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
摘要:平面設計在創新思維的引導下,試圖將圖形、文字、色彩等基本元素進行有機結合,使平面設計具有秩序美,并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最終實現對商品促銷的目的。但是,我們應該對平面設計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既要認識到平面設計豐富了我們的審美體驗,又要具有一定的審美批判能力,避免喪失了基本的價值判斷能力。即試圖從審美學的角度來幫助我們來更深刻的理解平面設計。
關鍵詞:平面設計;審美性;秩序美;形式美
平面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電腦的普及和各種平面設計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平面設計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提起平面設計,首先我們會想到它的創意性和實用性特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平面設計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審美的享受。
一、平面設計的基本定義及其對審美追求的內涵
(一)平面設計的定義
關于何為平面設計,現代著名設計專家王受之在《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中這樣闡述:“平面設計是設計范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所有二維空間中的,非影視的設計活動基本都屬于平面設計的內容。”平面設計主要包括文字、圖形、色彩三個要素,在二維空間中,設計師巧妙地將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加以設計,就能夠產生和諧、統一、新穎的效果,現代平面設計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具有商業價值。
(二)對平面設計審美追求內涵的具體闡釋
眾所周知,從創作的目的來看,平面設計最顯著的特征是實用性,但不可否認的是,筆者認為,平面設計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獨特的創意同樣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下面即從美學的角度來對平面設計進行審美分析。
1.秩序美是平面設計的核心體現
現代平面設計追求的是秩序美,現代平面設計對實體的把握是形式法則,使實體更加具體化、精確化。同時,平面設計雖然不會像三維設計那樣給人一種立體感和現實感,卻能夠使觀者第一時間在視覺上有一種平衡感和舒適感,這樣可以使觀者減少閱讀上的障礙,更好的讀懂設計者所要展示的內涵,使設計作品適應于廣大群眾,從而在人群之中流暢的進行傳達,這就是秩序美的體現。
平面設計對秩序美的追求方面,數學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從近代有關設計理論來看,就能看出數學對平面設計的重要性。歐洲各國設計師又最終形成了網格設計的理論體系,其特征是重視比例感、秩序感,它以理性的數理為基礎對平面設計理論加以改造運用,使平面設計的美感體現在對秩序數理的韻律上。
2.數字化時代對現代化意味的審美追求
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人們以往從事平面設計的習慣和方式。在虛擬的數字技術的影響下,平面設計具有了獨特的傳播和創作優勢。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徹底打破了以往二維程式的設計,將圖片、文字、色彩三者有機結合,將我們帶到立體思維的大空間。聲音、視頻等多媒體的運用把人們的視覺帶入了虛擬的多媒體時代。 隨著數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平面設計在追求實用性的同時,順應時代審美潮流,追求美的情調。綠色設計的觀念運用到平面設計中,避免視覺污染,因為,在以人為本的大環境下,完善設計作品與人類的協調非常必要。
3.平面設計對商品具有依附性
商品具備價值和使用價值兩種屬性,而最終實現商品的價值,必須通過市場競爭的檢驗,對平面設計的檢驗同樣在于驗證它是否能夠最終實現商品的促銷,這就體現了平面設計實用性的特點。現實中的平面設計師在為客戶服務時,為了迎合客戶的需求,設計師們都會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揣摩客戶的心理,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們也許會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但最終評判的標尺卻把握在客戶的手中,設計師只能“屈服”于自己的上帝。 另一方面,平面設計對商品的依附性還體現在市場是平面設計的指揮棒,市場對相關產品的需求將直接決定平面設計行業的興與衰。一種情況是市場處于經濟危機形態,民眾消費欲望低迷,供大于求,商家就會對設計很不關心;另一種情況是當市場處于賣方市場,供不應求時,廠家對附加于商品上的設計更會不屑一顧,我國的設計行業的起伏足以說明這個基本觀點。
4.平面設計具有民族性的審美追求
民族性審美就是要求平面設計的作品表達對國家的民族情感。我們知道,任何民族的設計活動都離不開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更脫離不了滋生于特定社會文化環境的民族精神。那么在平面設計中為了更好地保持民族特色,設計師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即是將現代設計理論與傳統民族特色進行有機結合,特別是借鑒于現代新媒體技術,將傳統民族觀念,情感融于設計作品中,使設計作品具有更強生命力,使民眾對設計作品具有更強的民族認同感。
平面設計如何實現對民族性的審美追求,是擺在設計師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每一個人的生活觀念、人生的感悟都可以作為平面設計的直接藝術來源,設計師們可以以自身的生活為創作基礎,主動從民族文化中吸取民族智慧,以彰顯名族性格,但是,設計師們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應注意創作方式方法,不應該只是單純地照抄照搬,應該在實現現代與傳統的有機結合的基礎上,找到最佳的平面設計結合點,才能創作出具有一流水平的作品。
二、平面設計審美追求的表現方式
平面設計本質上是借用文字、圖像、色彩等元素來設計作品,試圖將多種元素有機結合來展示設計師們眼中的世界,將生活景象由抽象變為具體,實現生活影像的符號化,從而對消費者形成強烈的視覺刺激,起到傳情達意的作用。下面就來簡單談下平面設計如何通過其基本要素來實現藝術和審美價值的。
(一)創意體現平面設計的藝術審美
創意性被喻為平面設計的思想與靈魂,良好的創意能夠賦予設計作品獨特的思想,使設計者大腦中充滿靈性與美感,進而使作品能夠充分表達設計者的所思所想,促使觀者通過觀察平面設計作品即能體驗到設計者的喜怒哀樂。當然,平面設計行業如果為了獲得長久的生命力,其創新的源泉就必須來源于生活,其創新效用發揮的前提應該是以消費者利益的實現為基礎,進而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二)搭配恰當的色彩體現平面設計的審美追求
一定程度上來說,色彩通過作用于人們的視覺來傳達語言,能夠比較主動有效地實現人類之間的情感溝通。平面設計中的色彩語言更是具有很強的情感感染力,由于眼睛獨特的生理構造,色彩語言對視覺的美感傳達更為直接,更有說服力。不可懷疑的是色彩已經成為傳遞美,表達美的一種最普遍有效的方式。
(三)巧妙合理的構圖體現平面設計的審美追求
由點、線、面構成的圖形,以不斷積淀的文化內涵,使圖形設計擁有了豐富的符號性和象征性蘊涵。從簡單的數學知識我們知道,點是最小的構成單元,線和面皆由點組成。現今的平面設計為了追求外形美,同時將更多地產品信息包含于設計作品中,設計師們便需將圖形巧妙地設計應用于作品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極大地促進了平面設計的發展。
(四)簡單文雅的文字體現了平面設計的審美追求
文字以其簡單的筆畫組合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平面設計中,特別是設計師們將文字與圖形相結合,使設計作品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尤其是中國文字以其書法元素使中國的平面設計呈現出獨居風味的民族特色,即是民族美的體現。
(五)新媒體在平面設計中的廣泛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平面設計融入了新媒體這一最新的科技元素,新媒體的到來,直接沖擊了整個平面設計,使其超出了原有的范疇,并充實著平面設計的外延。
三、結語
新媒體的互動性為平面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創造了更加快捷靈活的互動能力,帶給人們一種嶄新的體驗活動。我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將不停地更新變化,科學與技術在未來也將共同作用于我們的生活,未來的平面設計也將是一個嶄新的領域。
【參考文獻】
[1]馬健昕.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J].文藝爭鳴,2011(10)
[2]胡琳.論中國文人畫審美觀念在我國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D].蘇州大學,2012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