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紅,熊辛未,鮮靖蘋
(新鄉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
新鄉市高校園林植物種類及配置分析
段艷紅,熊辛未,鮮靖蘋
(新鄉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通過對新鄉學院、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學院3所高等學校植物資源進行調查、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一共有127種植物,其中喬木61種,灌木32種,草本30種,藤本4種。并在此基礎上分析3所高校植物群落物種結構及物種多樣性,提出深化校園綠地建設的對策和改進建議。
校園植物;植物種類;植物多樣性;現狀分析
河南省新鄉市地處中原腹地,太行山脈以東,黃河以北,平原占地總面積78%,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秋涼春早,年平均氣溫14 ℃;7月最熱,平均27.3 ℃ ;1月最冷,平均0.2 ℃ ;最高氣溫42.7 ℃(1951年6月20日),最低氣溫-21.3 ℃(1951年1月13日)。年均濕度68%,最大凍土深度280 mm。年平均降雨656.3 mm,最大降雨量1 168.4 mm(1963年),最小降雨241.8 mm(1997年),最大積雪厚度395 mm(2009年),年蒸發量1 748.4 mm。6~9月份降水量最多,為409.7 mm,占全年降水的72%,且多暴雨。全年最多風向為東北東風,頻率為17.49%,次多風向為東北風,頻率為12.3%。年平均風速為2.45 m/s。
2.1 調查地點在了解新鄉市自然環境狀況的前提下,選取新鄉學院、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學院3所高等學校為主要調查地點進行研究。
2.2 調查內容調查3所學校中存在的植物以及植物在校園景觀中的配置特點和作用。
2.3 調查方法通過實地調查并拍攝照片詳細記錄所見的每一種植物及該種植物的配置特點,并查閱《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中國植物志》、《園林樹木學》、《河南植物志》、《新鄉市城市園林植物名錄》等書籍對所拍的各種植物進行鑒定和分類。通過Excel對所得數據進行整理、加工和分析,獲取3所學校的植物種類與特點,并以此建立全新的數據庫以供以后進行園林研究和設計參考。
3.1 校園植物的科、屬、種組成統計調查結果表明,初步確認新鄉市這3所大學共有園林植物127種,隸屬于55科106屬,裸子植物11種,被子植物116種。其中木本植物93種,草本植物30種,藤本植物4種[1-3]。
3.2 3所學校綠化植物組成比例在校園植物資源配置中,不同的物種在校園景觀建設中具有不同的特點和作用。一般來說,木本植物形態高大、多樣、季相豐富、觀賞期長、實用價值大,并且由于木本植物適應性強,所以養護成本比較低。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對比顯得形態小、色彩豐富且裝飾性強,但養護成本相對比較高。對于藤本植物,由于其根可在最小的空間里生長,而地上的部分可產生最大的裝飾功能和藝術美學效果,所以它不僅可以提供綠蔭而且可以美化無裝飾的墻面、圍欄,為毫無生命的建筑物提供美的氣息,因此高校植物種類組成的不同,在校園景觀建設中將被賦予不同的特色和作用[4-6]。
從圖1可以看出,3所學校校園植物資源中用于綠化的喬木占植物種類的48%,灌木占25%,草本占24%,藤本是數量最少的物種只占3%。由上面的統計可以看出:喬木、灌木與草本植物在校園綠化上應用頻率較高,而藤本植物應用相對較少。
3.3 3所學校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配置比例眾所周知,在世界已知的20余萬種種子植物中,被子植物占據了絕大部分,而裸子植物則僅有700余種,所以在校園植物資源中被子植物占據著絕大部分(圖2)。但裸子植物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它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我國素有“裸子植物之鄉”的美稱,然而目前裸子植物的種類在急劇下降,所以在保護植物資源多樣性上,高校有必要種植一定數量的裸子植物。通過調查發現3所學校種植比較多的裸子植物有雪松、油松、圓柏、刺柏、側柏、銀杏,其余的物種數量相對較少。
3.4 3所學校植物分布特點按照植物樹種在園林中的應用一般可分為行道樹、孤植樹、庭蔭樹、觀花樹、藤木、群從與片林、植籬與綠雕塑、地被植物、地栽及盆栽的樁景樹和其他樹種。而在校園植物的應用中,常以行道樹、綠籬、庭蔭樹、觀花樹、藤木和群從與片林為主。
3.4.1行道樹。行道樹主要以美化環境、遮蔽陽光、防護除塵、美化市容和調節氣候為目的,在道路兩旁栽植,所以行道樹大多選擇對環境不良條件有很強的抵抗力且具有樹冠盛大、樹葉繁密、發芽早、落葉遲續期短,耐修剪、病蟲害少發、壽命長的特點。
通過調查發現3所學校校園行道樹主要以法國梧桐、大葉女貞、垂柳、欒樹、白蠟、合歡等為主,但各校具體分布有所不同。新鄉學院以法國梧桐、大葉女貞、欒樹、白蠟、合歡為主,新鄉醫學院以法國梧桐、大葉女貞、垂柳、銀杏、毛白楊、欒樹、白蠟、合歡為主,河南科技學院以法國梧桐、大葉女貞、垂柳、銀杏、毛白楊、欒樹、白蠟、合歡、烏桕為主[7-8]。
在行道樹配置特點上,新鄉學院與河南科技學院多采用對稱式,其兩邊行道樹種基本相同。而新鄉醫學院則采用非對稱式,多是法國梧桐與大葉女貞、法國梧桐與垂柳等形式,且行道樹多為兩排和三排。
3.4.2綠籬。綠籬樹主要有美化環境、分隔空間、劃分場地、保護植物的作用。按特點可分為花籬、果籬、枝籬、彩葉籬等;按高矮可分為高籬、中籬、低籬;按形狀有整形式及自然式等。通過調查發現3所學校的綠籬植物主要有小葉女貞、大葉女貞、小龍柏、刺柏、灑金柏、紅葉石楠、紫葉小檗、假連翹、枸骨、貼梗海棠等。在配置方面上多采用1層(小葉女貞、紫葉小檗、假連翹);2層(小葉女貞+紫葉小檗或紅葉石楠+海桐);3層(小龍柏+紫葉小檗+女貞)等形式出現,在校園植物的應用中起到隔景和添景的效果。
