手指位置的記憶,對音準也有一定的幫助。手指的伸張應從指關節初開始,手腕必須始終自由放松。在杰·阿·弗拉希特《小提琴演奏者手冊》中有個一手指伸張的練習:將小提琴置于肩上,下頜輕輕放在腮托上,拇指牢牢抵住琴頸,一直開始以三到五音符的擴展范圍在指板上下滑動,滑動要流暢,沒有頸和手腕的幫助,下一步用二指做同樣的滑動,但一指要保留一個位置上不動,以此類推。做這種練習時要慢練,等到運行流暢時,再加快速度。在樂曲中,初學者就往往會其他不需要按弦的手指靠在一起,需及時改正過來,其他手指不需要時,也保持在手位的上方,這樣的做法能及時的為下一個音做準備。左手手指抬落時,抬到按弦手指的第一關節的高度即可。
上述都是手指的討論,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手腕的擺放。很多初學者在持琴初期,左手接觸到琴頸的部分過多,其中手腕最容易接觸到,只要手腕一接觸到琴身,整個手掌手心就會朝上打開,這樣不利于手指的按指,因此手腕不能靠近琴身,而且手背與手臂幾乎同出一條一條直線上。手背朝地面就會使手腕靠著琴身;手腕太過突出,影響四指的擴張,而且會造成手的僵硬。
要掌握好左手的技巧是非常不容易的。小提琴演奏法要求左手手指有精準的精密動作,要求這些動作在演奏過程中同聽覺的瞬息沖動與握弓的右手動作精準的互相配合。所以左手的基本訓練也不可忽視。
[1]杰·阿·弗拉希特.小提琴演奏者手冊[M].黃鶴,李志齊,汪啟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
[2]劉民衡.實用小提琴演奏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