3.4.3孤植樹。孤植樹又稱獨賞樹,主要表現樹木的體形美,可以獨立成景供觀賞用。應用過程中一般選擇樹木高大雄偉,樹形優美,具有特色,壽命較長,可以是常綠樹,也可以是落葉樹;通常選用具有美麗的花、果、樹皮或葉色的種類。通過調查發現在校園植物中常用作獨賞樹的有雪松、南洋杉、毛泡桐、銀杏、垂柳、玉蘭等。
3.4.4觀花樹。凡具有美麗的花朵,其花形、花色、芳香具有觀賞價值的喬木,灌木及藤本。它在園林中不但能獨立成景而且可為各種地形及設施相配合而產生烘托、對比、陪襯等作用。在配置應用的方式上亦是多種多樣,可以獨植、對植、叢植、列植等。通過調查發現校園植物常用作觀花樹獨植的有桃花、櫻花、碧桃等;對植的有紫葉李、木槿、紫荊、紫薇等;叢植的有月季、玫瑰和薔薇等。
3.4.5群從與片林。群從與片林是校園綠地中經常應用的配置形式,尤其在大面積風景區占有極大的比重。通過調查發現3所學校常見的是毛白楊林、竹林、松柏林、垂柳林、旱柳林、果樹林等。這些植物大多是種植在學校的閑置土地上,這樣不僅減少了學校土地資源的浪費,同時增加了學校的綠化面積,美化了校園環境。
3.4.6藤本植物。藤本植物因其具有纏繞性、吸附性、攀緣性等特性用于裝飾棚架和垂直綠化。在校園綠化中主要是裝飾建筑物和棚架用。通過實地調查發現藤本植物較少,主要為紫藤、凌霄、葡萄、爬山虎等。
3.4.7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主要是改善環境、防止塵土飛揚、保持土壤水分,增加空氣濕度、減少地面輻射熱、美化環境等方面有良好作用。通過調查發現3所學校草本植物主要以紅花酢漿草、白車軸草、蔥蘭、鳶尾為主。
3.5 3所學校季節性變化特點通過圖3可以看出落葉植物在校園植物所占比例為62%,能夠凸顯北方冬天的天氣氣候和校園季節性的變化、豐富校園植物景觀,而且冬季常綠植物也占到了校園植物的38%,使冬季校園也不會顯得單調缺乏生機,影響園林的美學效果。在秋冬季節能夠很好地體現園林藝術風貌和四季常綠的基本目標。使校園綠化體系發揮更好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9-10]。
4.1 校園應用樹種不均衡,鄉土植物所占比例較重通過調查發現,雖然這3所學校植物種類繁多,但單屬單種科及單種屬較多,并且種植數量少,而一些常用樹種種植數量則比較多。例如3所學校園林中最常見的有薔薇科、豆科、柏科、菊科。由圖4可以看出校園常種法國梧桐、毛白楊、女貞、柳樹、欒樹、白蠟、枇杷、紫葉李,且數量比較大。其中多為主干道與矮籬所用樹種。還有一些為北方常見的鄉土植物如毛白楊等,因為鄉土植物成活率高而獲得高校的青睞,所以在校園植物中所占比例最大。也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導致校園應用樹種不均衡,使得校園植物景觀過于單調,影響了校園植物的多樣性。對于這種情況學校應當引進一些外來樹種來豐富校園植物資源。
4.2 行道樹種不夠豐富,組合單一行道樹是校園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園林綠化的骨干樹種。學校行道樹種主要以法國梧桐和大葉女貞為主,而合歡和欒樹數目較少,行道樹種太過單一,主要是懸鈴木并且樹種組合單一。故應該選取多種適應本土氣候的行道樹種,并且推出一批不同樹種的組合,使行道樹種變得豐富多彩,以提高校園的景觀效應。
4.3 藤本植物較少,垂直綠化不足通過圖1可以看出校園植物多為草本、灌木和高大的喬木而藤木植物較少,校園環境缺少垂直綠化,植物垂直結構層次不明顯。除了鍋爐房和部分教師公寓的房頂、墻壁、陽臺可以看到外,其余地方基本看不到藤本植物。故應該發展垂直綠化以增加綠化面積。對教學區的墻壁、屋頂進行綠化以修飾教學區冷墻灰瓦給人帶來的冷漠視覺感受。在植物選擇上,除現有的爬山虎外,還應該增加一定種類的藤本植物,使校園植物在層次變化上豐富多彩,以營造與周圍環境協調的校園景觀。
4.4 景觀層次混亂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學校部分地段多種植物相互混雜種植,如在學校西區廣場東,種植的大葉女貞、枇杷、龍爪槐、紫葉李、棕櫚、鳳楊這些植物搭配雜亂無章,導致景觀層次結構毫無秩序可言。其實在校園景觀建設中,植物資源并不能隨意地種植排列,相反它應該具有合理科學的布局,依據植物自身的形態、色彩、觀賞位置和季相變化去合理配置植物,以達到理想的景觀效果,使校園景觀和諧融洽,而不是給人一種單調無味的感受。
4.5 荒廢土地沒有很好的規劃由于校園面積大,一些已經規劃的土地,暫時由于一些原因沒有很好的利用,導致荒草叢生。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應當對未來規劃用地有一個規劃藍圖,對于目前暫時不利用的土地可以種植樹木、草坪,提高學校的綠化面積。
4.6 后期管理養護不夠重視再好的校園植物景觀也離不開科學的管理養護,然而學校的部分地方還會有一些影響美觀的情況存在。由于綠化養護投入不足,再加之人為破壞,導致草勢變弱出現死苗的現象。不僅使校園綠化觀賞效果降低,而且又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應加強綠化管理力度,加大綠化養護投入,加強校園植物的栽培和養護管理工作。并且有專人管理校園植物,開展修剪和病蟲害防治工作。以確保校園植物的正常生長和園林景觀的長期效果。
4.7 人為破壞嚴重學校部分草坪踩踏比較嚴重,還有部分居民在教師公寓綠化地帶開辟菜園地,導致周圍生長的綠化植物死亡;部分學生在綠化植物特別是喬木類植物上拉繩晾曬衣被,這些行為不僅有損校園形象,還會直接對植物生長發育造成傷害。學校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不但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而且要注重宣傳,加深廣大教職工、學生對校園景觀建設作用的了解,增加他們對綠化的認識和情感,讓他們成為校園綠地建設的參與者與愛護者,以保持校園景觀的完整性,從而創造良好的校園景觀環境[11-12]。
校園植物景觀建設是現代高校校園整體環境景觀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對校園綠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美化了校園的環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校園的局部氣候。因此,一個完善的校園綠地系統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場所,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并且對在校大學生精神文明建設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調查新鄉市3所高校植物資源現狀,了解校園植物資源的特點以及在校園景觀建設中所出現的問題。分析現狀并且給出可行性建議,為進一步合理規劃校園植物資源配置、建設和美化環境提供有益參考。
[1]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186-191.
[2] 李霞,黃河,彭映輝,等.湖南長沙高校校園綠化及植物多樣性現狀調查與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9(27):13067-13070.
[3] 吳杰,覃銘,曾曉華,等.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校園高等植物資源調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8(2):188-194.
[4] 吳卓珈,徐哲民,李春濤.芳香植物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5,33(12):2393-2396.
[5] 楊善云.高校校園彩葉植物資源調查[J].北方園藝,2013(4):80-84.
[6] 毛美余,蔡魯祥.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0):5416-5419.
[7] 胡海輝,陳旭,洪麗.寒地高校校園綠地木本植物資源調查與評析——以東北農業大學校園綠地為例[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8):4061-4064.
[8] 倪穗,周樂斌,黃左安,等.寧波市高校校園植物現狀調查與評價[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9,22(1):138-142.
[9] 鄭天雄,施行,宋僑,等.首都師范大學校園植物資源調查[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0-45.
[10] 黃德明.武漢大學校園木本植物種類的調查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03(1):31-34.
[11] 谷麗榮,徐先升.園林景觀中的園路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64-66,69.
[12] MATTHEWS R,SELMAN P.Landscape as a focus for integrating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57(2):199-212.
Plant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Configuration Analysis in Universities in Xinxiang City
DUAN Yan-hong, XIONG Xin-wei, XIAN Jing-p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Xinxiang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3)
Through investigation, statistics, analysis of plant resources in Xinxiang University,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total of 127 species of plants was found, among which 61 kinds of trees, 32 kinds of shrubs, 30 kinds of herbs, and 4 kinds of vine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 three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several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deepening campus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Campus plants; Plant species; Plant diversity; Situation analysis
新鄉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1366020023)。
段艷紅(1964- ),女,四川資中人,副教授,博士,從事環境科學和進化生物學研究。
2015-02-02
S 688;Q 949
A
0517-6611(2015)09-191-03